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1984年8月初,我师接防老山后,本师与配属我师指挥的部队,总兵力达到一万四千多人,师属以上大口径火炮100多门,团营属火炮112门(不包括连队的60炮),还有防空导弹连、坦克连、反坦克导弹连等。

这么多的兵力兵器如何配置、运用,是指挥员指挥作战要考虑的大课题,因为这是作战的核心,因为这关系到作战的成效。

我师接防时间仓促,完全照搬友军的部署,是否合理我心中没底。过去在军事学院学习师防御课,学的是军事理论,是在图上作业,是在地图上排兵布阵,是纸上谈兵。作业完成得好,教员就多给你两分,关系不大。现在交给我的是实兵、实炮、实敌,是刀光剑影、炮火连天,是你死我活地较量,是关系到国威军威,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丝毫的疏漏,必须走出指挥所,看地形、查实情,根据作战需要,调整好我师的防御部署。

在师指挥所忙忙碌碌十来天,各项打敌反扑工作基本得以落实,我就带作训科长陈代明到师的主要防御方向那拉口子,一是看望一线阵地的干部战士,二是检查防御工事构建情况,三是到现场看地形。

临行前,我让警卫员到后勤服务社自费买了10条香烟带到一线阵地,让干部战士们尝尝,就当是见面礼吧!

因为在这个方向,我师阵地地势较低,而越军阵地较高,均在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且两军阵地距离较近,要去阵地,必须要经过敌人的炮火封锁线,我们只能利用夜间上阵地。

为防路上遭到不测,师警卫连派了一个警卫班与我们同行。这个方向,由96团二营坚守7个高地,我今夜上阵地,通报给了各连,所以每到一个连都有人接送,很顺利地到了阵地。

因为四连的防御阵地最靠前,所以我首先到了四连。连指挥所是越军留下的一个短洞,经过四连抢修,成了上下两层。这是一般的小炮炮弹炸不坏的,相对比较安全。在这里,听了连长和指导员的简要汇报,我就顺着战壕走了一段。

此时,干部战士都趴在战壕上,两眼目视前方。我钻进一个猫耳洞,用手一摸战士的被子、垫子,都潮乎乎的。我在里面蹲了一会,就觉得呼吸有些困难。

老山地区的猫耳洞,历经30多年风雨,至今完好

我问四连连长:“白天情况怎么样?”

他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吃不好,也睡不着。到了晚上,还有‘不速之客’经常来阵地骚扰。我们刚上阵地时很少发现老鼠,因为战士们的剩饭剩菜无法处理,都向战壕前边扔,吃不了的罐头,连桶一块扔。

时间一长就把老鼠引来觅食,老鼠越聚越多,又把蛇引来了。原来这是一条生物链儿!它们不仅白天出来活动,在猫耳洞里,还把成士的背包带咬成几段,把战士的日记、家书咬碎。特别是在晚上出来觅食,把战壕前边的空罐头弄得直响,战士们起初误认为是敌人已摸到战壕前,就开枪射击,弄得一线部队整夜不得安宁。后来才发现是老鼠搞的鬼。在这样的环境里要生活要战斗,只能是硬挺。”

我认为他说了大实话,白天这里气温高达40度,猫耳洞里热得如同一个大蒸笼,遇到雨天里面都是泥浆。白天,猫耳洞里的干部战士热得睡不着觉,饭菜是装在橡胶袋从后方送到阵地上,打开后都馊了无法吃下去,只能吃压缩饼干和各种蔬菜罐头来充饥。“硬挺”两个字用得太准确了。

我对连长说:“我要去142高地看看战士。”他说:“师里来电话通知了,你绝对不能上142高地。”

我知道,该高地是我师防御最突出的一个阵地,距敌人的阵地只有几十米,敌人经常向该高地炮击和偷袭,上这个阵地危险大,我只能尊重他们的意见。

我又去五连、六连,到六连看完阵地后,已是第二天凌晨三点钟。我就在六连的指挥所里休息了两个多小时,利用晨雾作掩护,回到了师指挥所。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7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7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