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2月,“者阴山拔点作战”进入倒计时。中旬,军刚开完年度战备训练工作会,何副军长就要我带已来作训处工作的杨占祥参谋,先去杨万了解者阴山守敌情况,同时安排军首长下月初到该地勘察事宜。还特别指示让31师侦察队抓紧查明敌近期兵力、火力部署与掌握利于部队接敌的道路情况。要我经富宁熟悉着那个方向的道路返回,并要在途经铁厂、董干时注意道路附近有否利于炮兵部队进出集结地域,以及之间有无小路相通等等。
三天内我们到达杨万。此时,除师侦察队外还加强有93团机炮分队,统由副师长龚重学和已任侦察科长的蒋家放负责指挥。龚副师长四川内江人,之前是军炮兵团长,他对战场炮兵阵地的配置已经有过实地勘察。当我将副军长意图向俩位传达后很快就获得了所需要的情况,龚副师长还将炮兵预定集结和火炮发射阵地地域、包括需要加修的进出路工程量等都标绘成图,让我带回去汇报。
蒋科长则领我到长田、江铳等处熟悉环境与接敌道路,抵近观察者阴山敌情,看望分头执行任务中的侦察兵及加强分队等。因而没费多少时日,我们便完成任务返回军里。
1984年1月初,军长马秉臣、政委曲明耀、副军长何其宗和后勤副部长陈功生以及31师师长廖锡龙、参谋长黄明先等率军师机关有关人员,在昆明集中后前往杨万确定“者阴山作战方案”。4日,9辆“披伪装网”吉普车队直奔文山250师驻地,军区已通知当晚我们在该师食宿。
我头车领路,已日近黄昏,车队距文山约20公里时前方有辆覆盖严实的地方东风牌卡车不紧不慢地行驶着,任凭鸣破喇叭就是不让超越前行。而这段路依山傍沟路面狭窄,路肩还密密堆积有养路用的沙土、碎石,根本不能强行超过去,而小车队早也压缩成紧随的跟进距离。
此时正值“滇东南”干燥旱季,碎石路面经卡车及车队碾压形成的滚滚沙尘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也十分紧张。机动中,这种地形和情况都是大忌,因为一旦两侧有敌方专业武装埋伏,道路不畅将会导致严重损失。
时近18时,我多次急不可耐地催促驾驶员抓机会超过去,但均因路面狭窄,卡车不让道而超越不了。好不烦人地跟进数公里,当看清左侧路基无障碍后即令驾驶员强行超越卡车,将小车停于路中,我下车举信号旗指示卡车靠右停下让路,并驾驶员进行严肃责问。
此时,廖师长车也从车队最后赶上来查看情况。50岁左右的卡车驾驶员拿出驾驶证吱唔着说他没有听到喇叭声,也没看到后面要超车,说他拉的是“战备物资”是供应部队的白糖和红糖。我严肃批评他说:“你拉战备物资就更应该懂得让部队车队呀。”廖也下车出来,了解情况后要求我们立刻继续赶路。
小风波之后继续向文山行进,我同车上参谋和驾驶员议论道:廖师长本在车队后尾,怎么就冲到前面来了?如果我们再不超过去他极有可能超过我们而去强超那辆卡车的,那才让我们难堪呢。近而笑曰:这才叫有性格,敢冲敢闯应该是他的个性风格吧。难怪他始于自卫反击战前“班盆河”袭击战斗初露锋芒;终于回撤时又抓住战机围歼“班绕散”守敌,以利落的歼灭战证明其“能打仗”而名扬军内外。
在杨万,军师指挥员们经实地勘察,再次确定了31师(欠91团)加强军炮团(欠3营)的“者阴山拔点作战方案”。返回昆明,军首长直接向军区作了汇报,军区原则同意作战方案,要求尽快文字上报军区。指示当前形势需要,部队要有“随时听令行动”的作战准备。
从昆明回大理途中,马军长安排战场勘察的原班人住入楚雄州宾馆。11日下午在宾馆召开作战会。曲政委主持,军长传达军委和军区意图:当前越、柬、老、缅、泰形势及中苏关系,需要部队准备在3月上旬实施“拔点作战”,目的是“牵越支柬”。方式有二:一是以炮击为主,佯动为次。二是拔点作战为主,佯动为次。两者间又要以“拔点”为主。总的是:以我边境作战行动,增强柬埔寨的“三方团结”,共同抗击越军继续入侵柬埔寨等。进而明确:31师(欠91团)配属军炮兵团(欠3营),从即日起进入临战准备状态。
作战指导思想是:以小的代价夺取大的胜利。93团担任主攻任务,92团为助攻。31师要在近期内组织参战部队(含军炮团)营以上(含主攻连)主要军事指挥员去战场勘察。军首长机关将组成不超过20人的“作战指导组”参加31师作战行动。要求从现在起就进入情况,所有参战部队停止休假探亲作好随时开赴战区的准备。同时强调“内紧外松”严守机密,行动主要由参战部队团以上领导掌握,不再扩大宣传教育面。
31师提出参战部队按编制尚有兵员缺额,特别是通讯报话员、驾驶员、炮手等不足,需要军解决。马军长当即明确普通兵员缺额不大,由本师从没有任务的91团调整补充。专业技术兵缺员师里拿出准确补充数后,从32和33师抽调补充,要求抽调人员必须是能独立操作的老兵,军司令部把关尽快补充到位。
此时我们方理解,这样严肃重要的会议为什么要在楚雄宾馆召开?军坦克团营区就在楚雄附近也不去那里开会?这不仅是时间问题,重要的还是严格保密、尽可能不扩大知情面。
回军里,由军长、政委直接领导,何副军长与后勤部陈副部长具体组织的“军拔点作战指导组”很快组成。成员有:司令部作训处郭伟涛副处长、杨占祥参谋和摄像记者艾宗升,炮兵处参谋邢月阳,工兵处参谋何成龙等同我组成军事组。政治部有宣传处覃显才副处长,保卫处干事唐映东;后勤部有战勤处长吴章华,军械处助理员晋文立等。为行动保密,要求都须带便衣到战区备用。
军区很快批复军“拔点作战方案”,批准31师组织参战团营指挥员到杨万战场勘察,军首长指定我同杨占祥参谋随行。
随31师战场勘察人员到前方勘察,经两天行程入住文山军分区招待所,晚上开会由师黄明先参谋长明确战场勘察的组织、日程及注意事项。将师首长机关与军师炮兵团人员为一个组,两个步兵团又各为一组,现地由侦察队带路并担任警戒,勘察中各组再逐日交换地域。为保勘察行动秘密,要求次日起均着便衣行动,同时不得再相互呼唤军队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