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6月17日,昆明军区前指在磨刀石召开了作战会议,传达了中央军委首长对老山地区防御作战的指示,研究防御作战部署问题,并指出:

敌人在11日的反扑是个信号,表明他们要在老山地区与我反复争夺。我们要针锋相对,作长期作战的准备。敌人企图以炮击和小股偷袭的手段疲惫杀伤我军,把丢失的阵地一个一个地夺回去,并可能在其他方向进行配合。我们决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一定要坚决守住阵地,打掉他们猖狂反扑的气焰。从道义上讲,敌人的进功或防御行为都是入侵行为,是非正义的。他们想在我们的国土上为所欲为,我们决不能容忍。当然在具体的战斗行动中,我们不能麻痹,不能掉以轻心,要用有效的战斗手段打击敌人,要用优势的火力压制敌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战斗的主动权。

谢振华,张铚秀等军区领导就部队轮换参战,抓紧修通老山地区道路,搞好后勤保障,改善部队生活等问题,向与会同志作了说明,并提出具体要求。

作战会议之后,军区前指向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作了汇报,同时,向参战部队下达了防御作战的指示。并命令十一军炮兵团、四十一师炮兵团,作好进入战区的准备工作,以加强防御作战力量。

六月十七日晚上师前指召开了各团主要领导参加的作战会议。会上师长刘昌友认真传达了昆明军区前指的作战会议精神。对部队的防御情况进行了重新部署,要求一线部队加固工事,令师工兵分队在阵地地前沿,设置障碍,继续埋设地雷。令后勤分队及时向阵地补充弹药。师政委陈培忠要求各部队克服困难,提高士气,坚决击退敌人的反扑,用生命和鲜血换取祖国领土的完整,树起民族的尊严。号召***员带头杀敌立功,经受考验。以实际行动保卫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一寸土地。

十九日上午九时指导员从连指干田赶到曼棍,召集在曼棍执行任务的通信排全体人员参加的会议。传达了师前指的作战会议精神,要求战士们树立打大仗、打恶仗,树立长期坚守的思想,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厌战情绪。保证通信联络畅通无阻。同志们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服从管理。非工作原因,不允许接触女同志,坚决杜绝男女关系情况的发生。坚决执行战场纪律,尊重当地群众风俗。

由于电台发生故障,急需修理,驾驶员张秀斌开着电台车载着我们一起回麻栗坡县城修理所修理电台。我们的电台车路过三转弯时,敌人对三转弯进行炮击,跟在我们后面是师后勤部的生活车,到麻栗坡拉蔬菜等生活用品。敌人似乎是发现了我们的目标,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追着我们的车连珠炮式地向我们进行疯狂炮击,炮弹在我们不远处爆炸,弹片横飞,尘土飞扬。

后面车辆的驾驶员慌忙停车,躲进公路边的猫耳洞内,刚一探头一块弹片飞过来击中了那位驾驶员,身负重伤。炮兵的战友们对他进行全力抢救。我们的车辆一口气跑到了跤趾城,跤趾城是生与死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战争与和平的分界线。只要过了这个分界线,死神就会远离我们。

跤趾城是对于我们来说印象太深刻了,它既是前沿阵地的后方,同时也是后方的最前沿,是敌人炮击封锁的重点地带。我们连指曾在这个地方驻守了整个两个多月的时间。由于我们的驾驶员技术熟练,汽车左躲右闪终于冲过了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安全到达目的地。

麻栗坡这座美丽的山城,群山环抱,通往前线的公路穿城而过。溪水汇集于城区鱼贯南下注入盘龙江中,形成滚滚洪流。这里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死亡的威胁,到处是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前方的战争,是为了后方的和平,军人的流血牺牲,换来的是祖国人民的安全,但愿人们远离战争,永远和平。

为了老山前线的胜利,麻栗坡人民为了这场战争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收复老山战斗的过程中,麻栗坡人民组建了三个担架连、四个骡马连配属部队作战。这些人员年纪最大的50岁,年纪最小的只有16岁,有县区乡各级领导、有党员、团员,有复员退伍军人,还有的参加过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和收复扣林山战斗的老战士、老民兵,也有普通职工和学生。

男女老少齐参战,枪炮声就是命令,部队打到那里,支前民工就跟到哪里,老山主峰阵地的地段坡度达六,七十度,骡马无法上去,全靠人背肩扛。山上到处是茂密的竹林荆棘、举步艰难,最危险的是满山遍野的地雷。民工们只能沿着部队战时开辟的狭窄通道通过。越军不分昼夜不停地炮击封锁着通往阵地的每一条通道。

民工们知道,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不少人运送弹药时,由于极度疲劳昏倒了,苏醒后又继续前进。抬伤员、抬烈士,由于担架不够,就背着伤员,烈士走,他们用鲜血和泪水写下了爱恨交织,悲壮激情保家卫国的新篇章。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是老山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月二十五日早上,敌人对我南朗,627高地、1072高地进行了更加猛烈的炮击,并向我纵深地域炮击,我英勇的炮兵分队也给予了越军阵地前沿以猛烈的还击。战争就象是两个孩子打架一样,你给我一拳,我踢你一脚,以牙还牙,从6月11日至6月24日敌人的小股袭扰活动从不间断,在此期间我共歼敌300余名,俘敌一名。

越南士兵是世界上最苦的士兵,因为越南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越南士兵的待遇也最差,一个月的津贴只能够买包最普通的香烟。被打死的士兵身上常常可见到芭蕉叶包的冷饭团,有一点咸味,没有油水。打仗时他们大多赤着脚,把鞋子插在腰间。但是他们却很顽强,能吃苦,个个虽面黄饥瘦,单兵技术好,溜的快,藏的深,枪法也准。打起仗来跑的飞快,善于在山岳丛林地带打游击战。加上越南当局的欺骗,使他们很自信是为“保家卫国”而战,所以在战场上顽强拼命,死不投降。与这样的士兵打常规战,尤其是在像老山这样的云遮雾盖、草深林密的高山峡谷地带进行作战,除了我们中国士兵,美国的海军陆战一师也很难取胜。

这场战争是两个民族之间的殊死相拼,是同样强悍又有同样强大思想武装的民族狭路相逢,双方之间的搏击是在极小范围因而不为世人所注意到,但却是当今世界空前惨烈的一次生死大较量。

正因为以上的原因,在战场上想抓到一个活的敌人很不容易。在进攻老山主峰中我们的战士见一个越南老兵受了重伤,地上流了一滩血迹,但在他的手里还紧紧握着一颗拧开盖的手榴弹,战士们高喊“宗堆宽洪度兵”其意思是快放下武器我们宽待俘虏,任凭战士怎样喊话,他都不放下手榴弹,战士们无法靠近他,为其抢救包扎,直到他流尽最后一滴血,慢慢死去。

在另一个阵地上,当我们的战士们占领表面阵地后,有几个敌人龟缩在一个洞内负隅顽抗。战士们怎喊话就是不出来,有的人提议,用丨炸丨药包把敌人炸死,但大部分同志说:“越南人民和士兵还是我们的同志加兄弟”有一个越南老兵听懂了洞外的争论,带头举手钻出了洞。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8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8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