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越军自丢失被占领的老山地区诸要点后,日夜不停地对我各阵地进行炮击和规模不等的轮番攻击。至当年六月十日前,先后对我前沿和后方阵地发射了近万发炮弹,并发动了从班、排、连到营等不同规模的偷袭和进攻,均被我一一粉碎。但越军仍不善罢甘休,6月11日,组织一个团的兵力,企图在中区撕开口子,仍未能得逞。

6月19日,越北二军区又以两个步兵团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我松毛岭防御方向发动大规模攻击,企图从我老山防御线的东线打开口子,尔后沿松毛岭国境线向老山主峰发起进攻。最终,在我军的顽强抗击下,越军的进攻又遭到惨败。

国境骑线上的攻防战,双方都受特殊战场环境的限制。作为我方来讲,不能越境过深,作为越军来讲,也不具备越境作战能力。在此情况下,双方若没有强大的炮兵、军事实力和后勤作保障,要想在骑线攻防战斗中取胜是不可能的。我军在骑线一侧建立的军事缓冲区主要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通俗的讲,就是不能让对方堵在家门口打仗。军事缓冲仅是权益之策,是特殊背景下的军事斗争需要,而不是为了长期占领,军委当时对部队的作战要求也是收复失地后,作好长期坚守的准备,但不要求主动前出,所以军事缓冲区大都在国境线的反斜面或有争议的地段。

越军尚能审时度势,而不是用武力的方式贴身与我反复争夺,并不停地进行炮击、偷袭和反复争夺,与我打阵地消耗战,也不会出现后来更大的惨败,葬送其成千上万无辜儿女的生命,同时也造成我军人员的伤亡。此举也迫使我军高层不得不做出部队轮战的决策,一则保持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好长期坚守的准备,二则借用实战锻炼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这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当然不是本文要探讨的。

也许是出于国内的政治压力和民族自尊心的驱使,越军在屡战屡败的情况下,仍不甘心,又在原苏联军事顾问的周密策划下,越南国防部、越北二军区连续几天召开秘密会议,拟定了“84-mb-北光”计划。此次作战会议是在越南一个叫‘北光村’召开的,故为“北光计划”。据说,越军二军区司令武力曾立下军令状:不拿下老山甘愿弃官丢职。当然,这个作战计划的详情,也是后来我军综合各方情报,并从被俘的越军军官口中得到验证的。

所谓“北光计划”就是:越军从河内、老街、高平、凉山等地,从其的精锐之师—316a师、356师、1师、炮三师、炮18旅、特工团、坦克团、工兵团等单位调集了8个团—计一万八千余人的兵力,再加上二军区的地方武装共四万多人,经过周密的准备和实兵协同演练后,拟定于1984年7月12日向我老山地区发起大规模全线进攻,企图一举夺回老山,以挽回战场上的败局。

从1984年7月1日起,越军所有的无线电台停止使用;越军前沿部队停止向我军进行的任何挑衅行动;越军炮兵也不再向我防御阵地和纵深发射炮弹。交战的双方都处于按兵不动的对峙状态,整个老山战场一时呈现出了出奇的平静。尽管越军对其作战计划高度保密,但我军各情报部门对越军的兵力调动情况早已查察。战场上的异常动向,已引起我军各级指挥机关的高度重视。

面对这种极不正常的兵力调动,以及战场上的异常情况,我军各级指挥机关反复召开会议,研究、分析越军可能的企图。尽管当时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情报作为依据,但大战、恶战在即已在各级指挥员和一线防御部队中形成共识。

因此,前线指挥部发出通知,要求各部队应抓住当前难得的平静时机,加固和构筑防御工事、设置各种障碍、大量存放各种弹药。在东、中、西三个区域分别进行了火力和兵力调整,防御的重点放在中区,即那拉和662、6区域。同时,命令各兵种部队,特别是工兵、炮兵、通信兵,在5天以内必须完成大战、恶战所需的的各种保障。

在此后几天,我军工兵部队用火箭布雷车向我防御阵地前沿抛射了30多万颗大小地雷,形成了东西长7公里、纵深宽500米的地雷区。

我炮兵部队积极与地方有关部门联系,征用地方车辆近800台,昼夜不停地从内地弹药库将大量的炮弹运到每个炮阵地。按照有关规定:每门炮的弹药基数一般都在0.75左右,最大量不得超过1.5个基数。而此次准备,我军每门炮的弹药都达到了3个基数以上。同时,使用了先进的炮兵雷达监测系统,只要越军的大口径炮弹一发射,通过计算机就能很快判断出越军的炮兵阵地所在区域和火炮的类别,这对于摧毁越军的炮兵阵地将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

我通信兵配发了专程从北京空运来的先进的单边带电台和同步调频双边带电台,以保障主要防御方向的通信联络畅通无阻。陆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也于七月十日前接到军委下达的作战命令。部队停止正常训练,从事生产活动的连队火速撤回营区,所有出差、探亲、休假人员电令归队。部队经过两天平转战的动员准备后,乘坐云南省支援前线指挥部紧急调来的数百辆地方东风车,加上军事运输车辆,七天之内从滇西方向快速开进战区,随时做好随时从老山方向加入战斗的准备。

一切都按照前线指挥部的布置,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老山战区已重兵云集,我军张网已待,单等一声令下,将置敌于死无葬身之地。

十天之后,1984年7月11日晚23时50分,在我电子侦听部队严密监听之下的越北二军区前指电台发出一个无线电信号。经计算机破译,其内容是:“各部速报准备情况”。得知这一情报后,我军指挥机关马上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认定越军很可能在7月12日凌晨开始实施其作战计划。12日凌晨零时30分,越军各部队先后以无线电条码信号的形式报告其上级:“准备完毕”。这就更清楚地证实了我军准确的判断。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7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7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