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4日黄昏噩耗传来,92团2营副营长唐本新同志不幸触雷牺牲。军师领导与战友们都十分悲痛惋惜,要求速送西畴已选定的“战场牺牲烈士墓地”厚葬。唐本新副营长重庆人,牺牲时29岁。
半年前他带本团机炮分队配属侦察作战来到战场,在备战与执行侦察任务中他总是身先士卒、走在前头,深受官兵们尊重。当天为核实敌阵地前沿地雷障碍的性质与位置,他不顾劝阻、喝退众人只身抵近探察时触动地雷不治遇难。
是夜,何副军长同师喻忠桂政委带我、郭伟涛和张建军等早早来到城郊陵园附近的木材加工厂内,目睹工人赶制棺木,等候遗体从前方运回。守候着为烈士遗体净身、着装、入棺,副军长同喻政委亲自为烈士盖上党旗,肃穆向遗体告别,盖棺。俩位领导又直接送到墓地为棺木培土下葬。“葬礼”虽然沉痛冷清、但肃穆庄重,规格高!唐副营长是者阴山战前牺牲者,也是“者阴山作战”牺牲烈士中职务最高者。
二是一名战士被流弹击中身亡。3月中旬,集结于弯刀寨的92团某营通信员,奉命进村给某连送信时遇群众家犬追逐,慌乱中用所佩冲锋枪向狗射击,一个点射倒是将狗吓跑了,但射出的子丨弹丨有一发竟穿过民宅竹篱笆墙,刚巧击中室内一名战士,经抢救无效牺牲。
三是3月下旬,93团一名副班长在野外实弹射击训练后,未及时验枪退弹、关保险,怀抱冲锋枪坐下休息时误触板机击中自己头部而亡。
以上三起牺牲与亡人事件,后两起完全是不该发生的非战斗减员事故。相反,此期间战区正是多浓雾时节,战场道路多湿滑,驾驶员在车内往往看不清道路,常见副驾驶员手持电筒和明显物体在车前方引导,车辆方能缓缓行驶,但却极少发生车辆事故。也出现过因道路湿滑导致车辆掉沟与碰崖的事,但均未伤到过人。
其间,我们随首长、或单独乘吉普车早出晚归奔走于各部队集结地和野战训练场等,常遇大雾遮路、雨夜路滑而历险不少,都还有惊无险而“人不受伤、车不掉漆”。为此我们诙谐地说“走火打得准、车祸不伤人”。曲政委听到也幽默地说“这个说法还比较准确,应该是对目前人、车事故实际情况的总结”。
随着“拔点作战”各项准备日渐扎实,但预期中的开战命令却一直迟迟未能下达。
3月20日马秉臣军长来到西畴,官兵们猜测:军长都上来了,看来很快就要开战了。22日,军长同副军长到铁厂31师炮兵团视察时也强调了即将开战的主题。军长讲:炮兵的基本思想就是要打得稳一点,打的效果要好点,打一炮要让敌人吓一跳,打一次让敌人吓几年,打出炮兵的威力!
进而指示:在步兵占领10号、16号高地后,炮兵“观察所”要到高地上去才能保障纵深打得准,要随着步兵的发展转移炮兵观察所,不一定按照教材和常规办法打,重要的是解决打得准的问题。炮兵打得好的标准,就是炮火准备之后步兵能够很快上得去。考虑冲击、支援和防御三个时机都要打好,还不能伤了自己人。
副军长补充说:炮火的打法要考虑打得巧妙一点,要想办法把敌人调出工事来打;10号高地幅员约两公倾,122火炮以上计划炮弹达到1380发;16号高地也计划落弹416发,炮火准备的能量应该不小了,还要做打好破坏射击与炮火延伸的文章。由此可见首长们的指示与讲话均围绕着拔点作战“即将打响”的意图。
3月30日军区命令:在云南金平至富宁中越边境的边防部队和准备拔点作战的部队,首先对“敌占边境骑线目标”执行代号“14工程”的作战任务。
实际是:利用已在边境的各型火炮,赋予不同程度地“炮击所有边境骑线越军踞点”的作战任务。据说广西方向也同时实施了对敌炮击作战。这自然是对敌占边境骑线目标的军事反应,也是我军“牵越支柬”国际斗争战略的重要步骤。无疑这对于在实施拔点作战行动前我炮兵能“打出诸元”,大量摧毁敌据点阵地工事,便于进攻作战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4月1日,廖锡龙师长到军区前指参加作战会议,下午带回军委4月2日开始执行“对敌实施有限规模炮击作战”的命令。军区指示:炮击时间要有持久准备,参与兵力可以多一些;备用炮弹在一个“基数”的基础上可以再申报储备;要增设炮兵预备阵地,完备防范措施。
军师首长们结合拔点作战任务,当晚确定了参加首批炮击作战的兵力和打击的目标,明确以榴弹炮和步兵团“曲射炮”为主参加首次炮击,以及各型火炮的具体战法与依次炮击的阵地。
马军长强调,在完成好炮击作战任务的同时要为下步进攻拔点作战打出诸元,打出效果。部队连夜行动至天明前各类火炮已占领发射阵地,作好了炮击作战准备。军首长带我们作战指导组“军事成员”连夜赶到杨万前方指挥所,参加对敌炮击作战。
4月2日,气候晴朗、晨雾早早散去,能见度极为良好,在杨万后山“肉眼”也能将者阴山1250、1142、1052.4等高地敌据点清晰分辨,借助高倍望远镜还可观察到敌方阵地的人员活动。首长们再次检查炮击作战准备后登上后山观察所。10时30分,师炮兵群部分榴弹炮和92、93团参加作战的迫击炮在统一号令下开始炮击,首群炮弹即刻飞向敌方阵地,从望远镜中看到弹着点完全覆盖了计划打击目标,敌军阵地几处棚屋很快升起黑烟,而后燃烧起来。
敌在我炮击十多分钟后首次用76.2迫击炮向其前沿前进行零星炮火还击,估计敌还不是针对性还击,而是企图防我步兵对其阵地攻击时的“预案射击”。在我首次持续40分钟的炮击中,敌方共发射出36发炮弹,但弹着点分散,距我步兵团迫击炮阵地都还远着呢,我停敌亦停,判断敌人还没有发现我方火炮发射阵地。
下午16时,我炮兵再对敌阵地急速射击后接着进行两个小时的持续“检验性”炮击,敌同样以上午方式向其前沿前零星炮击。我全天消耗各类炮弹共467发。
综合当天前、后方观察情况和有关信息判断:我炮击效果良好,敌阵地部分工事、设施和驻兵房屋被毁。据技术侦听队报告:我首次炮击后敌方通信联络混乱,者阴山守敌电台与其上级“安明县军事指挥部”40多分钟联络不通。其指挥部近一小时后用“明语”才呼唤出者阴山之敌,判敌阵地有线通信可能遭我炮击破坏,出现了电台迟迟联络不上的状况。
我炮击数分钟后才见敌表面阵地有人员匆忙奔向阵地掩体和坑道,判敌对我当日白天突然向其大规模炮击没有预判。我炮击后敌向其前沿前零星炮击,包括我迫击炮兵观察到敌阵地有重机枪射击,都应是敌防御作战中为抵抗我进攻接进的基本战术手段,也是探查我有无进攻步兵逼临前沿的基本措施。说明其防御作战方案完备,当时只是反应迟缓甚至有点盲目射击。我炮击中不见敌人有大口径火炮还击,似在注重观察、研判我方炮种及发射阵地?或隐蔽企图不暴露更多炮兵火力等。
夜间零时和黎明,我炮兵曾两次各30分钟对者阴山之敌行“战术炮击”,敌对其前沿前的反应较为强烈,但仍主要限于上午出现过的火炮与重机枪射击,也有少数轻武器包括60迫的“短停射击”,判敌仍为防我进攻而盲目所为。我炮兵自然对敌出现火力目标给予了及时打击!
4月3日13时30分,我炮兵再次向敌1142高地行“效率射击”,10分钟后敌仍用迫击炮还击。当敌53号高地76.2迫击炮向我方炮击时,遭我炮火覆盖性压制,此后该处敌人火炮再无反应,判断该敌已经遭我重创。当日我耗各类炮弹314发,且弹着精准、效果很好。敌炮兵除对其前沿前行“探察性”零星炮击外未有过较远距离的反炮击,对我炮击反应不强烈,对我军民基本无威胁。疑敌似不暴露其炮兵目标,或无能力还击?
4月4日15时,按计划再次对者阴山敌阵地主要目标实施较长时间炮击。马军长、曲政委、何副军长、廖师长在我们军师机关人员陪同下提前来到杨万后山观察炮击效果。由于连续几天见敌人反炮击均不强烈,我们已经丧失了战场必要的安全警惕,上山后都没有进入能抗敌炮击的观察所,也不隐蔽。簇拥着首长们都在观察所右前方数百米外的荆丛和草地之间,面对者阴山或立、或坐说着话。
15时我首群炮弹精准命中计划目标,目睹炮弹炸点升起的烟尘纷纷赞赏炮兵打得准、炮击效果好。就在继续炮击10分钟左右,突然感觉空中劲风呼啸,瞬间震耳欲聋的巨爆声连续在附近炸响,随之只见距站立处前端数十米外的坡坎下和右前方200米外的荒芜耕地上同时掀起爆烟尘土,随后一阵雨点般的碎土坷粒沙沙散落在身上和近旁。这突如其来的景况让我们瞬息间惊愕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