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后,我当时在省军区当副司令管外事,有一次越军派了一个代表团来,我让人在河口方向接他们,然后陪他们到开远、个旧、昆明转了转。当时越南还很穷,他们看到昆明商店里有卖的确凉衬衫的,而当时我们国内已经很少有人穿“的确凉”了,可他们却很喜欢,我就让人给他们每人买了一件,他们都千恩万谢的。

这个武立是个中国通,上世五十年代中期曾在南京高等军事学院学习过。他和我们昆明军区前指的黄德懋将军是同学,对我军的战略战术可以讲是烂熟于心。越军非法入侵老山地区的五年多的时间,他苦心经营,把老山地区建成一个综合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带特点、现代化防御工事和火力配合,由王牌军驻守的强大战略支撑点。这家伙曾经在作战会议上吹牛:“如果中国军队攻上老山,我这个司令不当了!”但他作梦也没有想到,我只用了三天就把他那支曾经战胜过美军的王牌部队和永固工事打了个稀巴烂,收复了老山和松毛岭高地和那拉地区。

刚才我已经讲了,我军攻占老山、松毛岭等地后,越军先后组织了数十次的进攻,但都被我军击退了。大概越军高层和武立觉着这种“零打碎敲”的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想来个一战定输赢。拼血本孤注一掷制定“mb-84北方战役计划”又叫“北光行动”的作战计划(北光是越北的一个地名)。

我为什么说他们是孤注一掷呢?首先看他们投入作战的兵力:此次“北光行动”越军参战兵力有4万多,有一些部队都是从侵柬兵力一线部队中调回的精锐之师,因而对我军形成1.67:1的兵力优势。大口径火炮为1:1.1(我方略占优势)、炮弹近10万发,这几乎是其国内大口径炮弹战略储备的一半了。

对于这计划武立还是信心满满的,在5月25日的作战会议上他说:“各位,我们的作战计划是两侧牵制中间突破…我这个司令还是要当的!”

我们的部队也不是“吃干饭”的,通过各种侦察手段,已经明确获得敌军的动向,备战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当时我的师指挥所在曼棍洞。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喀斯特地形大溶洞很坚固,能容下几千人,离前线又不太远,而敌人的远射程火炮又不容易打得着。

其实这个选址也费了一番功夫。开始军领导让我们师指在干田村,认为这里靠前线通公路,而且要把军师两级指挥所都安这里,对此我坚决不同意。我三次提出军师指挥所设在干田村太暴露,八里河东山和1019高地上的敌人随时可以监视威胁这里,军首长还是不同意。我没有办法,只好向军区反映,直到4月26日夜间部队都已向进攻地域开进了,军区谢振华政委来到军区前指召集军首长开会时才命令把军师指挥所改到曼棍洞,并说:没有什么价钱可讲,非搬不可,不能因为打这么一个仗就把我的军、师指挥所打掉!我知道后非常高兴。于是连夜快速行动,6小时就把指挥所搬迁部署完毕。结果5月19日,越军用重炮对干田村来了个炮火覆盖,全村一间囫囵房子也没剩下,如果不搬,指挥所的损失是可想而知的。

解决了问题,我们师领导班子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备战工作中了。

从各种渠道得来的情报表明,敌人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日期已经迫在眉睫了。7月10日,军区前指又在磨山召开紧急会议,张铚秀司令员和军区的主要领导都出席了。马上可能就要开仗了,得先行一步,前指的会还没完,我就让师作战科长把师所属部队军政主官先叫到师指挥所等候。他们刚到不久,我和陈政委就从磨山赶回了师部。在会上我传达前指的会议精神和敌情通报及我军最新的军事布署。为了对付越军的进攻,在船头地区(八里河东山、老山、松毛岭、那拉口子等都在船头地区内)。我军除了继续保持强大的炮火优势外,总兵力也达到3万人以上。我们师的任务是负责泸江以西地区的防御作战(即老山、松毛岭高地和那拉口子地区)。

这次作战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如果把八里河东山和老山作为船头地区的两扇大门的话,那么松毛岭、那拉山口就是这两扇大门上的门坎,没有门坎大门就关不上!越军肯定要在这里和我们死拼,对此必需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而这一带的形地不如老山,不是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而是易攻不易守。根据各种情报汇总,敌人极有可能在这几天发动进攻。

今天是10号,部队必须在11号凌晨前作好一切战斗准备。从明天起,白天三分之一、晚上二分之一的战斗人员进入前沿阵地,其他人在掩体内休息。武立不是准备打三天收复失地吗?我们准备和他血战五天。具体兵力使用:119团打两天,撤下休整,由118团接替,118团已在曼纹待命;118团打3天,休整后,119团再把三个营并为两个营再上(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马上为119团补充未经训练的新兵)。师里决定把直属队的驾驶员和其他后勤人员编为三个连,已在平寨展开军训,作为预备队。我们要坚决打好这一仗,不惜战到最后一个人,也不能让越军得逞。

刘老在复述他在1984年7月10日下午曼棍洞40师作战会议上的一段讲话时,居然用上了“战到最后一个人”这样的“豪言”,实在令记者吃惊。但仔细一想你会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形势的确非常紧急;第二,越军的战斗力绝不可小觑!刘老喝了口茶继续讲着。

这次打敌反扑的作战,一定要充分发挥我们的炮兵优势,以火炮歼敌为主。除了阵地现有的炮弹储备,后勤再抽调200台汽车抢运炮弹。每门迫击炮至少要准备3根撞针,一根弯了换上再打!122毫米榴弹炮计划每门炮打7吨炮弹(54式122毫米榴弹炮炮弹全重,包括弹丸、发射药筒重约30千克,7吨约有240发炮弹),66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打8吨(约合130发炮弹),59式130加农炮打9吨(约合200发)。在短时间内打出这么多炮弹,要超过教程的两倍还多,炮管会打红了。我讲了打红也得打(后来炮战最激烈时,炮管上的烤漆都迸落了,炮管打得通红,战士们抽烟往炮管上一按就着了)。如果按教程打,这个仗就没法打了。

战后有人说我不按规矩“出牌”,我说什么叫规矩?规矩是人定的,是实战中打出来的。我们师老山地区防御作战战例后被选入解放军国防大学和美国西点军校的教材,炮兵作战使用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这不就成规矩了吗?当然这是后话。在那次会议的最后我强调指出:炮兵不打掉三分之二以上的敌人,不算完成任务!战后统计,敌人伤亡的百分之八十都是我们火炮打的。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7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7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