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事后得知,上级首长之所以这样安排,完全出于对炮一营军政素质的信赖,老山防御需要一支熟悉战区情况,侦察、战炮技术过硬、反映速度较快、能吃苦受累、不怕流血牺牲的重型炮兵分队的火力支援。更重要的是军区前指拟在这一方向对敌一重要目标实施打击。由此看来,这应该是上级首长对炮一营的最大信任和褒奖了。随后,因11军撤出老山战区由一军接防,炮一营也就结束了茨竹坝的行动,于8月上旬撤出麻栗坡,踏上了返营归程。

炮一营全体官兵在老山作战中英勇顽强,敢打敢拼,不怕流血牺牲,较好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圆满完成了上级丨党丨委、首长交给炮一营的作战任务。炮一营官兵值得为曾经拥有过的那么一段精彩人生而自豪,更应该自己为自己点个赞!

回首那一段岁月,炮一营之所以战绩斐然,主要靠上级的正确指挥和具体指导。其次,营、连班子团结、军政相互协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军事技术过硬,全营官兵同舟共济、生死相随、患难与共、竭尽全力、奋力拼博,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战友们至今依稀记得:在枯燥乏味的战区生活中,当大雾迷漫或者夜晚没有任务的时候,观察所相互之间电话点歌,宋强在“战地广播电台”即电话聊天中深情、激昂的歌声,至今还在我们耳傍萦绕;当射击战果、胜利捷报从偏马营指挥所传递到炮阵地时,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在大家的欢乐与激动中,体现出战地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光荣传统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的鼓舞与凝聚作用。

一位士兵曾跟徐高原副教导员说“我太想立功啦!如果可能,明天让我去死我都愿意”。能说这位战士冲动、迂腐吗?不!那是他的一个梦想,一个当英雄的梦想!他想为国立功,为家乡添彩,为家人争光。共和国不就是有成千上万的这样的人才得以平安吗?

战友们至今依稀记得:尽管有的官兵家庭生活困难;有的父母年老多病、孩子出生不久需要照顾;有的正在探亲找对象;有的身患病痛;有的相互间可能会有点小矛盾小隔阂,等等。但当战争来临之时,所有人舍小家顾大家,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民族利益,放弃个人的一切,毅然走向战场。

战前,闫诗跃在69医院实习,部队并没有要求其回来,他主动申请参战,作战间隙收集整理战场救护工作资料,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的遗言却是“阵地还有伤员,快送我回去”。

宋强新婚燕尔,没有在家住几天就赶回部队参加训练,部队受领任务后随军出征,孩子的照片是他牺牲后才寄到部队的,生前没能看上一眼;陈林肾结石绞痛经常发作,有时痛得趴在工事里用手使劲顶着,但他坚持在观察所带领部队打完全程。

李建国7月15日在三转弯阵地顶着敌军炮火指挥各连射击,有谁知道此时他衣服口袋里装着延误多日才收到的“父亲病故”的电报;作战过程中,不少受伤的战士送往医院治疗,简单包扎处理后,他们又悄悄回到了随时可能流血牺牲的阵地继续战斗。官兵中类似的动人事迹数不胜数!

参战返营后,炮一营在评功授奖过程中,不但没有争功、要功现象,相反,干部、党员带头不要功,主动把有限的名额让给战友,本来炮一营有可能出战斗英雄,牺牲的战友也有可能评的功会更高一些,但由于诸多原因没有实现。

而且,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老山作战中唯一指挥4个炮兵连(含边防十五团炮营加农炮一连)作战的营级单位,炮五团一营竟然与最低一档的集体三等功都无缘!面对这一切,炮一营官兵虽然很无奈,但也没有气馁。因为,想想流血牺牲的战友,活着的人也就泰然处之了。

炮一营较快地由战时转为平时,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保持了高度稳定,部队没有出什么事。炮一营是参战部队中直接回营区的部队。总政一位处长带着3个人来了解部队如何从战时转为平时有关情况,提到有的部队回撤后因评功评奖、干部提拔等多方面原因出了事,问炮一营这么稳定是怎么做到的。陈林告诉他们,“部队在整个作战中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累,有那么多战友流血牺牲,能活着就已经不容易了,还有什么可争的呢?

官兵们回到营房更加珍惜今天,自觉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顾全大局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陈林回忆说,由于8月中旬,何教导员到长沙干部文化学校学习,邓副营长调213团,李副营长到贵州处理烈士相关事宜,年底前后,徐副教导员又调师管理科,营里只有我一个,事情很多,谈了几分钟就把人家打发了,团领导很生气。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太天真、太冲动了,以为军事干部只要打好仗、带好部队、管理好部队不出事就行了,其实,还真不是这回事!

33年,弹指一挥间!回顾炮一营老山作战那段经历,虽不敢言惊心动魄,但也令人荡气回肠。在老山战场,炮五团一营捕捉和打击的目标、发射炮弹的数量、观察所炮阵地的凶险、构筑转移阵地的次数、战伤牺性人员的层级和类别,在老山作战中的所有炮兵中是绝无仅有的。

炮一营官兵在那场战争中,为了祖国的利益、边疆的安宁,履行了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个人的职责担当,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淬炼。当然,如果说还有什么些许遗憾的话,那就是战后炮一营不应该与集体功无缘。尽管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但对于谒尽全力、圆满完成作战任务的炮一营官兵来说,集体荣誉,是他们贯穿作战始终的一个精神追求。因为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军人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就怕被遗忘,当年还真就缺了这么一个肯定。

然而,这就是历史,谁也无法改变。但愿在新的强军兴军路上,抑或是未来的卫国战争中,尽可能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实事求是。否则,类似伤心、伤魂的“乌龙”还会继续(注:据有关领导介绍,战后,14军已确定为炮一营请功授称号,但炮四师出于善意和荣誉,要求炮一营的评功授奖由师直接申报,阴错阳差,结果英雄无名、功臣无份,崇高的集体荣誉也就与炮一营擦肩而过了)。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尽管老山作战已经过去30多年了,但当时的战斗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仿佛就象昨天发生的事情,难以在脑海中抹去。在这里,战时的营长、教导员、副营长、副教导员满怀着感恩的心情,谨向参加老山作战的炮一营全体官兵和烈士亲属,对你们当时所给予的信任、关心、支持和理解表示衷心感谢!诚挚地祝福健在的各位战友、烈士亲属幸福安康!

原炮五团一营退役官兵成建制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祭拜生死兄弟,炮五团参谋长虞壬甲为烈士点燃香火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9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9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