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2月,侦察大队完成首期计划半年时间的边境作战任务,后续分别由军直侦察连到金平十里村,33师侦察分队在河口接替边境侦察作战任务。在撤离期间有半个多月由侦察处负责向33师侦察分队交接任务。该师编成的两个侦察中队分别暂时住在小南溪东南的芹菜塘和龙堡农场,待侦察大队回撤后再行调整。
33师侦察科长王理明,1962年云南文山入伍,历任步兵排长、连长、营长。他身材高大壮实,待人稳重实诚,行事往往身先士卒身体力行。我虽同王科长在槟榔寨才首次见面,但却一见如故,他开朗爽快的性格给我印象很好,包括他所率领刚编入野战军不久的侦察兵们,对执行边境侦察作战任务士气高,劲头足。
那天处长让我到小南溪边防团通告侦察分队即将轮换的相关事项,同时介绍33师侦察支队编成、任务,磋商执行任务范围及区域,协调主副食品与油料供应保障等。当面感谢崇云祥参谋长对我在南溪河行动的大力支持!谈及四连山下打捞烈士遗体的行动,崇参谋长昼夜不睡,还一直为我们的安全担心着。他说在那么敏感之地要弄回战士遗体犹如“火中取栗”!还为他们配属的重机枪手“走火”事道歉,说本来就很艰难的行动还给增加了麻烦。我说你们边防部队才是我们在边境执行任务中的坚强后盾,包括黎明前让河口县城停止供电等,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这事也不会那么圆满。
办完事在团里午饭后看时间还早,便顺道前往33师侦察科和侦察连的芹菜塘农场驻地。芹菜塘位于小南溪东北方20余公里,那里地理位置较高也紧临国境线,我是首次去芹菜塘,过南溪河公路桥后须沿边境农场公路便道行驶。因为道路环境不熟出来时我还特意带了军用地图,以便现地对照熟悉边境地区的地形地貌,当然驾驶员随车都带有冲锋枪。
沿途见多处地段临近传统国境线仅数百米或千余米,并多以陆地自然山梁和小溪为界,没有难以克服的江河屏障与陡岩崖壁障碍,双方边民容易徒涉越境。也是双方武装人员潜入渗透与袭击伏击的主要区域,所以不久前曾发生过有越方武装人员过境设伏和偷牛的事件。午后大白天,同驾驶员吕香红行车走来竟然不遇一人,让我多了些警惕。
在芹菜塘遇到学友侦察参谋杨占祥,他1973年入伍云南大理白族,在南京我们曾同校同学员队学习一年半,其间每次寒、暑假都相约同行回大理休假,少不了路上相互的关心照应,算得上地道的学友加“大理老乡”
了。毕业后他回独立师现在已编为33师,这正好又到一个军工作了。
晚饭后王科长要派车、派杨参谋护送我返回,说这段路离国境线太近,又时至黄昏不安全,我说两台车目标大更容易惹出事来被谢绝。为防遇敌特工袭击,我让吕香红只管开好车,我在副驾驶位上已握枪在手、警惕搜寻着前方,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走了几里弯弯曲曲的下坡山路,天色已昏暗模糊,赞同小吕不开车灯坚持到安全区域的意见,但快要到坡底时见路面散布有不少碎石块,小车只有避让着缓慢行驶。
突然“啪”的一声炸响,又听小吕叫道:坏了!右后轮胎爆啦!见他就要停车、我忙喊不能停,坚持转过弯去再停车!这是因我望见左侧千米之外的山脊就是国界线,转过右前方弯道至少有小山包挡隔着不易被敌观察到。闻我言小吕继续行驶20多米,坚持转弯后才停车检査,确认右后轮是被刚才路上的石块顶爆了,必须赶快更换轮胎。
我协助将备胎取出、破胎取下,天已黑了下来。忽然觉得不对!去时未见这么多石块呀?小吕也说对呀、这是怎么回事?我说会不会是敌人特工越境过来有意而为?得警惕防遭敌袭击!你继续搞车、我在旁边警戒!说着,持冲锋枪进至侧后包坎处观察、倾听四周动静。小吕一个人怎么也将备胎弄不到位,取出电筒轻声叫道杨参谋,你过来帮拿电筒照着才搞得好。我只好跑回车旁协助着装轮胎,突然一个黑影从坡上窜下道路来,可能它突然见到旁边有人和车、打了个趔趄又迅速跑向田野,是野猫还是野兔没能看清?但却将咱俩吓出身冷汗!小吕说这它娘的,比敌人特工还来得突然。
眨眼半小时过去,还没等最后再紧固一遍螺帽,我说:小吕,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就咱俩人一支大枪不安全,时间长了更危险,咱们先走到安全点的地方再紧固螺丝如何?小吕回答说对!小心无大错,那咱们先走。说着上车驶出两三公里,过南溪河公路桥后已经安全了,我说咱们可以停下来继续搞车啦!
“小心无大错”!这是在边境行动中必要的警惕。
至1980年2月下旬,我在参与组织多次边境侦察作战行动中于芹菜塘、弄保、山腰、四连山以及红河岸边留下无数足迹,也经历了战场生与死的考验。重要的是在边关“侦察作战”真情实境的战场上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上临危不惧,审时度势,沉着应战的组织指挥能力,深感受益匪浅。撤离边境时我写下《记边境侦察作战》:
战时痕迹今犹在,侦察征战边关来。沙场斗敌拼智勇,渗、潜、伏、扰筹周全。
师出边境克险峻,勇士英魂虎口还。实战历练铸奇兵,烽火边关军功建。
继续执行作战任务的33师侦察支队与军直侦察连,接下来在河口和金平边境也传来不俗战绩:1980年3月下旬33师侦察连在王理明科长指挥下,由侦察连副连长张立新率排长刘玉胜及战士6名组成的8人小分队,渗入芹菜塘当面敌纵深设伏未果。张立新随机应变又辗转20余公里潜伏侦察,终于发现敌重要观察所。于24日夜果断组织夜袭敌观察所,先以微声冲锋枪毙敌哨兵为号,随即多人冲进室内毙敌两名、俘敌3名,致该敌无一漏网。接着强行押解俘虏回撤,历经十余小时艰难曲折的隐秘行进,于25日清晨安全返回境内。
经查证:俘虏中有一人系越黄连山省军事部保卫干事,名邓文锥少校军衔。邓的口供对了解战后越军当面情况具有重要价值。张立新、刘玉胜等均获战功并受军区通令嘉奖!总参和军区情报部当时评价为:边境侦察作战以来,侦察兵深入敌方纵深最远,活动时间最长,捕敌俘虏最多,而且级别最高的成功战例。
4月12日,军侦察连由副连长秦佩福带七名战士在金平丫口寨的草果山越境伏击捕俘。准备毙敌部分、俘敌一名,小股之敌也预期而至,战斗中毙、伤敌各一名,余敌逃脱,已俘伤敌企图逃跑中被击毙。缴获苏式冲锋枪一支,子丨弹丨30发和手表一只。遗憾的是枪战中,我湖南花垣县籍当年入伍新战士吴宜兴同志,因缺乏战斗经验而急于起身捕捉俘虏,遭敌击中前胸不幸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