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但中国的选择却是见好就收,一击得手后于3月5日宣布撤军,不过走之前将越北狠狠破坏了一番,甚至连水库和电线杆都给炸掉了,越南北部一夜回到解放前。

中国撤军,越军尾随“收复失地”,占领了中越边界的一些骑线点,并且宣布“胜利”。但很快越南就会发现,这个“胜利”不过是又一次长达十年折腾的开始。

越南本就是个落后的农业国,打了几十年仗,完成统一后最应该做的是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而不是再发动大量消耗资源的战争。但“印支联邦”的野心使之一路狂奔根本停不下来,被中国揍了一顿以后,越南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自己又没有工业,从能源到枪炮,只能找苏联要。

苏联为了维持老大的面子和在南亚的影响力,对越南的援助也是不遗余力。

苏联向越南提供了从米格23到导弹和护卫舰的大量军援,仅在1978-1980年间,苏联的军援数额达到19.7亿美元,越南各地“到处都是俄国人”,同期还向越南海运价值9亿美元的食品540万吨,还有价值1.2亿美元的石油。

再往后,越南90%的石油,77%的食品、90%的钢铁和化肥、95%的棉花,都要从苏联进口。苏联力挺小弟,不断调拨物资出口。越南要是付不起怎么办?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嘛,好说!先欠着…

截至1986年,越南欠下的对苏贸易债务高达50亿美元,年息就有3.6亿美元,越南财政根本支撑不起,苏联以优惠价出口的资源,又收不回几个钱,双方都很郁闷…

同时期越南一边要对付柬埔寨的游击战,另一边要对付中国的正规战,跟中国在边境上整整拉锯了10年,为此保有120万正规军,100万武装丨警丨察,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的50%!(苏联在冷战最高峰的军费开支在20%左右),用穷兵黩武来形容越南一点也不过份。

中国在干嘛呢?

这十年中,中国各大军区部队轮番上阵,拿越南练手攒经验,国内则抽出手来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越南只能以非常有限的全国之力硬拼,结果是中国越来越富,越南越来越穷。

战士们的身后,是日渐强大和富裕的中国

到了80年代后期,越军一个团长只有几发炮弹的使用权限,而中国这边的炮弹则是“管够”,想打多少打多少,动不动就火力覆盖…

其实,这正是中国的高明之处。

不占领越南土地,既没有道义问题,又避免陷入战争泥潭—在边境上不断把越南按在地上摩擦,越南的“人民战争”有劲使不上,国力被大量消耗,也间接让苏联大出血,而中国付出的代价相对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反过来想,如果长期占领越南,联想一下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那种没完没了的治安战,被大量放血的恐怕就是中国了,当然咱们并没有那样干。

1988年越南女星劳军照片上越军士兵的形象已经和民兵差不多了

据越南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资料,由于两线作战,从1980-1988年,越南gdp增速仅为2%-5%(这还是掺了水分的数据),曾经的“东南亚米仓”沦为粮食进口国,人均国民收入也长期低位徘徊,年通胀率从25%升至400%,最高时甚至达到了775%。

1985年,联合国将越南列为世界上最穷的个国家之一,人均年收入不足100美元。

越南甚至穷到连“先军政治”也搞不起了,据80年代末的越军内部刊物描述,越军少将的工资约为10万盾(20美元左右),士兵的津贴更是少的可怜,不足4000盾,只相当于5公斤大米。

因为吃不饱,越军只好“到农民那里偷盗甘蔗、大米和橙子…国内和前线的士兵们往往只能吃到褐色的、掺了沙子的大米,还有早已过期的咸鱼。”

“由于饥饿和营养不良,全军许多士兵患有浮肿病和衰弱病…这一病症正呈现蔓延的趋势…”

为了省钱,1985年,越南甚至取消了转业军人的补助,令越军上下非常不满。

不是有苏联援助吗?但苏联自己也快不行了。

跟越南一样,苏联在70年代末也陷入不理智之中,在中越开战的1979年作死侵略阿富汗。越南已经是一条趴在北极熊身上猛吸鲜血的大蚂蝗了,入侵阿富汗又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捅了一刀。

美国一看,哟,机会来了啊。马上给予阿富汗抵抗组织大量援助,使劲给苏联制造麻烦。

苏联在阿富汗打了9年,平均每天消耗1000万卢布,总消耗200亿美元以上,死伤5万余人,却奈何不了山区的游击队。这一时期的苏联,相当于被中美两国通过越南和阿富汗大量放血,同时还要维持东欧,可谓困难之极。

阿富汗成为苏联的坟场

两场战争让苏联本就僵化低效的经济体系不堪重负,被迫放弃东欧,越南就更顾不上了。

再往后,为了自救,苏联搞了一场非常失败的改革,不仅经济没有任何好转,干脆把自己搞解体了—那几年的世界,面对这个结局非常惊愕,各国外交部和各大地图出版社忙的不亦乐乎…

对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件极好的事—悬在中国人头上30年的巨大威胁终于消失,小学生也不用再练“三防”了。

苏联一完蛋,越南就慌了,中越关系马上正常化。经过谈判,边境划界顺利解决(按中国方案),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并且效仿中国走上了“革新开放”的道路。但迄今为止,越南的经济总量还赶不上中国的苏州市(2018年gdp:18597亿元),对中国已经没有任何抗衡之力…印支联邦?已经是镜花水月了。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却是决定性的一个月。

两山边境轮战,时间长达十年,但却是关键性的十年!

从军事角度看,解放军在对印作战17年后再次实战,锻炼了部队,积累了经验,也暴露了问题,之后解放军的各种建设成就,很多都来自于这场战争。

从国内角度看,对越作战(包括边境两山战斗)极大的振奋了国人的士气,有效的凝聚了人心,为改革开放打下了团结的基础。

从地缘角度,这一战击碎了越南称霸东南亚的野心,安定了中国的后院,从此再无“印支联邦”。

十年轮战,锻炼了全国各军区的实战能力

从国际角度,这一战以行动表明了中国对抗苏联的决心,为中国赢来了与西方十年的蜜月期。在这段宝贵的时间内,中国从西方大量引进了军民各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工业规范,真正开始融入世界,也学到了很多,完成了第二次工业化飞跃。

当然,最大的收获可能还是消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中国狠狠的一巴掌让越南自觉的、牢牢的绑在苏联身上,抱着使劲吸血,直到吸干,然而越南只顾着吸,最后两人都垮了…这个结果或许在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现在想来,苏联越南真是一对难兄难弟,一个打错了牌,一个抱错了腿,不仅没有形成互补,反而成了事实上的“互坑”,最后双双迎来了最糟糕的结局,当然中国最爽了。

为什么中国最爽?因为这事还有后续。

苏联一解体,中美没了共同的敌人,蜜月不再,基本上只剩下生意买卖关系了。

不过,这时的中国又玩了个“骚”操作—转身去前苏联国家抄底。当然,他们民用不行,主要抄底军工,完成了中国军工产业的第三次飞跃,用二十年的时间,蹭蹭的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更加强大,当然也就更安全。

最起码,苏联不解体,咱们上哪儿能搞到现成的航母呢?如果没有“瓦良格”,国产航母怕是遥遥无期…

苏联不完,咱们也搞不到这个

军迷非常熟悉的“明斯克”号航母是苏联太平洋舰队旗舰,曾于1980年和1982年两次来到中国南海,驻泊越南恐吓中国。当时中国海军最大的军舰只是3000吨出头的051型驱逐舰,相比之下,3万多吨的“明斯克”无异于巨人。

现在,当年苏联耀武扬威的“明斯克”航母被中国人改造成了游乐园,比它大一倍,崭新的“山东”号航母刚刚服役于南海舰队…真

是此一时也彼一时,恍如隔世—为中国40年和平崛起奠基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9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9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