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首战是1984年4月28日由14军进行的收复老山战斗。因为杨子谦将军的回忆录是从1979年开始的,所以先了,接着又转发了32师刘师长的回忆录,32师是接防14军的阵地,在叙述时间上形成了超越。
1979年2月17日的对越反击战以后的几年中,广西方向先后进行了法卡山战斗,靠茅山炮战,云南方向先后进行了扣林山、者阴山、老山战斗,这些战斗尤以老山收复及后来的轮战最为激烈,中越双方在老山战区拉开架势,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攻防战。!
对于老山收复及后来老山轮战的前因后果、战斗进程、参战部队等等情况在下面的总结文章中会有个概略的了解。
《1980年代两山作战的若干问题分析》(作者不详)
两山作战,狭义上是指从1984年开始,中国军队对越军控制的云南边境老山、者阴山地区众多山头制高点实施的集中拔点作战,以及其后的坚守防御作战。为坚决打击越军的持续反扑,长期牵制越南,并达到练兵的目的,中国各大军区部队又奉命轮番开赴两山地区参加作战,战火一直延续到了1990年,因而这一阶段的作战也被称为“两山轮战”。
从广义上说,两山作战是继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后,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中越两国军队长期围绕着两山地区进行的牵制与反牵制的低烈度边境冲突,同时又是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影响小到东南亚地区局势,大到冷战两大阵营的力量消长,近则制敌摄威,远则折冲樽俎,关系到了所牵涉各国在其后十几年间的国运兴衰,因之具有了比表面看上去更为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两山作战耗时持久,参战部队众多,战场环境恶劣,作战过程错综复杂,头绪纷繁,对其逐一梳理颇为不易。值此两山作战30周年之际,笔者下面仅就这场战争中的一些典型性问题试着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两山作战的历史背景
1984年4月突然发起的两山作战,其运筹至少要始于一、二年之前,是与这一时期特定的国际国内局势紧密相关的。
首先,中国与越南之间的矛盾冲突和中国的国家需要成为主要原因。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中国军队全部撤回了国境内,但却没有占领中越边境地区的重要骑线制高点实施守备。越南军队则紧跟北上重新布防,并先后从柬埔寨将大量精锐部队调回到中越边境,出动兵力秘密占领了国境线上的一些重要骑线点,继续向中国境内打枪打炮进行挑衅,又恢复了1979年战前的边境持续紧张状态。
越南当局这样做,秉承的是越共四届四中全会上制定的侵柬反华战略,依仗苏联为靠山,以中国为重要敌人,坚持与中国兵戎相见的敌对政策。
因为在1979年的战争中吃了亏,越南当局时怀报复心理,但其军力不足以向中国实施大规模反击,便以占据中越边境重要骑线点武力挑衅的方式纠缠中国,伺机再行进一步的报复。同时,越南加剧中越边境的紧张局势,也是为了紧密捆绑与苏联的关系,配合苏联在国际舆论和实际行动中攻击中国,从而谋得苏联在经济和军事上对越南的大力援助。
对于中国来说,早在1980年,***就提出了全国人民在1980年代的三大任务: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其核心任务是进行现代化建设,同时在冷战的大形势下坚持反对霸权主义,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
因此,当越南继续紧跟苏联挑衅中国,搞地区霸权主义,制造边境流血事件,已经影响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局时,不对其进行反击,就难以保障边境的和平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何时在边境进行军事反击,则取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历史走进1984年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很快,进入了建国30年多年来的最好发展时期。当时在**党内军内已有了一定共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军队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编制体制调整,改善武器装备,以加速国防现代化。
然而,以中国军队当时400多万人的庞大规模,机构臃肿,负担沉重,仅在人头费上就耗去了大量军事预算,用在武器装备研制和更新上的钱就非常有限了。在国民经济还不是很富裕的条件下,军队要发展,就只能走精兵之路,通过裁军消肿来节省开支用于发展现代化装备。众所周知,军队的情况非常复杂,新老利益盘根错节,推动改革的难度相当大。
这个时候,除了要革新军队内部的陈旧观念之外,让军队神经紧张起来,培养军队令行禁止的服从天职,则成为了推动军事改革的必要前奏。在这种大背景下,越南配合苏联对中国进行边境挑衅,则正好送上门来,主动充当了中国推动军事改革的祭旗礼。
对越南进行反击,打一仗,可以振奋军队的士气,检验军队的现时战斗力,有助于调动军队的各个部门,有助于暴露军队内部的诸多问题,有助于军队建设要围绕实战要求来进行,从而为推动军事改革创造了必要环境和相对减少了阻力。
由此可见,中国发起两山作战,是在中越矛盾冲突与中国国家需要之间选择了一个节点,使两者紧密交织在一起,达到一定效果,为中国的整体国家利益服务。就在两山作战发起后的当年年底,***提出了“世界大战十几年内打不起来”的著名论断,为推动军事改革首先在观念上扫清了障碍。
到了1985年,***下了决心,又公开宣布人民解放军要裁减员额100万,军队要忍耐,要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终于拉开了中国军事改革的战略大幕。
其次,是与东南亚局势密切相关。越南自1979年1月占领了柬埔寨的重要城镇及广大地区后,为了将柬埔寨吞下去,除了频繁调动军队对民柬政权的残余抵抗力量进行清剿和扫荡外,又从国内抽调大批干部和骨干,协助韩桑林伪政权建立各级地方政权和组建武装力量,并加紧向柬埔寨境内移民,企图尽快将柬埔寨殖民地化。
越南入侵柬埔寨,在客观上解除了柬埔寨人民继续受到民柬政权的摧残屠杀,但其主观上仍然是要吃掉柬埔寨,从而建立其梦寐以求的印度支那联邦。这一点,不仅红色高棉领导人看得很清楚,柬埔寨前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前柬埔誄hong王国首相宋双等人同样看得很清楚。
除了越南扶植的韩桑林伪政权外,柬埔寨各方都明白,不存在与越南和解的可能,只有坚决打下去,柬埔寨国家才不至于沦亡。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不断斡旋下,为了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柬埔寨各方抵抗力量终于联合到了一起。
1982年6月22日,柬埔寨爱国、民主、民族大团结阵线领导人乔森潘,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宋双,争取柬埔寨独立、中立、和平与合作民族团结阵线领导人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等柬埔寨三方抵抗力量,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了《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成立宣言》,其武装力量包括红色高棉的民柬国民军、西哈努克亲王领导的民族主义军和宋双领导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军,决心共同进行抗越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