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战斗太激烈了,敌人不顾重大伤亡,拼命往上冲。到上午10点左右,团营属的迫击炮弹(60、82、100迫)已不多了;军、师炮群的大口径炮弹也见少了。敌人利用我火炮减弱的机会,突破了那拉山口前沿的142高地侧后。团指挥所前面也冲过来一批敌人,情况万分紧急。我见状,忙出去拿了一支冲锋枪和几枚手雷,放在脚下,以防不测。但此时张又侠团长表现出临危不乱的大将风范。他沉着指挥,命令各营连及时投入预备队,增援防御部队,同时集中现有火炮和炮弹用于最危险地区,稳定了战局。

上午11点左右,大批炮弹直接运上炮位。猛烈的炮火把刚取得一点“战果”的敌人都消灭光了,纷纷退了回去。这时张又侠团长适时指挥炮兵转移火力,在敌退路清水河一线进行拦阻射击。接着119团不失时机,投入反击,一举收复142高地。黄昏前,我军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反扑。7.12之战共毙敌4800余人,敌我伤亡之比为100:1,从此越军再也没有对我发动过“像样”的反扑…

老山之战已经过去三十多年,虽然战火硝烟和为国捐躯的烈士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血染的历史。

纵观世界科技和战争的发展,相对于冷兵器和二战以来的战争,人在其中的作用似乎越来越靠后了。但先进的信息化武器发展和“居安思危、忘战必忧”的思想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在现今的中国军队中,必须把这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我们的人民军队立于不败之地!

杨参谋长(左三)记者林儒生(左一)陈洪远(左二)赵明(左四)

我叫赵明,出生在军人家庭,父母都是早年间投身革命的“三八”式老干部,后随二野刘邓大军南下来到云南。我这样讲并不是特意炫耀自己的家庭,而是要说明我之所以坚决要求参战、不惜“以马革�尸还”的决心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

我是1979年底从云南蒙自入伍的,不久就被分配到昆明军区外语翻译训练大队学习越南语。针对当时昆明军区所面临的特殊情况,大队主要是学习东南亚国家语言,如老挝、泰国、缅甸、越南等国语言,即所谓的“小语种”。那时1979年初的对越自卫还击第一阶段作战刚刚结束,越军不思悔改仍在边境“惹事生非”。

云南前线军事斗争形势很紧张,急需越语人才,以加强部队的情报工作(含侦听、捕俘、破译、审俘、宣传、联络等),我参加了越语培训。在学校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越南军队有关政治军事方面的官方语言,和一些与作战侦察情报有关的越语基础知识。我学习是十分努力的,成绩也一直很优秀。

当时我们一边学习,一边到华侨农场实习(越南在1975年统一以后,积极反华排华,将大批华侨驱赶回中国。国家为了安置他们建了多所华侨农场),那里的很多老华侨越语都很娴熟。1983年我毕业后,因成绩突出,被留校任区队长,但当时战争的气氛已经浓了。

1984年春节刚过,突然接到军区情报部的电话,让我马上到宜良(40师部)报到。当时我正在昆明家中吃饭,接到电话,我放下碗筷,马上乘小火车南下(云南有法国人统治越南时期修造的窄轨铁路,故名小火车),到40师政治部报到。领导征求我的意见,是到主攻团(118团,负责攻打老山主峰)还是到助攻团(119团,负责攻打松毛岭,即662.6高地)我毫不迟疑地回答,到118团去!

这样,我的身份就是军区情报部配属到老山主攻团的首席越语翻译。

在40师师部接受完任务之后,我又连夜乘小火车返回昆明,这时天已大亮。到118团驻地(昆明金殿后山),见到了刘永新团长,他问我吃饭没有,我说没吃。他马上就让炊事班给我煮了一碗面条,饭后和团政委及团领导见了面。

在118团,我遇见了14军的军政委荀友明,他和我父亲原来就是老战友。他听说我要去主攻团,就问我说,你父亲知道吗?118团是此次主攻团,任务艰巨,危险性大还是留在军指挥所吧!于是荀政委不由分说又把我拉回干休所。回到干休所家中,我们老爷子就一句话,“上级分你到哪里你就到哪里,不能当‘狗熊’马上返回作战部队!”当晚我就又回到118团。

在这里我要讲几句题外的话。那些年一部热播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大战在即,指导员赵蒙生(高干子弟)的母亲(老干部)打电话到军部要求把赵蒙生调回后方。这样的事,我不敢说没有,但在我们那里绝对没有!军长、师长的孩子,团长的爱人及多位干休所老干部的子女都在一线部队!

大战在即,我当时有一种既兴奋又害怕的感觉!

那几天,我们都做了开战前的准备,剃了光头,学打绑腿。军人服务社(小卖部)里的香烟、罐头都卖光了。我也一样,把口袋里的钱都买了吃的!此一去,生死难料,先吃饱吃好了再说!

当时为了隐蔽开进,我们都是昼伏夜出,白天休息,晚上摩托化行军。军区22、23汽车团负责运我们。第4天我们抵达麻栗坡县城,当晚就到了南温河乡。这是我们118团战前屯兵训练的所在地。各营连排都分住在各个村寨里,都是大山沟,很偏僻。部队一住下,团里马上开始紧张的备战工作。主要分作战和政工两大部分。当时的军委***有指示:“老山作战要多抓俘虏,不能枪毙俘虏,要宽大俘虏。”上级规定抓一个立三等功,二个二等功、三个一等功。我用越文配上汉文印了许多战场喊话的小册子,到各连队驻地去散发,深入到临战训练场地,并教战士们用越语喊话:“缴枪不杀!举起手来!我们宽大、优待俘虏!”等。

1984年4月25日,刘永新团长对我讲:“赵明,你带上几个侦察兵,去把我们团开进路线上村寨的狗都打掉!”于是我带上侦察兵,在各村寨民兵的配合下,用微声冲锋枪把狗都打死了。当时看着怪可惜的,就把狗给煮上吃了。其实在战前我们已经动员当地村民把狗处理掉,可是还有狗,所以我们将它们给“毙了”。

打完狗的第二天,118团正式向进发地开进,我跟随团指挥所行动。团指挥所设在老山半山腰的一处简单构筑的坑道里。

1984年4月28日凌晨,收复老山的战斗正式打响。这次作战在当时是有战略意义的,由中央军委、昆明军区(前指)直接指挥,从上到下都极为重视。在新闻报道、舆论宣传方面也是高规格的。《解放军报》、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记者、摄影师也直接到我们团现场报道摄影,由我负责他们的行动,团里又专门配备了一个班的战士,负责我们的安全。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7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7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