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刘成奇撰文纪念炮五团三连宋强连长

时隔36年,炮五团的战友们每当忆起老山作战时,总难免会想起偏马山当年被誉为“80年代的上甘岭”主峰上的三连连长宋强,他的牺牲是战友们心中永远的痛。

宋强,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来远村一户普通农民家的儿子。1954年生,1974年入伍在陆军32师炮兵团二营服役。1980年在第二地面炮兵学院学习,1982年分配到炮四师五团三营七连任指挥排排长,1983年3月升任一营三连连长。同年6月与贵阳凯福糖果厂职工刘丽芬结婚,婚后即回部队,于1984年参加收复老山作战。

1984年2月26日宋强的女儿出生,此时正是中越双方炮战交着之时,女儿出生的报喜家书未能寄达到宋强手中,直到6月13日,在越军对我1175.4高地主峰发起疯狂炮击中,一发160迫击炮弹击中搭建在1175.4高地主峰地堡顶盖上的三连一号观察所,一块弹皮击中宋强头部。从此宋强与他刚刚出生三个多月还未能看上一眼的女儿阴阳两隔。

恒绵在中越云南边境段上的高山峻岭数不胜数,唯有老山(1422.2高地)和偏马山(1175.4高地)位于出入两国大门的天保口岸左右两侧,天然的构成了口岸的两扇大门,地理战略位置不言突显。

80年代初,老山被越军一个加强营武装抢占,从此我国的大门失之一半。原昆明军区即刻洞察到越军的狂妄野心,即急令我边防十五团先敌攻占偏马山1175.4高地,并强令长期坚守不得丢失。正是这一决策,不仅止住了越军对我领土的蚕食,而且为1984年的收复老山作战奠定了战略上的准备。

也正是偏马山1175.4高地在收复老山作战中所发挥的突出作用,才一举成名,被世人誉为“80年代的上甘岭”!

1175.4高地主峰,海拔1175.4米,故此得名。被绵延的偏马山脉一直推到中越边境之门天保口岸,人们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一座千余米的山峰刀劈似的齐整整地推到国门的左侧戛然而止,蜿蜒的盘龙江从左右两侧的偏马山和老山之间从容的流到越南的清水口直向越南的腹地。一路地势较平缓,虽也有些山山峰峰,沟沟壑壑,但1175.4高地主峰面对着它们,就像鹤立鸡群,巍峨耸立,空视20多公里,小山小岭尽览足下。

从军事角度讲,中国军人自豪地说,天保天保,老天保佑我中华啊!但越南人却说:太可怕了,20多公里的沟沟岭岭里的军事设施将无法施展,稍有动静,就会被中国1175.4高地上的炮兵观察所捕捉并摧毁。所以越军自从我军攻占了偏马山后,就一直把1175.4高地主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不能,欲罢不休。

1984年1月21日炮五团接到上级下达的作战预先号令。22日完成开进准备,23日前往麻栗坡集结。29日一营正式在偏马山开设观察所,一个营部加上三个连队共开设了10个观察所。这10个观察所就成了整个收复老山作战和后期的防炮袭作战中的我军炮阵地的眼睛。宋强连长所率的三连1号观、2号观就设在1175.4高地上,其中1号观设在主峰一个地堡的顶盖上,其面积跟一张八仙桌差不多。

从安全角度讲,一号观就在地堡里从机枪射孔里观察敌情也可以,相对安全些,但问题是射孔视野受限,观察留有死角,不便及时捕捉敌目标。为此,宋强连长率几个侦察兵在地堡顶盖上用沙袋树枝搭起一个鸟巢式观察所。宋连长还叮嘱大家:战场上保存自己固然重要,但我们是炮兵的眼睛,捕捉敌人目标是我们的使命,敌人向我们开炮的时候,正是我们捕捉它消灭它之时,敌人的炮火越猛烈,我们越要在这里及时抓住它,干掉它!

宋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带头做的。据不完全统计,自1月29日一营在偏马山开设炮兵观察所到4月2日发起一·四作战工程,1175.4高地上的观察所共先后捕捉敌重要目标200多个,指挥我阵地射击380多次,在总攻之前,敌200多个目标被我炮击毁或重创。

炮五团八连一次炮击全歼敌一个炮兵营的炮战奇迹,就是在1175.4高地上的观察所准确指挥下创造的。当时敌人尚存有反击能力的目标,也在我观察所指挥下被我炮兵压制的抬不起头,胜利的保证了我步兵一举攻占老山,极大地减少了我步兵的伤亡,为收复老山和后期的反炮袭作战立下了无所替代的战功。

战后,前线指挥部的首长们看了1175.4高地主峰的地形深有感触地说:“桌大的山头,可是发挥了天大的作用啊!”,炮五团八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神炮连”的荣誉称号,炮二连观察所被昆明军区授予“英雄观察所”的荣誉称号。

1175.4高地除主峰顶尖那块八仙桌大小的地堡以外,就是向北延伸的一条山梁,长约15米,宽约3米,顺着狭窄的山梁战士们修了一条坑道紧连着坑道口有个小平台,小平台上修了个2米见方的岗亭。

6月11日的越军大反扑之前,三连一号观察所的指挥排长陈万雷,侦察兵李福堂、杨文洲、罗玉明和守护高地和侦察兵安全的边防十五团五连一班的战士就住在这里。这时连长宋强带着通讯员李兴伦和侦察兵李田在一号观察所下方的2号观察所里,两处直线距离并不远,可往返一趟也要一个小时。

两个观察所战斗和休息的艰苦环境,不亲临其境是无法想象的。坑道和岗亭冷冰冰的石块上,没有任何可铺的东西,战士们把雨衣铺在下面,一床薄薄的褥子铺在上面,一个晚上就被潮气浸透,用手一捏,手就是湿的。白天敌人不停的炮击我观察所,企图打掉我炮神的眼睛,侦察兵冒着密集的炮火观察捕捉敌目标,计算诸元。饿了啃干粮,喝口凉水,有时炮火封锁,三天送不上一袋水。一到夜晚,蚊虫肆虐,咬的大家个个体无完肤,疙瘩一个挨着一个,痒疼难忍。

一直到6月10日,宋强连长经几次请求营部批准他到一号位置把陈万雷排长和三个战士换下来。营部同意了,可陈排长他们又不肯下来,宋连长急了就用报话机命令他们:“你们坚守2个多月一个澡都没洗过,马上给我下来休整。”说完宋强就带着李兴伦、李田向一号观察所攀去。

6月11日,迎来了越军第一次大反扑,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宋强率通讯员李兴伦、侦察兵李田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连续捕捉10多个重要目标,其中一个敌炮阵地刚一开炮,火光冲天,就被宋强他们牢牢地锁定,迅速将射击诸元传到我炮阵地,前后只用了3分钟,我炮阵地发出的雨点似的炮弹射向敌阵,一发炮弹直落敌阵地弹药所,1000多发炮弹被引爆,顷刻间,敌阵地一片火海。

6月12日,越军认真总结了6.11大反扑失败的教训,认为1175.4高地上的中国军队炮兵观察所不除,他们的炮火就很难发挥其作用,藏的再严,只要一开炮就会被中国观察所捕捉到,然后十倍于他们的炮火压了过去。敌人要千方百计拔掉1175.4高地主峰上的观察所!然而,1175.4高地主峰观察所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陡峭的山峰,用大炮打就像万米之外打一只竹杆那样,谈何容易。要么打过了,炮弹飞的无影无踪,要么打近了落在山崖下,前后两个多月,越军每天少则五、六十发炮弹,多则上百发,最多的一天越军发射800多发炮弹,1175.4高地主峰上的鸟巢式观察所毫发无损。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92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92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