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听见周友芝大声报告:“指导员,陈代坤牺牲了”,叶本森听到报告后,站在大石包上大声命令:“同志们,为陈代坤、周友芝报仇,敌人就在我的脚下石缝中,在我前面的石旮旯里,看我的弹着点狠狠打,枪打不着,就用手榴弹炸,坚决消灭残敌!”。马恩补、张堂方听到命令后,立即用火力压制敌人,并在叶本森投下的手榴弹爆炸声的掩护下,爬到大石包左侧,对迂回到左侧的敌人投弹、射击,这个狡滑、凶恶的特工被迫缩回大石包下更深的石缝中。
在爆炸烟雾稍微散开之际,叶本森再次站高仔细观察整个战场,看见三个敌人已经躺倒或爬在石旮旯中不动,估计已被击毙,右前方树滕掩盖的石旮旯中,看不见敌人,但可看到枪无目标的向叶本森、王运刚占据的大石包方向盲射,脚下石缝中的一个敌人也向左前方打着冷枪,只要左侧树林有异样就胡乱射击。地形限制,虽能看清和判断敌人具体位置,但看不见敌人,无法有效毙敌;叶本森看清战场情况后,再次派王运刚通知五、六班上来投入战斗。
王运刚下大石包刚走四五米,就碰上了六班,原来六班长陈佑国、副班长古朝龙听到枪声和爆炸声后,就主动带领全班向枪声方向运动,向指导员靠近。
叶本森根据观察到的战场情况,再次进行了战场喊话,但回答的是敌人的枪声,显然敌人是不可能投降的,只有坚决将其击毙,及时命令六班长陈佑国带一个小组从最先发现敌人、战斗打响的石缝中出击,歼灭大石包右前方石旮旯中的敌人。六班副班长古朝龙,在四班长马恩补的掩护下,顺大石包左侧接近大石包下石缝中的敌人;陈佑国穿过石缝,只看见被击毙倒在石旮旯中的三名敌人,没有发现右前方活着的敌人,叶本森站在大石包上大声命令“敌人就在你前面,我的弹着点处就是敌人隐藏的地方,枪打不着,要用手榴弹炸”,六班长陈佑国向弹着点的石旮旯连投两枚手榴弹,并带领两名战士向敌射击将敌消灭。
战斗已持续五十多分钟,击毙了四名敌人,还剩大石包下石缝中的敌人,这个敌人是这次战斗中最狡猾、最凶狠、最顽固的一个,我们的战士陈代坤、周友芝就是他打死打伤的;他利用大石包下类似地堡一样石缝做掩体,作最后的挣扎,只要外面有任何响动,他就打枪投弹,从左侧能看到枪管,但从左右两侧及上方用枪都无法消灭他,唯一的只能从正面,但正面十米开外是茂密的灌木林,正面四五米处又是他的射击范围。
叶本森看清情况后决定用手榴弹炸,指挥马恩补从左侧摸到石缝边投出手榴弹,被敌人一脚踢开。叶本森从上丢手榴弹也没有奏效,他及时调整打法,从上面和左侧同时投弹,古朝龙在爆炸声的掩护下,跃到敌人正面灌木林中,在一棵大树旁对敌打了两个点射。
枪声、爆炸声中敌人大叫了几声就没有动静了,也不再打枪,但枪管还在晃动,叶本森观察几分钟后判断敌人已被击毙,抓住树滕跳下大石包,从左侧靠近敌人,用右手握住敌人枪管往外拉,虽然拉不动,但感到敌人已经没有什么反抗力,就迅速闪到右侧,看见敌人已经被击毙,但敌人还保持着射击姿势,拉不动的原因是敌人死后被卡在石缝里,叶本森从正面先把枪拿出来,与马恩补一起再把敌人拖出来,至此,持续一小时二十分钟的遭遇战胜利结束。
指导员叶本森命令四班前出搜索警戒,六班打扫战场,清理敌人枪支弹药及物资,抬着烈士遗体和伤员撤离战场,途中与连长杨树朝带领的支援分队相遇,相互掩护着返回连队驻地。
这次巡逻,八连小分队在指导员叶本森的带领下,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机智灵活,敢打敢拼,全歼越军特工队上尉连长等5人,缴获“五、四”式手枪1支,苏制冲锋枪4支,子丨弹丨144发,松发手榴弹8枚,胶壳手榴弹9枚,匕首3把,八倍望远镜1具,1:5万军用地图2份,弹匣、破环剪、军用指北针、照明用具等军用品,吗啡、杜宁酊等急救止痛药品,压缩饼干、惯头食品等军用物资部分;以我巡逻分队牺牲1人、伤1人,消耗手枪弹4发、步机弹189发、手榴弹16枚的代价,将遭遇战打成歼灭战,创造了热带山岳丛林地喀斯特峰林石地形条件下遭遇战全歼越军特工队的优秀战例,打破了越军特工难于战胜的神话,用实际行动保卫了国家主权、捍卫了中华民族和人民军队的尊严,得到了总参、两级军区的肯定和表彰。
为此,上级给八连二排记集体三等功一次,给指导员叶本森和卫生员邹友芝记二等功一次,给王运刚(文书)、马恩补(四班长)、陈佑国(六班长)、张堂芳(战士)、陈代坤烈士记三等功一次。
战后从情报部门得知:这次相遇的越军是驻河江省824特工团派出的精悍、老练的特工队。(该特工队由5人组成,上尉连长1人,中尉排长1人,班长2人,士兵1人,由参加过解放西贡战争、作战经验丰富的姓阮的上尉连长带队),经充分策划准备,携带性能优良的苏式武器、破坏剪、军事地形图及应急针药、食品等野战生存用品,从越河江省官埧县龙竹坪滑石板观察所出发,潜入中国云南省麻栗坡县天保乡老邓弄地区。他们没有想到他们这次来我国边境把侵略之手伸向我国,却把手脚连同尸骨都丢在我们的国土上,这就是侵略者的代价!(张勇撰文)
1982年10月,边防十五团庆功会八连代表,前排左起:卫生员周友芝(二等功),指导员叶本森(二等功),二排长李保俊,后排左起:副班长张堂方(三等功),七班长刘德朋(三等功),炊事班长马小万(三等功),骡马班长孙广志(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