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时48分,尖刀班摸入敌第1道堑壕,17时50分,1排控制了整个高地,并向负2、3号高地搜索前进,分队在向负3号高地前进中,6名战士触雷负伤,指挥员立即组织抢救伤员,调整力量,以火力压制负3号高地之敌,掩护分队攻击,分队占领负3号高地后,在搜索中缴获枪榴弹12枚,手榴弹70余枚,还有一部分文件、书信、教材、密语等。29日18时30分,12连又奉命占领13高地,该连经调整部署,冒着敌人炮火连夜开辟通路,尔后向敌阵地摸进,于30日凌晨6时,占领了13号高地。保障了老山主攻部队右翼安全)。
主攻部队于1984年4月25日开始行动,经历如下:
一是多梯队夜间展开,隐蔽占领夜间出发阵地。4月25至27日,在炮兵分队掩护下,4个步兵团、3个炮兵群和高炮群,分3个梯队从麻栗坡集结地域出发,秘密向待机地域开进,炮兵群全部完成射击准备,担任攻击的第一梯队在待机地域休整后,于27日17时开始秘密接敌。一一八团在马黑、80号高地地区占领进攻出发阵阵;一一九团在83号高地和里头寨南侧地区占领进攻出发阵阵;一二0团一连在17号高地地区占领进攻出发阵阵;一二二团到达指定位置;边防十五团七连秘密占领1019高地;诸预备队进入配置地区;师、团指挥所亦开设完毕。
二是多路秘密接敌,占领冲击出发阵地。28日2时30分,攻击、穿插分队向预定目标运动。一一八团一营先头穿插至78号高地南侧;二营在20号、45号高地一线展开;三营进至59号和82号高地南侧地区。一一九团二营穿插至474高地时被越军发觉,随即强行穿插;三、六连分别在104号、102号高地展开;一营在127、128号高地展开。
三是突然发起进攻,强占老山和662、6高地。28日5时56分炮火准备,6时30分发起攻击。一一八团一营加快穿插速度,向76号、1072高地发起攻击,遭火力压制。二营攻占21、45号高地,在46号高地北侧遭火力压制。三营攻占56、57号高地,向54、50号高地进攻.一二0团一连穿插至1153和071高地,形成对内对外正面。
一一九团六连在炮火准备中攻占了103号高地,发起冲击9分钟即占领662,6高地。其它连队相继攻占了124、123、634、119号高地。至7时15分,基本攻占越军一二二团一营表面阵地。攻占662。6高地后,各分队密切协同,展开多路攻击,分割围歼守敌。
四是分割围歼守敌,攻占老山主峰。一一八团五连向老山主峰攻击,遭越军炮火反击,几经反复,立足困难。9时10分,该连与四连并肩突击,仍未奏效。10时15分,四、五、七连和六、九连共同围攻老山主峰和59号高地。与此同时,八连攻占54号高地,一连攻占76号高地,三连攻占77号高地。
一一九团在巩固即得阵地的同时,先后又攻占116、114、138号高地。边防十五团秘密占领1426高地,并以一个排前至13号高地,控制了该地区。28日除1072高地外,全部攻占预定目标。
五是乘胜扩大战果,攻歼那拉之敌。29日,部队主力转入防御,一部兵力积极准备攻占1072高地和那拉。10时15分,对那拉、146高地进行炮火急袭,16时45分,一二二团八连在七连配合下,攻占146高地。随后,九连和一一九团三营相继投入战斗,20时前,先后攻占那拉地区大部高地。老山方向,第一二0团四连于13时55分占领1072高地。
30日拂晓,一一九团组织部队继续在那拉地区发展进攻,于12时15分攻占168、156、167、149、150号高地。至此,全部攻占那拉以南高地和以北地区,全歼越军一二二团一营和三营一部。
六是巩固即得阵地,抗击反扑袭扰。5月1日17时后,根据主攻部队伤亡情况,指挥部迅速调整防御部署,一二0团分别以1个步兵营另1个连在老山和662。6高地、那拉地区组织防御,于5月3日完成防御部署。其余分队配置在里头寨、662.6高地和60号高地附近,担任团预备队。
一一八团、一一九团分别以一个步兵营另一个步兵连在老山和662.6高地、那拉地区组织防御,于5月3日完成部署。其余分队配置在里头寨、662.6高地和662.6号高地附近附近地区,担任团预备队。
一一八团、一二二团为师预备队,分别配置在马黑、响水、小坪寨地区和那谢、铜塔、曼文地区。
5月2日上午,越军趁我刚转入防御之际,出动五辆坦克配合步兵反扑,被一一九团、师炮团击退。毙33名,击毁坦克3辆。4日至14日,越军4次偷袭1019高地,均被边防十五团击退。8日,越军向高地实施反扑,一二0团三营连继击退其8次冲锋,毙敌40余名。
5月15日6时15分,一二二团向八里河东山发起攻击,经62分钟战斗,收复了八里河东山诸要点,至此,老山地区进攻战斗结束。与此同时,者阴山也于四月三十日被十一军三十一师的部队收复。
两山收复后,我军开始全线转入防御。而在老山方向,一场更大、更残酷的战斗考验着浴血奋战的前线将士…
老山之战,按照拟定的决心意图,达到预期目的,我军在老山方向的东、中、西三个作战区域完全控制了战区主动权。
为确保收复的领土得而复失,我军在各主要作战地区的阵地前沿,建立起了三至五公里的军事缓冲区,以阻敌于国门之外。在军事缓冲地带,我军一边抗敌疯狂的反扑,一边利用越军遗留下的残缺工事,昼夜不停地加紧抢修、改造工事,作好与敌长期斗争的准备。我工程兵保障部队也开始在战区快速修建急造公路,以保障各种作战物资及兵员及时前运后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