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8月老山战场正值雨季,处于河谷地带的松毛岭阵地也更显湿热,官兵们大多只穿短裤和背心,或躺、或坐在猫耳洞内做着自己的事。猫腰走在堑壕、交通壕内不一会就汗湿全身,看到曾经受大战摧残过的阵地工事比20多天前已经改善了许多,猫耳洞的数、质量已大幅度地增多、增强,在里面的感觉也舒适多了。
各掩蔽部的结构都还比较牢固,覆盖厚度也普遍增加了四五十公分。特别是堑壕和交通壕的深度都在1.5米以上,在壕内行走基本冒不出头,堑壕宽度也明显增加、可容俩人通行。尤其几段新挖的交通壕蜿蜒纵横达两千多米,可以贯通全营主阵地,将各连支撑点阵地相互连接了起来,更方便壕内机动兵力和前运后送补充弹药物资。在662.6高地主阵地的前斜坡下30米外还新构筑了一道堑壕,与主阵地交通壕连接布设了一个班的防御,明显将防御前沿向敌方推进了几十米。
徐团长说这是随你们初次来勘察时师长就有这个意图,我们上来就抓紧落实,现在看效果还不错!我说别小看了这几十米,它足以体现咱们不是默守成规单纯的在执行“寸土不失、坚守防御”的作战任务,而是积极防御战术思想的体现,它的确也能增强阵地防御作战的弹性。
在前端壕内观察孔向前沿观望,从左至右百米前后通视良好、射界开阔便于发扬火力。百米外便是直达老山脚下和与大青山沟底相接的大面积丛林,适宜敌人步兵机动与潜藏伺机对我发起冲击。马营长讲:据先前防守部队介绍“7·12”时越军在这一带先是天亮前的多路、多波次偷袭,有敌人已经接近堑壕边沿向壕内投弹,被击溃后天明又在炮火掩护下轮番发起攻击,现在都看得到前方开阔的地面上还留有不少新旧弹坑。
我问大概是7号清晨,你们报告好像在这个方向击溃过敌人的偷袭?徐团长说是的,持续半个多小时才结束战斗。营长讲有三四股敌人先后间隔十多分钟企图对我阵地进行偷袭,还真玩了点声东击西的战术呢。不过刚到前面坡下就被发现了,双方接火不久敌人有无伤亡也不清楚,但很快便溃散退去。
我说这才叫“骚扰战术”,也或是试探性的偷袭,敌人小股多路攻击并不是以攻占某个阵地为目标,而是成、则杀伤我有生力量,不成、对其伤害也不会太大,相反让我阵地官兵白天遭炮击、夜晚又被偷袭、骚扰,造成战场心理紧张不得安宁,这才是需要预防和警醒的问题。
壕沿边和猫耳洞旁,稀疏摆放着用弹药箱、罐头盒等种植的各种小花小草,还有几种兰花。马营长讲有些是接防时阵地就留下的,有些是咱们上来栽的。我说不错!这是种乐观精神的表现,但也不宜太多,摆放位置不要影响到战斗行动就行。
猫耳洞和掩蔽部内有人用煤油灯、蜡烛和口缸、罐头盒烧水、煮粥、煮方便面?战士们说“军用压缩饼干太硬了”,包括方便面,能用热水泡一泡才好吞咽些,有时也煮冷饭和剩菜汤等,解决白天吃不到热菜、热饭的问题。为什么不用烧开的水呢?那是因为油灯和烛火都火力微弱,很难将水烧开,能将水烧热、烧烫,比就着冷水吃干粮要好得多了。
看到这些让我钦佩,这才是老山战场真实的生活和阵地上的饮食特色呢!我们的战士们太有才,也太可爱了!我说:长期坚守中的官兵就要有这种“苦中寻乐、随遇而安”的精神状态与生活境界!不过只能白天使用,夜间还必须严格灯火管制,以防遭敌炮击。还要特别注意安全预防失火,阵地上到处是弹药,一旦引爆那可就不好玩喽!
左前方一阵重机枪射击声,马营长说可能是2营阵地发现了敌方目标,开展的冷枪歼敌行动。不一会前方阵地几发迫击炮弹落下爆炸,显然是敌人遭我阵地机枪袭击后的报复炮击。徐团长连忙将我推入壕内掩蔽部说参谋长躲躲吧,炮弹可是不长眼睛的,你在这里出点事我们可是负不起责哟。我说要你负什么责?你出点事我也不好交待呀!
马营长接话说俩位首长都别客气了,你们无论那位在我的阵地上出点状况、我才真正负责不起呢!已经转了不短时间了,干脆在这里休息会吧。我说好,这里是你马营长的地盘,县官不如现管!就在这里休息会吧,我也该抽支烟了。他俩不吸烟,我给掩蔽部内几名战士发烟时见他们都不好意思接受,忙说会抽的就不要客气,会抽而不抽就是不欢迎我!战士们才接烟同我说笑着抽起来。
我问战士你们怕敌人偷袭吗?特别是敌人特工?有的说开始还是有点紧张的,现在上阵地都快一个月了,也遇到过敌人夜间偷袭,觉得也没有啥嘛,就已经适应了。有的说特工也是人,在战场上就同样都是敌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有准备、警惕性高、就什么都不怕,他敢来就都会一样挨打!我说“都同样是敌人”这话精辟!说明你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特殊的战场环境,重要的是有情况时切忌惊慌、忙乱,要冷静应对才会万无一失!
该说眼前看到的阵地已具备坚守的基础条件,包括隐蔽工事和值班火器工事在内,都达到能观察和坚守战斗的条件,功能也基本完善,其中3连阵地更要好些。有部份猫耳洞和工事还需用波纹钢材料内衬和被覆,使之更加牢固也更防水、防潮。有的掩蔽部和隐蔽交通壕覆盖层还要加厚,徐团长和马营长说这些都不是问题,波纹钢工事材料已经申报补充、夜间都有送来,而且师工兵营晚上来修隐蔽部时也会带些材料来,往后都会逐日得到改善。
再看阵地弹药储备和武器管理也比较规范,当时我军战场仍普遍使用65式冲锋枪。所有弹匣均压满实弹放置整齐,储备弹药大多存放在战斗工事旁和外壕壁中间挖堀出的“壁龛”内,为方便取用约三分之一已经开箱。见有不少手榴弹拉环显露在外,徐团长说“这样容易发生意外,没必要搞得那么紧张嘛,将手榴弹盖扭松动就行了”。让马营长尽快纠正。
检查中我强调阵地湿热,武器弹药容易生锈,要避免金平边防阵地打敌人直升机“高射机枪卡壳”的事发生,每支武器和弹匣、弹链与开了箱的零散弹药都要用擦枪油经常擦拭,必须随时保持武器与弹药的良好战斗状态。傍晚,我催促徐团长回去坚守指挥岗位,我决意留在1营阵地上体验“阵地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