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上级下达了战斗动员令,各参战部队,分队进行了战前再动员,每个干部战士将部队代码、血型分别写在军帽里面、领章背面、腰带上、衣服口袋上。如果在战场上牺牲了,以便认领。大部分参线人员都理了光头,以便头部负伤时便于包扎。手榴弹、各种子丨弹丨已发到战士手中,每人发一颗“光荣弹”,最后时刻与敌人同归于尽,坚决不能当战俘。
四月二十四日晚上,师炮团九连,用人将大炮隐蔽推进至敌人的鼻子底下开设炮阵地。干部战士们克服山高、路险、坡陡、闷热、潮湿、旱蚂蝗叮咬、毒蛇侵袭等困难,在长不到150米,宽约100米的山坡上隐蔽了四天四夜,无一暴露,保证了战斗的突然性。
在“1.4.工程”期间,我参战炮兵集中摧毁敌军事重点目标,并分散、牵制、迷惑、麻痹敌人。我炮兵以快、准、狠的猛烈炮火,给越军的防御工事、炮兵阵地和防御设施以沉重的炮击,摧毁了敌火炮阵地五个,机枪阵地20个,观察哨7个,铁索桥1座,引爆了敌人的部分布雷场,击毁敌人坦克2辆、弹药库一座、火炮14门、汽车18辆,重创敌457炮团二营,毙敌90余名,同时还摧毁了一些军事目标,向前开进的命令终于下达了,我四个步兵团、三个炮兵群和两个高炮群分三路从猛洞、磨刀石、落水洞、麻栗坡一线集结地域出发,秘密向待机地域开进。
部队为老乡家挑满了最后一缸水,清扫完了最后一次地,向老乡们做最后的告别,两个多月以来,虽然从未向他们透露过部队所要执行的任务,但是他们都明白我们要去惩罚越寇。分别时,老乡们含着热泪,祝愿能安全回来,道别声中洋溢着多年没有体验的军民鱼水情谊。他们像对待亲生儿子那样嘱咐万千,消灭敌人,保护自己,很多战士都流下了热泪。这种生与死的离别之情再次袭来,久久挥之不去。
子夜时分,长蛇一样的队伍行进在麻船公路上,没有灯光、没有话语,只有马蹄的“踏踏”声和士兵脚步的“嚓嚓”声。战士们背着子丨弹丨、冲锋枪、轻重机炮、军用小铁锹、压缩饼干,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向前迈进。队伍从前往后不时转声传递着口令,尽管身上已经被雨水和汗水浸透,但是感到全身热血沸腾。
我第一梯队步兵正在待机地域轻装小恬。接着按计划秘密接近敌人防御阵地。我强大的炮兵群也分批占领发射阵地,从跤趾城到三转弯、干田一带的公路两边,能够构筑炮阵地的地方都排满了各型火炮。有160迫击炮、100迫击炮,152、130加农炮、122榴弹炮、130火箭炮,黑黝黝的炮管指向同一个方向,那就是被越军侵占的老山地区。
四月二十七日十二时前,各团指挥所全部开设完毕,各预备队也占领了配置地域。立即构筑了野战掩体,湿透的躯体坐在掩体里,被山风吹得直打颤,是冷,更是紧张。因为一场血与火的大战即将开始。四月二十八日凌晨三时前,各炮兵群全部完成炮火射击准备。
今晨炮击作战结束。在整个炮击作战阶段,越军火炮对我连炮兵观察所,师炮团观察所和炮阵地多次射击,先后发射了一o七火箭弹、一二二榴弹、一二o迫击炮弹近千发。榴炮一连排长张国权在阵地遭敌炮击时,从容指挥战士隐蔽防炮,当发现三班长丁进林负伤倒地时,立即冲上去救护,这时敌一群炮弹飞来,他迅速扑倒在丁班长身上,自己却多处受伤。
师炮团奉命编为119炮兵群(欠四营十二连)为隐蔽企图,团决定于四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从麻栗坡县集结地域分批开进,利用夜暗占领炮阵地,开设观察所,并于四月二十八日三时前全部完成射击准备。
榴炮一、二营在夭六东南三转弯地域分别构筑炮阵地,射击正面六公里,控制纵深地域四到六公里,预备阵地控制纵深五至七公里。八五加农炮,八、九连分别在翼侧那马和偏马占领发射阵地。七连在干田占领发射阵地。距敌防御前沿仅有800米远。一三o火箭炮营(欠十一连)分别在夭六至巴蕉坪公路一线地域占领发射阵地。重点封锁,拦截清水,黄罗方向逃跑和增援之敌,压制浅近纵深重要的大面积敌群目标。
为了给大炮安上眼睛,119炮群开设了十七个观察所。群指观察所开设在627高地。一营观察所开在雷达山,观察662.2高地至汉杨一线敌前沿阵地。二营、三营观察所同时在那马地域开设。火箭炮营观察所在偏马开设。重点观察662.6高地至634高地东侧面和朗首纵深。王延臣前观在140号高地开设,观察662.6高地至634高地反斜面,构成了多方向、多层次的扇形观察网。
为了保证这次作战做到万无一失,昆明军区调动一百多部电台,在扣林山西侧黄连山省进行佯动,调动敌316a师主力向西转移,分散敌人兵力,造成我打击黄连省的错觉,乘其不备、突然发起攻击,全歼老山地区之敌。
战斗发起总攻的前一天晚上,军区政委谢振华到十四军指挥所听取了刘子波军长汇报作战部署情况,经过分析,他认为现在开设的军、师指挥所位置很可能就是第二天战斗打响后,敌人进行炮火打击的弹着点。因此,他说:“刘军长,应将指挥所在今晚立即搬迁到山后800余米的山洞内,另外在山上可以设一个观察所作为辅助指挥所。”
刘军长及指挥所的参谋人员从指挥靠前的角度看,均不愿后搬。刘子波军长说:“指挥所的防御工事已经构筑完毕,通讯设施也埋在地下,还有作战沙盘已摆设完毕。敌人的炮火未必能轰炸到我们的地下设施,政委,我看还是不搬为好。”
谢振华政委则说:“为了保证指挥所的稳定和指挥的连续性,我认为还是非搬不可,否则会出大问题。我现在命令你将军师前指立即转移”。后来,刘子波军长认真执行了谢振华政委的命令,当夜就将指挥所转移至曼棍的山洞内。
果不出所料,第二天清晨,敌炮火轰炸之一就是我十四军及四十师原指挥所,我们的工事附近落了很多炮弹。事后,大家说:“幸亏我们的指挥部转移及时,避免了人员和物资的重大损失。如果昨天晚上指挥部不搬家,我们的脑袋就要搬家啦。谢政委真是神机妙算!”几十年以后,所有在干田基指的参战人员还心有余悸。
四月二十八日凌晨5时许,张铚秀司令员、谢振华政委等军区主要领导早早地来到作战室,守在电话机旁,坐镇指挥这次自197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收复老山地区的作战行动。
凌晨五时三十分,师命令所有无线电台全部开通联络。在师指挥所的山洞口外,十几部电台架起了网状形的电台天线。师无线连2台担负着对步兵118、119、120、122团的通讯联络任务。通过无线的机要电报,将以通播形式发往各步兵战斗团。我们台担负着对配属我师的炮四师五团、军地炮团、军高炮团、,师地炮团的通信联络任务。发往各炮兵团的机要电报将以通播形式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