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英雄营还是英雄营
此战,1营穿插作战任务完成得异常艰险惨烈,可谓是“枪林弹雨”“血雨腥风”。但1营官兵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与敌殊死奋战。全营在伤亡近半(伤亡率46%)的情况下(不含配属分队、军工连,全营共参战494人,其中,负伤155人,牺牲73人。步机分队4个连和营部各仅剩2名干部未负伤),4月28日当天,除攻占的1072高地因兵力不足一度被弃外,76号、77号、48号、49号、51号(敌警戒)高地全部被1营攻占。
老山拔点作战首长决心图标示老山共有27个高地,其中16个高地有敌防守,截至4月29日收复老山战斗结束,1营除攻占了本营任务的1072号、76号、77号、48号、49号、51号高地外,因1连4班及3连迷向而协同2营、3营攻占了50号、54号、56号、57号高地,共计攻占了10个高地,占全团任务近三分之二,毙伤敌一个多连和一个营部。打乱了1072高地敌营指挥所,使老山之敌失去指挥;挫败和阻止了敌人从1072高地方向对老山主峰增援和逃跑的企图。为保障2营、3营从正面突破敌阵,夺取老山诸高地,赢得了时间,达到了“端敌指挥,断敌退路,阻敌增援”之目的!
1营不愧是1979年授予荣誉称号的“英雄营”!
战后,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曾实地查看穿插地形,感叹:“1营不愧是伟大的军队!”
这次作战还涌现出歼敌炮班,端敌连指,毙敌16人,被授予“孤胆英雄”称号的战斗英雄陈洪远(1连班长);
【1连战前动员,受领作战任务(左下角为1连4班班长陈洪远)】
118团4.28日牺牲最高职务干部韦玉辉烈士(1营副教导员);
孙思广烈士(团特务连连长)和丛明烈士(2连副连长);
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网络诗歌《妈妈我等了你二十年》的背景原型赵占英烈士(2连战士);
攻占1072高地尖刀突击排长周龙勇烈士(1连排长);
带着蜜月中的柔情离去的杨铸烈士(1连班长);
战前血书请战、申请入党并写有一份未发出家书的程江烈士(1连战士);
战前即将新婚的钱留云烈士(3连排长);
具有“文学家情怀”的小诗人曾荣德烈士(3连排长);
身负重伤后宁死不当俘虏的张学成烈士(3连副班长);
素有“文艺细胞”的“顺风耳”杨如文烈士(团通信连战士);
【3连战士王建川(烈士,右二)所在班进行队列训练】
然而,执行穿插作战的1营,在战后不仅没有立功受奖反被歧视。幸存的营长刘年光、教导员陆豪、1连连长胡湘江和跟随穿插指挥的副团长向坤山(险被致罪)分别受到停职降职及处分(后经申诉,党纪处分被取消,行政处分降至警告和严重警告)。
后期在拉那地区坚守防御作战的23天中,他们忍辱负重,积极寻找战机,亲自带领分队冲锋陷阵,先后于“7.21”日炸毁敌142号高地东南侧山崖下的一座弹药库,歼敌一个班,我伤1人;于“7.28”日攻占敌前沿156号高地,歼敌一个排,我伤9人。最终,他们(包括1营幸存的连及以上干部)非但没被评功,反被转业地方,身心分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更令人不解的是,团政蜟hong王映洲在亲自深入穿插路线调查后为1营正言,后于“7.12”日防御作战前被调离到人武部。
至今,昔日“英雄营”幸存的勇士们,仍背负着这场人为结论为“基本未完成当日任务”而留下的心灵创伤。
【1连2班,前排左至右:杨恒(烈士)、黄如田、李文绿,后排左至右:班长王定海(烈士)、陈明礼(烈士)、张光禄、李顺林】
(四)“穿插受挫”因由:一次无法完成的任务
1营穿插作战“行动受挫”(所谓“基本未完成当日任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战前筹划的问题,也有战术指挥方面的原因。事实证明,其根本原因在上级决策,战前情况预想不足,没有充分估计到热带山岳丛林地作战夜间穿插的困难,在穿插路线的选择上没有充分听取基层官兵的意见;用老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战术思想指挥一场面临新情况的山岳丛林地穿插战斗。
①上级“保姆式”的传帮带,以致穿插路线选择不当,增大穿插难度,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上级没有充分采纳下级的意见,对敌情、地形缺乏充分的认识和预判,凭借老经验和兵书,直接指挥到1营穿插路线的选择上。
一是制定的穿插方向和路线与越军预判我穿插分队路线几乎重合(见下图)(战前在沙盘研究1营穿插路线时,向副团长已向上级建议从老山右侧绥土方一带穿插,优势一路近,优势二障碍物少,且不用过峡谷,爬山脊,优势三可能会避敌炮火袭击。此战印证,120团1连通过此方向路线,成功穿插至1071高地。可惜此建议终未被采纳),致开战后穿插路线遭敌炮火拦阻覆盖,后续分队陷入敌炮火封锁区,造成火力队、2连和军工连(120团3连)遭敌炮火急袭,均伤亡过半,战斗力基本丧失。
二是战前,将穿插路线由山脚下提高400米至山腰,选定在横越三个峡谷,翻爬四道山脊,穿越于荆棘青藤、乔木竹林的原始森林中。触犯了山岳丛林地作战忌横越峡谷、翻爬山脊的大忌;致使战士的体力严重透支,部队行动迟缓,给穿插行动增大了困难。(说明上级制定作战目标即可,忌对具体作战措施进行规定,而应交由一线指战员根据战时情况灵活制定。)
【战后缴获越军老山(1509号高地)防御决心图(复制图)】
②上级计算穿插时间违背科学规律,给予穿插时间不足以保证部队在总攻开始前全部穿插到位。
在计算时间上,上级对地形的影响认识不足,给部队规定的穿插时间仅3小时(经随队指挥的团、营干部争取7小时未果),并限于28日2时30分开始穿插,最终导致部队无力在5时56分炮火准备前按时全部穿插到位,有效利用炮火效果发起攻击。临战模拟训练时,一营穿插的路线已按相似地形进行夜间实验结论为:辟路行进速度100—150米/小时(与亚热带丛林训练经验数据相符),故穿插时间应保证9小时,少则7小时。但上级认为全程直线距离1.5公里(含山谷系数,实际距离则近7公里),给3小时足矣,多了提前到位易暴露企图。
28日0时30分,营决定提前2个小时实施越境穿插(事实证明此决定的正确:一是确保了1连先头2个多排按时穿插到位,打乱了1072高地老山之敌营部,致其失去指挥;二是确保了1营大部超越军预设的炮火封锁区,避免了营主力遭敌炮火覆盖,失去指挥及攻击力之危险),但部队还是难以全部穿插到位,占领冲击出发位置。以致3连在上级炮火准备时,奔袭前进,仓促到位,急于冲击,致3连因雾大林密迷向,误将友邻3营的54号、57号高地为本连77号、48号高地攻打,但有力地支援了3营8连、9连战斗(8连“老山英雄连”的奖旗上也有3连官兵的光彩)。
③团明知敌兵力部署,却赋予1营不合理超负荷的作战任务,违背了穿插分队的作战原则。
战前查明与战后证实:76号、77号、48号、49号和1072高地有敌一个多连加一个营部的兵力防守。团除赋予穿插、攻占上述高地外,同时还赋予向50号高地进攻,配合正面攻击营攻占老山主峰(此作战方案在未经团研究同意的情况下,即报备上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