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1月28日,我师歼灭968高地之越军后,越军不甘心失败,白天对我前沿阵地进行炮击,晚上派特工偷袭,这给我师在友军接防前,创造了继续扩大战果的好时机。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一线连队沉着应战,让来犯之敌有来无回。12月7日凌晨,有一个排的越军偷袭我七连坚守的146高地,被我歼灭一部,另一部被我火力压制,龟缩在一个岩洞里。
96团团长徐光辉来电请示,问能否出击歼敌,我对他说:“这是什么时候了还请示报告,赶快出击歼敌,最好再抓一个活的回来。”
【对付喜欢钻山洞的越军,我军通常的办法是扔几颗手榴弹进去,再一通扫射,优点是速战速决,缺点是很难抓到活口】
我出击部队包围了岩洞,战士向洞里喊话“诺松空叶、宽红杜宾”(越语“缴枪不杀”)。在喊话无效的情况下,为了速战速决,扔进去几颗手榴弹,爆炸声响过,用冲锋枪向洞里射击,战士冲进洞里一看,没有一个是活的,14具尸体躺在洞里,我方无一伤亡。这是我师老山防御作战4个多月的最后一个杰作。
老山防御作战,我师共毙伤敌1558名,其中毙敌1058,击毁越军火炮84门,汽车38辆,我师伤亡421人,其中牺牲73人,以小的代价取得了较大的胜利。更加珍贵的是,我师在4个多月的防御作战中,培养了干部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老山精神。
接防我们的是南京军区第1军。早在我师接防不久(大概是8月12日),1军就到文山地区集结完毕。因为他们是外区部队,对亚热带气候不适应,对在山岳丛林地作战,对地形都不熟悉,所以在集结地域大搞适应性训练,军、师、团各级首长经常到我防区看地形,了解情况,为接防做准备。我师捷报频传,他们心里着实发痒。在集结地域训练了几个月,还不能到老山接防,干部战士很着急,军里也向上级请求早日接防,终于这一天到来了。
12月4日,我师开始向1军师交接,一切仍在夜间悄悄进行。师指挥所迎来了第一批贵客,就是1师师长郭培巩一行。
他们初到时,主要是见学,熟悉情况,作战指挥权仍由我师负责。几天过去后,郭师长亲眼目睹我师榴弹炮营打得很好,他向我建议暂把该营留下,待他的炮兵适应几天后,再把该营换下。
我对他说:“换班是军委的命令,此事我做不了主,我要请示后再答复你。”我就叫司令部请示军,想不到军立即答复“同意”。
12月11日,我师和1师交接完毕,1师郭师长把我们一行送出师指挥所,当日上午就返回到师集结地域西畴县城。
我们这些“猫耳洞人”,这时看西畴县城,显得非常繁华,电影院、录像厅、百货商场,大大小小的饭馆比比皆是,真有换了人间之感。
我师集结在西畴的任务有两项:一是休整搞好战评(搞作战总结),二是搞临战训练,准备歼灭苗皇帝山之敌。
在战评中,因为上级给我师评功比例太低,只占全师人员的6%,而友军的立功比例远远高于我师,但师的领导班子经研究:一是向上反映情况,争取立功指标;二是顾全大局,做好各级的思想工作。
师刘先诚政委和政治部的同志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才逐渐平息了不满情绪。我心里想,等我师打下苗皇帝山后再说,看上边还给什么样的立功比例。
12月13日,昆明军区张铚秀司令员、参谋长张景华等军区领导,来西畴看望我师部队,我师指战员备受鼓舞。张司令员在西畴农业银行的会议室里,接见了我师领导和师机关的部分同志。
张司令对我师在老山防御作战情况进行了表扬,他讲:
“32师在非常仓促的情况下,奉军委命令,紧急调至老山进行防御作战,未丢失一个阵地,未丢失一人一枪,歼敌一千多,战果不小,圆满完成了老山防御作战任务,实现了军委提出的‘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要求。”
“你们对阵地建设很重视,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增强了防御的弹性,为接防部队创造了好的条件。在4个多月的防御作战中,部队经受了实战锻炼,经受了考验。下一步,你师在战评后要进入紧张的临战训练。歼灭苗皇帝山之敌的任务,仍由你师来完成。希望你们要打好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