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无法完成的穿插!40师118团1营老山穿插作战行动受挫

这是一场距离我们最近的边境战斗;这是一场被很多人遗忘或回避的战斗;这是一场带有悲剧色彩的战斗;这是一场倒下不少英烈,也诞生了诸多英雄的战斗;这是一场因上级决策有误,至今让幸存官兵饱受心灵创伤唏嘘不已的战斗;这是一场发生在1984年4月28日老山主攻团收复老山首战中,1营惨烈至极的穿插战斗。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场战斗尽管惨烈,却一直少有传播。

今天,让我们掀开这尘封已久的战争记忆,昭告世人:曾经有这样一个营的勇士,为保卫祖国,用血肉之躯书写着自己的青春史诗;有这样一个营的幸存者,续写着一部堪比电影《集结号》的英雄曲折篇章。

铭记历史,用光荣和壮烈,写就国家故事、国家记忆!

今年是收复老山作战胜利35周年,记者(老山记忆)怀着崇敬之心,先后走访了原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40师118团1营当年参战的部分亲历者,根据他们的回顾、整理和分析,现将1984年4月28日1营收复老山穿插作战“行动受挫”(即所谓“基本未完成当日任务”)的历史真相还原如下。

【左至右:营部书记崔照本、3连连长郑周勤、营长刘年光、枪1连副连长黄登志、1连副指导员朱绍文】

【后排左至右:1连司务长师刚所、2连排长王宏周、副团长向坤山、炮1连连长冯国臣;前排左至右:团无炮连班长刘军明、3营副营长曹银选、2连副指导员汪斌、副营长顿景田、炮1连班长郭建忠】

【左至右:1连班长简传全、枪1连副指导员杨朝旭、3连指导员陈勇、副团长向坤山、教导员陆豪、2连指导员高韶林、2连排长刘金昆、3连排长周培武】

1984年4月28日,对于我们所有参战官兵来说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被越军霸占的老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一天,全团有159名勇士的鲜血染红了老山,他们永远定格在十八九岁。他们唱着英雄的赞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们化作了英雄的山脉!

今日老山实景全貌(我方一侧)

老山(越方称1509高地),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城以南约50公里,中越边境口岸船头西南5公里处的中越边界骑线。老山地势西高东低,北陡南缓,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其主峰海拔1422.2米,巍峨矗立,与其山脚下的船头地区比高相差达1260余米。整片地区雾大潮湿、丛林茂密,山陡谷深,平均坡度为40度左右,接近主峰坡度为60-70度,主峰正北面是60米高的悬崖峭壁。以主峰为中心,向东北、西北、正南延伸出三条大山梁,成鼎足之势,易守难攻,可俯瞰两国边境纵深20余公里地区,因此在军事上有很重要的价值。

老山(越方称1509高地),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城以南约50公里,中越边境口岸船头西南5公里处的中越边界骑线。老山地势西高东低,北陡南缓,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其主峰海拔1422.2米,巍峨矗立,与其山脚下的船头地区比高相差达1260余米。整片地区雾大潮湿、丛林茂密,山陡谷深,平均坡度为40度左右,接近主峰坡度为60-70度,主峰正北面是60米高的悬崖峭壁。以主峰为中心,向东北、西北、正南延伸出三条大山梁,成鼎足之势,易守难攻,可俯瞰两国边境纵深20余公里地区,因此在军事上有很重要的价值。

1979年后,越军第313师122团抢占了老山主峰及附近有利地形,建立了4个军事据点群。老山防御之敌为越军第313师122团2营,其部署是:老山主峰(1422.2高地)、50号、52号、54号、57号高地为敌6连防守,其连指设在50号高地;48号、49号、76号、77号高地为敌7连防守,其连指设在76号高地;敌5连、24火器连配置在1072和74号、75号高地,敌营指设在1072高地;敌122团直属14迫击炮连配置于968高地南侧。

(一)作战任务:1营穿插路线,战前突然提高了400米,即从山脚提高到了山坡

根据军、师的作战意图,118团确定的收复老山战斗部署是:

1营为侧后穿插突击营。配属团100迫击炮连,师工兵连第1排第1班,团无炮连第1、2排,师防化侦察第1班第1组,利用夜暗,隐蔽在马嘿东南侧占领进攻出发位置。在80号和59号高地之间越境。沿79号、1214号、78号高地秘密向76号、1072高地穿插,首先攻占77号、76号、1072高地,歼灭该敌。尔后一部兵力在1072高地形成对968高地方向正面,阻敌增援;营主力继续沿48号、49号高地向50号高地和老山主峰发展进攻,配合团主力全歼老山地区之敌。攻占老山后,迅速在48号、76号、1072、44号高地地域组织防御,抗敌反扑,固守阵地。

在40师原定作战方案中,1营的穿插路线是从80号、81号高地之间越境,沿山脚的森林边缘穿插到敌后。但在战前,上级亲自到118团研究进攻作战时,将1营的穿插路线提高了400米,即从山脚提高到了山坡上。理由是山高坡陡,林密隐蔽,可以起到出敌不意的效果。加之,1营在临战模拟训练中,山岳丛林夜间行进的速度,从未突破过200米/小时;含配属分队、军工连,1营穿插分队编制近600余人,军令要求3小时穿插到位,并按战斗部署完成攻占各任务高地,致使1营的穿插作战任务变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18团和1营的干部虽然对新的穿插路线和穿插时间充满疑虑,但还是坚决执行了这一方案。

【1营预定穿插红色任务路线与2、3营攻击方向关系卫星地图(越方一侧,蓝色为越军防守高地,顶部黄色线为国境分界线)】

2营为右翼攻击营。配属步兵第120团第1连,100迫击炮连,团无炮连两个排,师工兵连第4、5班,师喷火排第1、5班,师防化侦察第2班第2组,在1080高地、小响水地域占领进攻出发位置。首先以一部兵力沿19号高地向1153、1071高地秘密穿插,并占领这两个高地形成对外正面,阻敌增援;以一部兵力沿46号高地向50号高地实施攻击;营主力沿21号高地、52号高地向老山主峰实施主要攻击。歼灭老山地区之敌后,在1153、1071、50号、老山主峰、18号高地地域组织防御。

3营为左翼攻击营。配属步兵第122团100迫击炮连,团无炮连第3排、师工兵连第2、3班,师喷火排第4班,师防化侦察第2班第1组,在马嘿北侧展开。在57号、58号高地东侧占领冲击出发位置。营主力沿56号、54号高地向老山主峰实施主要攻击;一部兵力沿57号高地向50号高地、老山主峰攻击,歼灭54号、老山主峰和50号高地之敌。尔后在1214、57号、54号高地地域组织防御。

步兵第120团2营配属团无炮连一个排为团预备队。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7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7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