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入夜,我32师与南京军区1军1师在老山阵地的换防临近尾声。
待送走我师最后一批机关人员、车队后,就只有刘师长和我以及作训科长陈代明、侦察科长陈才贵继续留下,准备与1师“移交战场指挥权”。在1师刘广平副师长陪同下,我们共同在作战室案桌旁掌握处理着“换班”情况,指挥着炮击、反炮击等。
再看指挥所洞内,灯光下满目是忙碌着搬物、安家的新面孔,一时觉着这个熟悉的“家”怎么变陌生起来,心里难免生起几分若有所失的惆怅!近零时,1师的郭培巩师长和刘同刚参谋长等领导进入指挥所。随着96团、94团两位团长与1师接防团长先后报告:最后一批部队已顺利移交阵地安全撤离,战场指挥权也移交完毕,请示撤离。
师长答复:准予离开战场,组织部队向集结地域开进,接防团长履行各自防御作战地域指挥权。二梯队团及炮兵群等均逐次报告也顺利换防和移交阵地完毕。1时后,我师最后批次部队均安全撤离阵地,向各集结休整地域开进。
刚见面的两位师长谈兴正浓,我面对大幅“挂图”向1师刘参谋长介绍着战场情况,至凌晨3时许已进入那拉方向168号阵地的1团4连报告:有名战士“失踪”了?闻言我心中一紧,那不正是近日“闹得凶”的前沿热点阵地吗,怎么会有战士刚上去就在那里失踪了呢?不会是跟着我们撤下来的7连走到其它阵地去了吧?
让在途经阵地上先找。刚上阵地就出现战士失踪?引起双方指挥员不安。4时过,接到“人已找到”的报告,称上阵地后遇到敌方炮击和打来枪榴弹,该战士藏于猫耳洞内才致一时找不见。虚惊过后,双方领导相互嘱咐着才抓紧时间躺一会。
天刚明,师长同我及两个科长去洞外走走,郭师长也紧随出来陪同,漫步洞外均已“旧地换新人”的营地有了些陌生?郭师长迎着他属下们的军礼为我们介绍着,这才真实感觉到咱们已经不是这里的主人了。他们装备的车辆怎么都比我们的又新又好呢?牵引车全是“东风牌”,还首次见到听说将要装备部队的“野战炊事车”!经看操作,感觉新鲜也还实用、便捷。
郭师长说“炊事车”不仅做饭、炒菜快捷方便,而且做糕点、面包、馒头等都行,还不需要多少技巧,炊事员调和好面粉与配料,操作车上固有的设备按钮,到时间多花样的糕点和面食就出来了。
我等大开眼界的同时内心也期盼着,咱们什么时候能够配备到这样的炊事车哟?同是野战军“甲种”师,怎么他们的装备就要在先、就要好呢?“自我理解”人家是内地部队,或因“未来作战的区域与任务不同”,所以装备就要先、也要好些!
回指挥所,也临近上级规定“战场指挥权交接”时间了。双方领导坐定,由我同1师刘参谋长分别向各自军指挥所的首长报告“时至目前已顺利完成老山防御换班计划部署,阵地移交完整”。随后军明确“从此时起老山防御作战指挥权归1军1师”…尔后双方师长、参谋长共同签署换班公文,互换“备忘文本”。
随后座谈中均认为:双方对密切协同,对执行战场换班计划达到了安全、隐秘的交接目的等,予以充分肯定!对阵地移交的弹药、武器、装具和储存的食物等也账物相符,交接清楚,管理良好表示满意。
郭师长、刘副师长谈及我师“绝不让友邻官兵出现伤亡”的决定十分感激!长达20多个昼夜的“跟班见学”和战斗中,他们数百名战斗骨干没出现过伤亡,对我师官兵付出的牺牲精神再三表示感谢!
【1984年12月10日,32师和1师移交老山指挥权后,32师师长刘玉尊(中)、1师师长郭培巩(右)在曼棍洞指挥所前合影留念。洞顶上,刘师长在捕俘战斗后题写的“奇洞藏威”四字耀眼醒目】
刘师长讲:在战场和特殊环境中同友邻战友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是咱们军队的光荣传统。我们师与1师老大哥部队能在老山主要战场上相遇、相识又相互战场交接,这实属机缘难得!还因一再推迟换班才使两师官兵在战场上有了更深层的接触和了解,增进了情感、密切了关系,建立的战斗友谊值得铭记!
交谈近尾,见旁边部分餐食已经上桌。郭师长提议:你们还要赶去“落水洞军指挥所”,没时间专门为老大哥备酒送行,所以只好将早点与午餐弄在一起了,现在咱们将“座谈会”转移到饭桌上去边吃边谈,也算是借机为刘师长和杨参谋长饯行!如何?刘师长也爽快地应道:郭师长盛情难却!那咱们就“客听主安排了”。
9时过,不能再耽误了,在主人陪送下我们依依惜别已经战斗生活了数月的“曼棍洞师指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