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当时有一个军报记者写了一篇“内参”说,前线战士赤身露体地打仗。这是真的,不足为奇。对面的越军不也是这样嘛!因为长期吃不上蔬菜,喝不上水,不少人得了尿路结石,小便时小腹以下的无名状的涨痛就跟上刑一样,有的战士说,老山一年,把一辈子的苦都吃完了。一个干部私下跟我说,体会到了生不如死的滋味!

同样的恶劣环境,同样的苦在考验着敌我双方的意志和体质。所幸的是我们经受了考验,还总结出了伟大的猫耳洞精神。

部队在极度疲劳下还要经受敌军的炮火袭击和特工袭扰。我们粉碎了敌“5.9”“6.11”“7.12”等数十次规模不等的反扑。其中最惊心动魄、震动全国的“7.12”大血战就是在我团的防御正面展开的。

越军丢失老山后,经过精心策划准备,在一个叫北光的小山村召开了作战会议,拟定了“84mb北光计划”。越军集中了313师2个团、316a师、312师、345师各1个团,以及炮兵、工兵、特工、坦克部队共18100余人,组成一个多建制的加强师,妄图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实施大反扑,夺回662.6高地和老山主峰。进入7月份后,敌情日趋严重,敌大举反扑迹象日渐明显。

1984年7月1日开始,越军所有电台保持静默。

7月11日23时50分,越北二军区前指电台发出一个无线电信号:各部队速报准备情况。

7月12日0时30分,越军各部报告,准备完毕。

7月12日2时30分,越军各部报告:开饭完毕。

至此,上级判断越军已开始向我防御前沿运动。前指于2时50分命令我炮兵第4师、炮兵第320团和3个小口径炮兵营对越供给基地、炮兵阵地、后续部队、保障部队等可能集结或屯留的地区进行10分钟急袭,进行火力侦察。

战后得知,这次炮火急袭准确地打在了越军的潜伏区,越军伤亡惨重。但经过精心准备的越军竟然不动声色,前沿步兵未发现异常,而实际越军与我距离只有400-500米。

7月12日3时,越北二军区前指电令各部:迅速占领进攻出发阵地,按原计划行动。

得到这一情报后,我军所有火炮对越方的清水口和我军防御阵地前沿实施地毯式轰击,万炮齐鸣,山动山摇,老山战区又一次变成了呼啸和火光的世界。

7月12日4时50分,7连报告发现敌人。几乎同一时间,全团有28个防御阵地报告情况,有时说听到脚步声、说话声、撞击声,有的报告发现黑压压一大片越军,有的说距离30米。瞬间前沿响起了疾风暴雨般的枪弹声,一场恶仗在黎明前打响了!

7连最先报告发现敌人,他们担负坚守146、172等几个高地的防御任务。战斗打响后,连队在炮火的有力支援下,与敌两个营激战14小时,打退敌4次大规模反扑,毙敌280名。排长许明习1980年在罗家坪战斗中只身冲入敌阵,炸毁敌人1个暗堡,荣立一等功。

4月28日他率本排仅用5分钟就拿下148号高地,荣立二等功。这个屡建战功的年轻干部前两天还在阵地上对我说,他两分钟捉到了7只虱子,当上捉虱“冠军”。他还问我,为什么越南的水牛是白色的?我跟他讲,这个问题看来等回营房后再给你一个答案了。

现在他又带领全排连续打退越军的两次冲击。在敌人以2个排的兵力三路包围了9班的危急关头,许明习猛然跃起,一连击毙冲在前面的8个越军,又和9班一起用仅有的7支冲锋枪毙敌28名,守住了151号高地。当他准备调整战斗部署时,不幸被他身边爆炸的弹片击中,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一定要守住阵地!”

排长王尚荣战前是机关的司务长,由于丢失机密文件而面临判刑。王尚荣再三恳求让他到前线当一名战士,将功补过。请示上级同意后,我亲手交给他一支冲锋枪,目送他去7连当兵。进攻战斗中他当了排长,现在他以宁死的决心坚守在149高地上,带领全排毙敌53名。

中午11点,越军以猛烈的炮火向149号高地覆盖了半个小时,高地表面土层被翻了一遍。王尚荣及时将伤员转移到被炸塌的工事里,自己在弹坑内与敌人展开血战,直至增援部队赶到,对敌实施反冲击,不仅守住了149号高地,还一举夺回已被越军占领的169、150号警戒阵地。战后,他立了二等功。

排长王仁先是个业务很强的作战参谋。战前因违犯群众纪律,被处分降职,到连队当排长。战斗中他坚守在146号高地。这个高地是一个能观察敌我纵深十多公里的突出部,战前是越军的团观察所。王仁先在146号高地一个人就向团指提供了上百条敌情,为防御作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6.11”后我到146高地,正好遇到敌军炮击,他一把将我推进洞里,自己却暴露在外面观察敌情。这天,他提出用狙击步枪“零敲牛皮糖”的建议。团里立即得采纳他的建议,用狙击步枪打得敌人心慌意乱,连出来小便都不敢站着拉。

他还发现了清水路口的4辆敌坦克,首创了山岳丛林地摧毁敌坦克的战例。7月12日,终因位置过于暴露,王先仁同志在观察敌情时中弹牺牲。噩耗传来,团长张又侠、参谋长李明书都流下眼泪。

坚守在142号高地的是8连3排代理排长李海欣等十五位同志。7月12日,他们在兄弟单位的配合和炮火支援下,连续打退越军1个步兵营和1个特工连的6次轮番进攻,毙敌104名。

战斗中,15位英雄面对数十倍于己之敌,没有畏惧,没有退缩,牢牢地把住20多米的防御正面。敌人数次突入堑壕,他们一次一次地与敌短兵相接展开格斗,把敌人赶走。

李海欣在身负重伤后两次爬去按响定向地雷,炸得敌人仓惶退下。战士周忠烈一举击毙21个敌人,在身负重伤之后毅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向他包抄的3个敌人同归于尽。战士刘家富在子丨弹丨耗尽,左腿负伤被4个敌人包围的危急关头,引爆了身上的2颗手榴弹,与4个敌人倒在了一起。

至6时45分,15名战士已有5名牺牲,5名重伤,4名轻伤,没有受伤的只有蒋志华一人。蒋志华利用战斗空隙,把轻重伤员一个个转移进了坑道,自己又打退了敌人的一次进攻。还没有等压好子丨弹丨,敌人一个加强连已经突上了阵地,4个轻伤员马上从坑道里出来,和蒋志华再次投入战斗。然而敌众我寡,我方转入了越军留下的一条长15米的“之”字坑道,坚守待援,敌人随之占领了142号高地表面阵地。

在坑道内,班长杨国跃想起了***员,他说:“彭明林是***员,我们要团结在他的周围,死也要死在一起。”彭明林接着说:“我们十五人迎着敌人的炮火,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人在阵地在,决不给祖国丢脸!”

这时,洞里响起了雄壮的国歌,洞口敌人已架起机枪,不停地向里扫射,还将丨炸丨药一块块往里投,曳光弹的打在坑道水泥壁上,冒着火花。敌人在洞口狂吼乱叫,情况万分危急!坑道内的10名战友此时众志成城,重伤员负责压子丨弹丨、拧手榴弹盖,杨国跃、夏锦忠把守南侧洞内,蒋志华、张庆龙负责北侧洞口。

连指准确判明了142号高地发生的严重情况,及时呼唤炮火支援。团指下令火箭炮急射覆盖142号高地。刚刚还手舞足蹈的越军被火箭炮打得飞了起来,活着的抱头鼠窜。下午3点,3排7班和9连1排的同志们对142号高地进行反冲击。坑道内的同志判明增援部队已经上来了,冲出坑道加入战斗,一举收复了142号高地。

战后142号交地被誉为“李海欣高地”,十五位同志被授予“老山十五勇士”。李海欣、杨国跃、周忠烈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李海欣的家乡河南临颖县王孟乡李海欣念过的小学改名为“海欣小学”,县里建成了“李海欣英雄纪念碑”。

7月12日,我团副政委张正光以下54位官兵壮烈牺牲,敌人在我阵地前扔下1898具尸体。一天中,我军消耗炮弹1200吨,英勇的炮兵功不可没。我防御阵地一个不少,巍然屹立。越军的“北光计划”彻底失败。

7月16日,我防御阵地前沿的遍地陈尸,奇臭难闻。我边防部队向敌方发射大量“通告”,动员其前来收尸。“通告”全文如下:

通告

越军二军区指挥部:

我军本着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允许你们到我军阵地前沿将死亡越军官兵的尸体运回,以告慰他们的亲属。

你方来运尸体的人员每次不得越过五十人,要在白天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打着“红十字”旗帜来,不携带武器。只要按此办理,我军决不开枪、开炮,确保你方人员的安全。

特此通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边防部队指挥部

一九八四年七月十六日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85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85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