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我32师侦察连成功活捉1名越军少尉。战后,捕俘组排长孙万余和李方正、贾天权、田茂斌三位班长给我介绍了捕俘的详细情况:
他们4人小组潜伏在背离越军“弹药储藏洞穴”最前端的位置,距敌构筑工事区域也就四五十米,但看不到越军挖掘地的现场,后面曾庆国等人和坡上的指挥与火力掩护组,通过林中空隙能不同程度观察到越军的构工场面。当有敌人脱离构工处向他们走过来时、曾庆国发出了约定信号,但不知道要过来多少人。
静静等待中,逐渐听到有脚步声走近,然后才看见俩名越军冒头现身,前后相距5、6米搜索着过来。孙万余紧盯着先头越军走过最前端灌木丛中的贾天全,走近李方正附近时便令实施抓捕!
李方正突然跃起,拦腰抱住敌人将其扑倒,孙万余跃起却被敌倒地瞬间绊倒,李不顾敌铁锹击打奋力与之搏斗,孙也急速翻身上前协力制服该敌。
此时后敌见前敌突然被人扑倒,惊慌中正欲抬枪射击,被贾天全先敌开火、将其击毙!枪声惊动外面构工之敌,很快端枪射击着、向伏击区扑来,被曾庆国等捕俘组其余火力阻截击杀,居高处的白万明也指挥各火力单位开火。
突然猛烈的火力将趋前与暴露之敌射杀,同时也完全将企图赶来救援之敌阻截在伏击区域以外。贾天全毙敌后见我方火力对敌已形成拦截,也急速前来同李、孙、田四人协力将俘虏制服捆缚,迅速拖离伏击区。曾庆国指挥数人也奔来协助,众人奋力将俘虏拖拽着爬上我方高地,其余官兵交替掩护着也迅速跟随撤回。
听完他们的介绍不由内心激动!从李方正跃起捕敌,与贾天全毙敌枪响,到制服捆缚俘虏,再拖带俘虏攀爬30来米的高坡,至设伏人员全部安全撤回我方阵地,用时十余分钟!此期间应该已歼敌无数,而我官兵们几乎毫发未损实在是战场奇迹!我说你们干得好!为咱们师争了光!为你们侦察连争了光!一定要好好总结。
晚饭时,董广发、赵宗歧两位向师长和我们通告了审讯情况:俘虏为敌第356师153团工兵连排长,少尉军衔,名叫陈清平、京族、初中文化,1979年当兵、1983年提干、越共党员。
俘虏供认说:身后被击毙之敌也是一个排长,还是名中尉军衔呢。说他们到该地挖交通壕已有几天了,今天又随连长带30余名士兵前来继续挖掘。工间休息时连长让他俩过来看看准备要抵近开挖的路线,结果被俘了。
问及为什么在该地域修工事?称上级让修的,也知道还有几处交通壕是由他们连负责挖掘、或协助挖的。具体上级是什么意图他不清楚…
说到今日战况和战果,两位都大加赞扬地称“这一仗堪称经典!是自卫还击作战以来侦察兵的又一杰作!”还说这个俘虏抓得正是时候,军和军区都需要敌人当前情况的口供…天黑后我派人派车押解俘虏随董科长和赵处长带走,交由上级继续审理。
入夜,白万明、曾庆国等奉命回师指挥所汇报捕俘战斗经过。俩人对今日炮兵的作用给予高度赞扬!认为非常及时、非常准确,炮弹完全在敌群中爆炸,而且按呼唤要求打的目标都很准,让敌人无处躲藏,说歼敌战果应计炮兵一半。
黎副师长说:咱们122榴炮一直打得就很准,今天你们喊再打近点,让他都有点为难,最近处直线距离打到距捕俘组仅60米!是有点悬噢。
师长讲,今天的战斗至少有以下成功经验:对敌情分析判断准确,抓住战机及时,组织捕俘的决心正确;捕俘组织精干,干部和班长们身先士卒奠定了打好仗的基础;师里直接指挥、组织协同有力,相关单位配合默契;捕俘分队把握时机准确,先抓后打猛捕狠打,撤离迅速有序;炮兵火力打得及时、准确、适度,形成了有把握的战斗保障;依托阵地交通壕前送弹药增援和俘虏押送都及时安全。
问题是火力掩护组量敌用弹不足,数分钟后就叫无子丨弹丨造成不必要的紧张,若不是你们参谋长早有准备,恐怕弹药没那么快就能送得过去。
随后师长决定:由潘启德带一个班,配属高机一挺和火箭筒两具,指挥95团侦察排继续在原地和140、144号地域执行反渗透作战任务,保障96团翼侧安全。
估计敌人晚上还会来“被袭击处”收拾残局等,师长对我说:你告诉徐光辉,夜间让他派观察哨监视着点,发现有敌人在那里活动、就用他的迫击炮打,争取多歼灭敌有生力量、扩大战果。11月初,又将杨通平和杨学德在老山右翼的侦察连3排调整来144号及附近地域,加强侦察警戒。
【师指挥所溶洞内,笔者左二与侦察处长赵宗歧左三合影,左一王伟平参谋、左四陈才贵科长】
估算当日战果:除俘获敌少尉排长1名外还毙敌30余名,我仅李方正轻伤。几天后经上级通告:该日战斗共毙敌47名(不含伤敌数),同时炮兵击毁敌迫击炮1门、高射机枪1挺,弹药所两处。
此战11月2日,经军委总部通令全军表彰称“老山前线陆军第32师侦察连,阵地前沿虎口拔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阵前捕俘战斗”等等,对此战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褒奖。
战后,李方正、贾天权、孙万余、曾庆国记一等功,同时授予李方正“侦察捕俘英雄”称号;白万明、田茂斌等记二等功;李方正、贾天权破格提升为排长。
漂亮的阵前捕俘战斗让全师官兵士气大振!师长也高兴地提笔手书“奇洞藏威”四字,由政治部罗坚科长临摹后和陈宝珠干事等“雕刻”书署于指挥所溶洞石门的门楣上。我理解师长此举为:以铭官兵守边卫国之志!鼓舞士气的同时,也在表达我师“奇兵制胜之威”!之智、之勇等寓意深长。
老实讲,我当时内心的“成就感”也使我暗自兴奋了好几天!两位见证了此战全过程的“见习副师长”同我闲谈时说到:这一仗打得好!你杨参谋长算得上是具体的谋划者和“设计师”,该给你记头功!而且处理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也应对自如,是个难得称职的参谋长!
旁边刘副政委插话说:不然我们怎么喊他“老刁”呢,这下就更是咱们“名副其实”的老刁喽!
我说,关键还是师长下决心果断、坚决,才及时抓住了战机!又直接组织指挥,也才有后面的战果。当然,我也起了积极谋划和主动参与的作用,但这恰恰都是参谋长的职责所在!
不过我是侦察兵出身,又任侦察处长多年,有近几年边境侦察作战的经历和熟悉咱们的侦察兵,重要的是现在当参谋长手里掌握有炮兵,就近还有“既设阵地”可以依托,这些才是我“积极主动想竭力促成此战”的底气所在。
刘副政委幽默地说,原来你老刁早有“竹竿在胸”啊!
(楼主注:京剧《沙家浜》里有个参谋长叫刁德一,部队里会称参谋长为老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