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有意放弃的169和150号等三处警戒阵地经下午组织的反冲击战斗,已于黄昏前顺利夺回恢复了阵地!还抓了几个俘虏。整个战斗预有准备,部队全天都打得很好,敌人没占到什么便宜!初步统计今日歼敌在1300多人以上,俘敌7名。我牺牲70余名,伤200多名。目前战果仍在统计核实之中。
王参谋长继续介绍说:目前部队正利用夜间向前运送补充弹药物资,阵地官兵则抓紧修复工事掩体和后送伤员。特别是各类炮弹,今天消耗应该在万发以上,需要补充量大。前方伤员白天送不下来,怕造成二次伤害只能简单包扎留滞在阵地上,晚上才组织尽快运下来送去后方。
戏剧性的是我们正说话时,前方电话报告说:黄昏反冲击中,一股敌人被逼进169号阵地东南侧一自然山洞内负隅顽抗,战至23时,现在已全歼洞内敌17名,俘敌4名。得知喜讯,我们即刻向王参谋长表示祝贺!由衷地赞赏老大哥部队打得好!近零时,顾及王参谋长尚有战场琐事未忙完,便主动辞离,去通铺上休息。
躺着毫无睡意,便对了解到的战场情况进行疏理。今天老山战场打得漂亮得益于:一是准备充分,发现敌进攻企图及时。二是炮兵火力用得好,打得有力。一开始主动的炮兵火力侦察就掌握住战场的主动权,继而支援步兵打敌地面进攻协同好。三是官兵士气高、作战勇敢,打得坚决顽强,守得住,反得上。邱型北曾特别介绍142号阵地的15名官兵在排长李海欣率领下,连续抗击敌人长时间的轮番攻击,甚至数人牺牲多人负伤仍坚决与敌反复争夺表面阵地,最终顽强地守住阵地!勘称15勇士!四是兵力添得进,后勤粮、弹供得上。五是各级指挥处置情况果断、及时效率高。
综观敌人今日的进攻特点:一是以特工偷袭开路,步兵随后冲击。二是小群多路,连续攻击。三是隐蔽攻击企图,展开队形隐秘,即使遭到炮击也不轻易暴露。四是小股特工多处窜扰,配合主力攻击。五是炮兵阵地稳定,不容易被压制和遭到击毁。其弱点也显而易见:一是进攻点多不集中,突击力不够强,遭我炮火打击后其进攻队形容易乱,容易散。二是炮兵火力分散,步兵冲击未得强大炮火支援。三是缺乏大规模进攻的作战经验,基本没有穿插迂回部队。四是隐秘性差,情急中常现明语直呼通话,所以大的行动几乎在我掌握之中。五是补给困难,战斗尚未至晚就有呼叫缺食、缺弹等。
子夜时分,刘昌友师长与40师驻地―宜良县领导通电话,以十分轻松愉悦的口吻介绍战况讲道:今天咱们师又打了个大胜仗!歼敌无数而自己代价很小…感谢地方丨党丨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长期对部队的支持和关怀等。
躺在通铺上,不是思绪万千就是耳闻洞外的炮弹爆炸声和洞内接呼电话以及人员走动声。就连崖洞穹顶滴水下来落在塑料遮篷上的滴答声和洞底的流水声都会声声入耳,往往头顶山上的炮弹爆炸声才又将自己拉回现实的战场之中。也几度回味今天的“悬乎境遇”,昨晚在西畴虽已有了到战场的心里准备,但想到无非是去“见学考察”吗,怎么都想不到会遇上今天如此激烈的战场和碰上诸多险遇!真乃“冰火两重天”哟!
于悠然平和中突然身不由己地置身在炮火连天的战场险境,整天在炮火中穿行确实是有惊也有险哟,幸运的总与危险和伤亡擦肩而过!收获的是眼界大开!相信没有多少人经历过这般激烈的炮火战场,也强烈感受到前方官兵生死拚杀的惨烈情景!记忆着战场可以想象到的感受,迷迷糊糊中看着半月型的露天崖洞口慢慢有了曙光,直到指挥所内逐渐亮了起来。
新的一天来到了。早点后,我们旁听师指挥所的作战交班会,进一步了解到昨天的激战情况和前方阵地工事被损毁严重等。其中119团防御方向的142、145、154、169、116和119号阵地战斗最为激烈,是敌轮番攻击企图突破的主要方向,当然也是敌人丢下尸体最多之地。
刘师长特别指出142号阵地以李海欣排长为代表的15名官兵个个打得英勇!他们以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与敌浴血奋战,反复争夺顽强地守住了阵地!是全师的榜样!末了强调:部队要利用夜间,尽快修复被毁坏的阵地工事等。陈政委号召全师官兵向“15勇士”学习!同时表示,将向上级为这个英雄群体报请记功授勋!当年10月军委授予“李海欣高地”集体英雄称号!
交班会结束刘师长邀我说:几天都没走出山洞了,咱们出去放松放松。步出洞口见天气晴好,没有了昨天那样的雾霭阴云,抬头即远远望见如屏障般的连绵大山与陡峭崖壁横亘对面,居中白色岩石峭壁上流淌着的瀑布很是醒目。刘师长说那里的地名就叫“白石岩”。还扬手逐处介绍道:从交址城公路出来在道班分开,一边来船头,一边经白石岩通往41师防御的“八里河东山”方向。左前远方位,我们能见到的那座高山,那就是八里河东山了。
远望交址城丫口可辨,顺延下来山林间一段段公路那就是我们昨天冒险经过的三转弯!右前千米外能看到的河道是南盘江,再往下延伸便应该是橡胶林与钢架桥了,但我们在洞口受右前方山体遮挡看不到。近前右下方约三百米处有条小河,师长介绍说那就是我们洞内暗河流出来的河水,其实它是从山后曼文村附近进入地下溶洞、再流入南盘江的支流,现在是雨季所以流水不小呢。
河道两侧灌木与芭蕉林中的帐篷和棚屋有道木桥连通,师长介绍那是师医院救护所,别看那里地势低下峡窄但有山挡着,敌人炮弹能落到前面农场区域还就是掉不到那里,所以救护所放在那里比在农场房子里还安全稳定。
一会刘师长顾及战场有事,我们便返身回到洞内,待处理完工作他同陈培忠政委、王继堂参谋长等一起又来与我们座谈。各位领导更深入地为我们介绍战场环境,阵地构成与主要支撑点,战场后勤保障,连续作战中的官兵士气与政治工作,以及越军主要攻防战术特点等。讲解决好前方一线阵地官兵们的吃饭喝水就是大学问,连队炊事班远离阵地数公里外做好食物白天也不可以送往阵地,要等到夜间战士们才身背饭袋、食品和水囊等冒着炮火摸黑前送各阵地,再热的饭菜送到官兵们手里也都变凉了。
天明前再送去第二次熟食,若遇到下雨天气泥泞路滑那更是艰辛,有时“饭泼菜撒水漏光”让人哭笑不得。这时刘师长、陈政委让人拿来部分阵地照片介绍说,目前战场正值湿热雨季,官兵们大多仅穿条短裤坚守阵地,白天只能猫在猫耳洞内顶着炮火袭击和忍受着酷暑湿热坚守,夜晚蚊虫叮咬还要随时准备战斗,要不了多久阵地官兵身上便会长满奇痒难耐的疹癣、疥疮,甚至下身裆内出现皮肤溃烂等现象!让人不堪入目,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治疗办法。
各位领导的热情介绍让我们对老山战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感受到40师部队已经征战攻守老山战场大半年之不易!官兵们的艰苦战斗精神让人钦佩!感觉约1.8米身体壮实、1955年入伍、云南永胜籍的刘昌友师长,待人平和,稳健幽默,易于亲近!是师班子中名副其实的老大哥!1962年贵州金沙入伍,年轻干练的陈培忠政委更显军队政工干部特有的稳重与敏慧,他几天前已被任命为14军政治部主任,因要打反扑作战才未离职上任。据说山西人的王继堂参谋长1964年曾高分考入军队院校,毕业后任过参谋、作训科长等,算得上是军队当时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