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看到道路如此陡峭、崎岖用不上骡马,后勤保障全靠人力运送,回头对蹇部长说,这条道上的运输保障真艰难!不难理解阵地上下送重伤员动用个把班完全不是传说。陈代明科长说:我们负重不多,已经感觉攀爬艰难了,当初40师收复老山往山上攻击之艰险也可见一斑!我说是呀!部队夜间在山林中运动,还要开劈通路,接敌与向上冲击战斗,也的确不容易哟!

过15时,我们到了值守老山的120团指挥所。在炮火声中该团谢顺明团长,和吴东海参谋长简要介绍战场情况后我们分为师首长机关,团首长机关和后勤部、处长机关三个小组,在人引导下分别到主峰及两翼阵地勘察。吴参谋长引导师长及我们沿交通壕登上主峰阵地。沿途虽于丛林中穿行、但见大部分树木经炮火摧残仅存枝杈与稀疏树叶,灌木已枝断叶残满目凋零。

原本应是十分繁茂的老山主峰山林,眼下已是树木稀疏抬头可见蓝天,地面弹坑累累、新土翻起、满目疮痍。主峰透过林木可与敌大青山相望,其间山腿交错、深沟相连处应该是两军对峙分界线。吴参谋长介绍说越军紧贴我老山坡面布有守兵,构有工事,有的距我前哨阵地仅一两百米,可随时伺机对我进攻袭扰。

进入战壕外望,视界开阔、射界良好,山上土质厚实可就地取材构筑工事,其中部分利用敌工事改造。注意观察仍见敌当时用心设防、经营固守之“鬼道”,其地堡与暗火力点充分利用地物、地貌隐蔽设置。118团在主峰高地与守敌顽强争夺、歼敌无数,也付出了牺牲,其中包括著名战斗英雄、副连长张大权烈士。

右翼山林凹地中有处泉水可以利用,也是越军据守时的主要水源。为防我取水,现成为敌人炮火重点袭击目标。我与师长下到泉眼处,见泉水清澈、储蓄量不大,但总有流水溢出完全可供阵地补充利用。师长说,在旁边稍加扩展挖坑蓄水,夜间取水也安全。师长在后来“阵地管理指示”中还专门加上,不准白天在阵地水源处取水的要求。

吴参谋长不让我们在阵地久留,也不让去前沿,反复催促要分散快速运动。说敌人对山上目标都很熟,稍有不慎被敌发现有人,必遭炮击。尊重主人意见,基本熟悉战场阵地环境后我们的人陆续返回团指挥所。

在林木草丛间,刚踩出的小块斜坡地上主人已为我们摆好了饭菜,炮声中谢团长抬起酒碗说道:刘师长及各位领导,咱们在阵地上就只有这个条件,吃饭要站着,喝酒还得用碗装,今天就用“土大碗装包谷酒”敬大家了!没有客套,随着师长同谢团长两碗相碰,大家接碗轮流喝酒吃了起来。与谢团长交谈中知他1964年入伍,四川自贡人,与我家乡宜宾是近邻,收复老山后他们团接替118团,至今守老山主峰已数月。我同他笑言:待我们上来,你们也该下战场去休整了。

离开谢团长我们原路下山,黄昏过磨刀石到有工棚与工程车处我让陈科长去联系,请他们用“十轮大卡”送我们到停车处。不错!这是近日才来此扎营抢修道路的工兵团指挥所,团长亲自领驾驶员来送我们登车上路。前后加力的卡车在泥泞路上也走了30多分钟,虽然颠簸但让我们轻松了许多。待回到马关,也次日凌晨了。

20日,师长、我和陈代明,96团徐光辉副团长与罗元林参谋长、作训股长肖进等,又到那拉和662.6高地方向勘察。“7·12”之后119团已被118团替换,团长刘永新将我们领入阵地又因事离开,交由营长臧雷引领我们沿堑壕熟悉战场环境,介绍阵地布署、前沿地形和当面敌情。118团是4月28日收复老山时的主攻团,臧雷则是战后获“英雄主攻营”称号的营长。眼前不足30岁的臧营长似乎不把不时传来的枪炮声放在眼里,给我们介绍情况时一度跃上外壕,刘师长担心他的安全将他拉入壕内,也让我记住了这位年轻、英气的营长。

左一为臧雷营长。

662.6高地又称松毛岭,是老山主峰山脊向东延伸下来的一条山腿,向东、尔后再向南、缓坡渐进延伸至634高地,541高地以及412高地等形成十多平方公里的丘陵山地,随着高程逐渐下降至南盘江边和敌清水河畔成为丘陵丛林地带。老山拔点作战前,越军盘踞国界骑线在此设防多年,直接控制了沿江公路,威逼我船头和曼文等区域不得安宁。

收复老山作战时119团顺势夺占松毛岭诸高地,将敌驱逐至清水河口以南地域。眼下我军设防的松毛岭犹如一柄利剑楔入敌方!若沿江而进可直指敌北方要地河江省会,坚守则如挽弓在手致敌如鲠在喉,已经自然成为老山防御作战的主要方向,也是数日前“7·12”大战双方争夺最为激烈的主要战场。

时值正午,在热带河谷丛林阵地内行走闷热难耐,身上仅穿单薄军衣早被汗水湿透也不便脱下。这里坚守的官兵穿着更为简单,有的仅穿裤衩,身上少不了污泥水痕。不时传来的枪炮声中官兵们在隐蔽部和壕内猫耳洞中休息,值班官兵持枪在壕沿警惕地观察着。壕壁上挖掘的“壁龛”内堆积着实弹匣和开了箱的手榴弹,有的手榴弹已扭开了弹盖,甚至不少拉环都裸露悬吊在外,完全处于随时迎战的状态。只是感觉相当部分堑壕、交通壕深度太浅,需要尽快深掘或改造、重修,掩蔽部也需加固加厚。15时后我们离开拉那阵地,返回马关又已入夜了。

在紧锣密鼓的战场勘察中如何部署防御?从受领作战任务开始和师长的意图,我都一直在思考谋划着。从部队实际情况基本考虑:先按40师的防御部署团营对应换防,兵力火器部署都不作大的调整,待顺利接防基本稳定后再视情况逐步调整。这样首先是符合上级“必须秘密隐蔽接防,绝不能暴露我方有战场换防”的企图,也不能使敌方察觉到我方“有换防行动”的基本原则。

其次是利于组织协同和有序实施换防。至于三个步兵团的任务,考虑到自卫反击战之后军曾有“再有仗打,96团将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意图。而且在战后几年中,军与师对该团的组织调整、编制兵员补充与装备更换、训练时间、经费保障等都有所倾斜,历年都赋予全训任务。这既是全师上下众所周知的事也是军早有的意图,那么鉴于上述情形无论当前是进攻还是防御作战,96团均须担负主要作战任务,将他们部署在那拉方向应该是必然。

老山主峰方向为师防御作战的次要方向,宜用94团。这是因为该团近年与95团虽然都为半训(指全年农付业生产与政治学习和训练各占一半的时间比例)单位。不过94团一直就是军意向中的“拳头团”,而且在反击战中该团“首战西罗楼”的战绩也享誉军师部队。而95团来马关集结后才从33师调来一个步兵营“补缺”编为第3营,故95团宜为师防御部署中的第二梯队。

此间也有人认为94团战斗作风比较强,要我从参谋长角度提方案时提出:由94团担负主要防御作战任务的建议。我认为不妥!理由是如前所述,全师都知道军早前的意图。现在作战任务真的来了,咱们却将94团换上去担负主要防御方向的作战任务,打好了是人家团里自已的功劳,若没打好出了问题、那师里首先要承担“临战更换团队主要任务”的责任!没好处还会授人以柄。

而且没有特别说服力、临时更换团队的作战任务还将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情诸,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恐怕军里也不会批准。临时更换作战任务本就是用兵之大忌!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和无极特殊的情况切不可为!我的意见得到师长和政委的赞同与支持。

7月21日前,加强配属我师的各作战单位已分别在战区指定位置向我报到,随即构成作战指挥关系。报军的防御作战决心部署和换班计划军已经批准。机关则抓紧完成各种保障文书拟制,检查部队临战训练和作战准备情况,动员补充作战物资等。

说是各部队抓紧时间组织战前动员和进行临战训练,实际情况是集结时间太短,动员、熟悉战场任务和补充武器、弹药与物资等都很仓促,连掌握手中武器要进行实弹射击和手榴弹实弹投掷都受集结地环境限制,何谈像样的临战训练?按部署方案,22日各团副团长即带“先头人员”前往40师“对口见学”,先期熟悉战场及道路情况。

先进入阵地参加40师战斗的炮团3营,因个别人夜间惊慌失措将检查通讯线路的战土误以为是越军特工,盲目射击、投弹,致该战士牺牲。肇事者被军保卫处送军事法庭判了劳教,两名营的干部因负领导责任受到处分。此事为我们敲响了不可低估“辛伯林雷达事件”后遗症的警钟,反应出少数初上战场官兵心里的阴影不可轻视。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6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6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