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为配合主要方向的行动,用约一个团的兵力向老山方向、一个加强团向八里河东山方向实施辅助攻击,在老山至八里河8公里正面上首次投入了4个团的兵力。在三个方向上实施了8路营规模的进攻,平均每公里正面投入兵力1.5个营,兵力密度之大,攻势之猛还是首次。同时,对我防御要点反扑时,也多采取多路向心突击的打法。

二、正面牵制与侧后穿插迂回攻击相结合

在主攻方向对主要目标进攻时,均采取正面牵制与两翼迂回、穿插、分割、侧后攻击相结合的打法。7月12日,敌约一个营在我防御正面之x、x.x号阵地进行牵制性进攻,主力为两个加强团,从两翼分别指向那拉,662.6高地方向,企图将我防御底部切断,尔后逐个围歼我一线分队,同时以一部兵力自南嘎至647高地迂回x号阵地,沿国境山脊侧后攻击662.6高地,敌特工约一个排经x号阵地插至我新寨,袭扰我防御后方。

三、逐点攻击、逐段巩固、逐次“添油”与多波次连续攻击相结合

越军进攻的基本打法是:首先夺取我防御中具有瞰制作用的若干重要地形,对我形成围攻态势,尔后以此为依托,抗击我反冲击,同时调整力量,继续进攻。7月12日,敌企图集中力量首先夺取我233高地,1072高地及x,x,x号诸要点,尔后投入力量,继续攻占我纵深目标。

12日凌晨至12时,敌在上述地区发动了一至两个波次,四到八次连续冲击.每次展开冲击兵力一般一到三个排,多达一个加强营,一次冲击时间持续10至25分钟。冲击失败后,即退至我前沿前100米左右,掘壕据守.投入后续力量,间隔5至20分钟后再次发起进攻。敌此种“围逼”战术使整个战斗出现一定的时间差和阶段性,但在对具体目标的攻占上则实施多波次连续冲击。其目的在于:在“点”上速战速决,一举攻歼,在“面”上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力避孤立冒进被我围歼。

四、灵活运用炮兵力量,集中射击与妨碍射击结合、压制前沿与打击纵深结合、随伴火炮支援步兵冲击与拦阻我后续梯队结合

灵活运用炮兵力量是越军作战的主要招法,依赖炮火支援是敌步兵行动的精神支柱。越军认为,离开炮兵支援,步兵就无法展开和进攻.反扑作战前十天左右,炮兵即有计划对我实施破坏性疲惫射击,数天后逐步减少或停止射击,进攻前一昼夜,再行数发至数十发试射,校正目标诸元。

一般不进行火力准备,偷袭失败转为强攻时,则实施3至5分钟火力急袭,或行20至30分钟火力准备,尔后转入监视射击。对我一线数十个高地纵深目标实施妨碍射击的同时,集中压制我各防御要点,如对我八里河东山进行一次炮火准备用弹近1000发,井使用了萨格尔反坦克导弹,使我三分之一以上的防御工事被毁,堑壕大部分被破坏。

敌随伴炮兵一般配置在距我阵地前沿或翼侧100至1000米的独立高地上,按步兵高机、重机曳光弹指示的目标,压制我防御阵地,支援步兵冲击。大小火炮协同拦阻我后续增援梯队。如我某团一个连向某高地增援途中,遭敌炮击伤亡××人,该团2营伤亡人数中,70~80%为敌炮伤。

五、进攻受挫后仍极力与我保持接触迅速就近转入防御与持续炮击、小股袭扰相结合

敌进攻受挫或被迫放弃进攻后,其后续梯队立即抢我前沿前有利地形,与我对峙,有时我占山头敌占山腿,甚至敌部分楔入我防御间隙,作为下次进攻的依托。

与此同时,敌大、小口径火炮压制我前沿或纵深目标,其间隙性射击可延续一至二昼夜,“以攻为守”,掩护其主力脱离接触,搬运伤员。

小股敌人还伺机以冷枪冷炮杀伤我暴露人员,破坏我调整队形和加固阵地.7月12日18时,敌放弃进攻后,当日夜间小股敌人多次袭扰,十天后我前沿阵地才逐步趋于平静。

越军反扑作战,有其致命的弱点,主要表现在:

(1)指挥艺术差。指挥员缺乏科学的计算,进攻部队未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被迫分散投入战斗,各方向战斗打响时间差一个半小时以上,使偷袭丧失了突然性.指挥员决心容易动摇。7月12日由开始的加强步兵师规模进攻,最后蜕变为在数个独立方向上的若干连、排分散进攻.处处攻击,处处失利。进攻受挫后,放弃了积极的指挥,各部队沦为自发的行动。

(2)协同动作差。由于指挥员多次指挥失误,致使部队受阻后,战斗队形得不到及时调整,队形拥挤,常遭火力杀伤。偷袭不成转入强攻时,触发战斗时间不一,步炮临时组织协同极为困难,难以实施准确有效的火力准备。

(3)进攻能力差。敌部队严重缺员,临时拼凑,军事素质差.多数部队遭我火力拦阻后,即迅速溃散,无法组织强有力的连续冲击。

为改善防御态势,该师1984年4月前,控制了边境线上1426高地、老山、662.6高地、34号高地四个骑线点。时任师长阮雄良(即裴尼乐所称“两”),我军收复老山地区后,阮雄良调任河宣省军指参谋长,师长一职由杜清池(即裴尼乐所称“池")接任。

2、裴尼乐简历

裴尼乐(我方资料译为裴如乐)1982年到313师任职副参谋长,1984年晋升为大校,后任副师长兼参谋长,杜清池离职后接任师长。1998年退休,时任第二军区副参谋长。

裴尼乐接受釆访

3、老山地区防御在地形上的三个难点

裴尼乐认为,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担任老山地区防务非常困难,列举了三个理由:①、老山是边境线上的骑线点,前面没有防御阵地,一旦遭到攻击,主阵地就直接暴露在中国军队的威胁之下。②缺乏防御纵深,从老山到清水河,很远的地方才有一个二线阵地。③受制于山地地形,支援防守的手段受到限制。所以一旦中国军队集中力量直接攻击主阵地,就很容易失守。

裴尼乐讲的这三点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首先,老山主峰作为中越两国边界线上的骑线点,在它的前方并没有越军的防御阵地,我军一旦发起进攻,即可直接威胁其主阵地。在实战中,我军以118团3营在左,2营在右,对老山主峰形成东西夹击之势,经过5个小时艰苦战斗,于4月28日中午11时50分全部攻占老山主峰地区8个高地。

其次,老山地区越军的防御纵深的确极为有限,从老山主峰到1072高地,直线距离仅有1.3公里。第三,老山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地形与植被复杂,不便于部队机动、展开、组织通讯联络和协同动作。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9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9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