老山最成功的一次拔点作战-九十四团4连968高地战斗回顾
在老山轮战期间,说到拔点作战,最成功的一次战斗,当属32师94团四连对968高地的拔点作战。
968高地是老山前沿的一个重要阵地,与我占领的1072高地同在一条山梁上,它是老山南侧往西延伸的一条山腿。968高地在75号高地的正前方,是伸进我防御阵地的一个突出山峦,前有被我编为三号、四号目标的几个小山包为警戒阵地,后有7、8号目标和1058高地为靠山,形成工事完备坚固、火网交叉的支撑点。
越军一直把它视为向我老山主峰进犯的跳板,妄图从这里撕开一条口子,搭成“梯子”,进而侵占我老山主峰。与此同时,968之敌还利用直射火炮,直接威胁我友邻662.6高地。
在老山战区前沿,有三个最重要的支撑点,一是东区的老山主峰,二是中区的662.6高地(即松毛岭方向),三是八里河东山。在这三个方向,分别由三个步兵团兵力担负防守任务,构成整个战区的基本防御态势。
轮战期间,越军的反扑和偷袭主要集中在中区和东区,重点是中区,即拉那地区。收复老山后,越军曾在6.11、7.12期间,以师、团级的规模,重点从这两个方向我军发起进攻,均以惨败而告终。968高地的拔点战斗与84年4.28,6.11,7.12期间的战斗相比,规模虽然不大,但从军事指挥和步炮协同上看,确实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肯定。
在介绍我团四连这次拔点作战之前,先对968高地的战术位置谈点自已的看法。
也许人们会问,968高地与我1072高地同在一条山梁上,为什么在收复老山之战中,我军只占领1072高地,而不乘势全部占领968地区?我部及及后面的轮战部队每次对968高地拔点作战,为什么都是打而不占?
这个问题高层指挥员是怎么想的,笔者不得而知,也没看到这方面的权威记载。但笔者认为,我军在收复老山战斗中,只占领1072而不继续前推,轮战部队也只是攻打而不强调占领?回顾历史,足见高层指挥员的英明决策。总结那段历史,如果真要占领968高地,我想只能是对我军的防御作战弊多利少。
从战略决策上看,把1072高地作为老山前沿的军事缓冲地带,而不是把968以下整个山腿作为缓冲地带,无论从军事、政治、和后勒保障上看,笔者认为都是非常正确的。
一是从政治上分析,我军的目的是收复老山并确保它的安全,而不是占领对方阵地,没必要建立较深的防御地段。因安全上的需要而建立的缓冲地区,大都属于争议地区,最终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议地区的主权归属问题。
老山地处骑线我方一侧,属于我国领土。收复后,为防止越军反扑,就得在争议地区前沿建立军事缓冲地带,如果缓冲地带向对方延伸过远,就涉及一国的主权问题,虽是在两国交恶下不得而为之,但如果长期占领,在政治和外交上对我是不利的。
所以,在后期轮战期间,出于练兵和改善防御态势的需要,军委虽同意对一些地区进行拔点出击,但都要求各个部队不能前推过远。
二是从军事上分析,老山已在我军的牢牢的控制之中,其在前沿1072高地一线建立的缓冲地带,既可以作为警戒阵地阻止和发现敌人的进攻企图,也便于我有时间调动兵员及时进行支援。如果全部占领968高地,对我军没有多大的好处,而且在军事上反而十分不利。
968高地如同一个老虎口中的舌头,东面是清水口子,南面是越南的大小清山,西面是其1058高地。而我1072高地就如同放在虎口边的一把利刃,越军的舌头想伸出来又怕被我割掉,想缩回去,又怕我乘机占领,威胁到其在清水方向的防御。
虽然该高地对我前沿防御威胁较大,但从战区布局上看确对我十分有利,我军进可攻,退可守。假如我军全部占领968高地这条山腿,越军就会利用远程炮火和南面、西面的直描火炮毫无顾忌地对我前沿缓冲地带进行狂轰滥炸,增加我方伤亡。
如今双方阵地紧挨在一起,且我方阵地处于顶端,尽管有大小清山越军直描火炮的威胁和1058高地的火力封锁,但一般情况下,越军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一旦我1072高地遭到越军大型火炮的打击,我方就会利用老山主峰上的高射机枪,直描火炮和后方的远程大炮对968高地和1058高地的敌人进行猛烈报复。所以,在轮战期间,除非我方进攻968高地或越军对我方发动进攻,在1072高地上很少遭到越军大规模的炮击。
继我团首次对968高地拔点作战后,后期的轮战部队如一军、六十七军都先后对968高地进行过拔点作战,在拔点过程中,每次占领阵地都很顺利,而在占领阵地后就遭到越军大小炮火的轰炸,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这些教训足可以说明笔者的分析。
三是从后勒保障上分析,如果我军占领968高地,就会增加兵力防守,加大后勤保障量。一旦遇到人员大量伤亡,后勒保障就会遇到极大的因难。而我不占领,就会加大越军的保障难度。尽管他们的后方都是在自已的地盘上,但地形上都是一些深山峡谷,交通不畅,补给困难,白天不敢运输,只能晚上通过人肩马托为阵地上补给食品。他们的兵员也不便补充,一旦失手也只能用炮火报复。我部在首次拔点中,打扫战场时,发现越军的阵地上除了一些袋装大米,连一个罐头都没发现,由此可见越军后勒保障之困难。
继我团首次对968高地进行拔点作战后,后期的几个轮战部队为什么要反复对该地进行拔点,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改善防御的需要,而是为了练兵,而968高地的却是一个非常好的实战练兵场。
另一方面,作为防御的部队,总是被动挨打,时时选择一个机会,对敌进行阵前拔点出击,既可以鼓舞士气,也可以给敌人一些威胁和教训,以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也可能是一个方面的原因。而我们团当年的拔点作战,从某种角度上看,就是基于后一种情况下进行的。
我们32师当时是昆明军区的战略预备部队,随时担负着机动作战任务。84年7月10日接到军委命令,紧急出动,调往老山战区接替14军40师的防务。
7月26日开始陆续接管阵地:94团接管老山方向;96团接管662.6方向;95团为预备队;东山方向由配属并归我师指挥的边防15团为主的部队负责。7月30日前全部换防完毕,8月4日零时前师、团两级分别接替战区指挥权。
我94团接替老山防御任务后,中央军委提出了:“顽强作战、长期坚守、大量歼敌,寸土不丢”的二十字作战方针。同时,昆明军区在作战会议上通报了敌情:越军自7.12对我老山大举反扑失败后,正在调动兵力准备弹药,与我争夺失去的阵地。目前已调集来十个步兵团、十四个炮兵营、另加两个重炮连和5个特工营,总兵力在四万左右,形势相当严峻。
军区首长要求我师部队要尽快熟悉地形,抢修阵地,加固工事,制定多套作战方案,严防死守,对友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阵地一个也不能丢。同时要求,在此期间以防大反扑为主,视情可拔除敌军扼守的要点,但一般情况下不搞大的反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