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根据中央军委关于“中越边境问题上,要取得边境斗争的主动权”的指示,1980年12月19日,昆明军区决定采取军事行动,拔除扣林山地区的越军据点,收复被其侵占的中国领土。1981年1月27日,昆明军区下达了歼灭上扣林以东越军据点的预先命令,作战任务由昆明军区14军42师担任。作战时间选定在广西方向部队打响收复法卡山作战之后,以牵制越军可能实施的反击行动。这一战也是云南方向部队继1979年之战后第二次规模较大的自卫还击作战。

对于收复扣林山作战,昆明军区指示14军加强攻击兵力,要求一击必中,按时完成作战任务。据此,昆明军区和14军先后给42师加强了力量,参战部队计有126团、125团1营及3营7、9连,共14个步兵连,炮兵群由42师炮兵团2个122榴弹炮营、2个107火箭炮连、1个85加农炮连和军炮兵团1个122榴弹炮连、边防15团炮兵营组成,还有师直1个喷火排、1个防化组、军工兵和气象各1个排,以及高炮65师、23分部等单位的部分人员车辆,共参战人员8000余人、车辆450余台、82毫米以上各种火炮100多门。昆明军区要求,攻下扣林山后由126团坚守一个月,然后交给边防部队接替守卫。

根据军区和军、师的指示及当面的地形、敌情,126团团长姚双龙缜密部署,决定首先集中兵力攻占扣林山主峰1705.2高地和毗连的1682.3高地,第一攻击梯队为1、2营和3营8连1、2排,3营主力为团预备队。其中以1营配属3营8连1、2排攻打主峰1705.2高地,1、2连从正面进攻,3、8连向守敌侧后穿插分割,断敌退路;2营攻打1682.3高地,4、6连从正面进攻,5连向守敌侧后穿插分割,断敌退路;师混合炮兵群以火力支援一线步兵作战。攻击1705.2高地和1682.3高地得手后,再由3营继续攻占1574.7高地。

1981年5月1日,42师参战各部队126团、125团1营及3营7、9连,师炮兵团分别从蒙自地区出发,向作战地区开进。为迷惑越军,边防部队还出动了6个巡逻分队、2个伏击组、5个二线机动连、3个一线连,以拉练、战术演习形式展开活动,掩护作战部队开进。5月5日,42师第一梯队到达猛峒地区占领进攻出发阵地,开设指挥所,封锁边境。

5月6日晚20时30分,126团第一攻击梯队利用夜暗掩护,分多路秘密向扣林山战区前沿开进。经连续8小时行军,各攻击分队分别集结到位,担负正面进攻的1、2、4、6连分别占领了主峰1705.2高地和1682.3高地前沿的进攻出发阵地;担负穿插分割任务的3、8连进至1461及以东500米山梁,5连进至1682.3高地西南600米山坡。随后,各攻击分队在越军阵地前隐蔽了两个多小时。越军观察所在当天的值班日记上写道:未发现情况,一切正常。

5月7日早晨,战区上空晨雾笼罩。42师师长王润成、副师长袁玉昌在上扣林附近的指挥所山头上密切观察着扣林山顶云雾变化的情况。当云雾刚散之际,师前指立即下达了炮击准备命令。6时30分,42师混合炮兵群突然以猛烈炮火覆盖扣林山各高地上的越军阵地,15分钟后炮火向前延伸射击,各步兵分队迅速发起冲击。

126团1营主攻扣林山主峰1705.2高地,守敌为越军313师14团9营9连,在1705.2高地及周围的15号、16号高地、1442高地、30号高地各有1个排,连部设在1705.2高地南侧约100米处。越军依托各高地构成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阵地,其中主峰1705.2高地上的工事更加坚固完善,有分段覆盖环形堑壕一道,有一处三个洞口的大掩蔽部、一条四个洞口的坑道及明暗火力点14个,并与交通壕相连接,非常不易攻打。

1连从主峰西侧发起冲击,在1979对越作战中,该连曾被中央军委授予“钢刀连”荣誉称号。1连在连长刘宪率领下利用炮击效果首先攻占了14号高地,接着插向15号高地及旁边的无名高地。此时守卫越军已从睡梦中惊醒,立即组织了密集火力进行拦截。15号高地和无名高地地幅狭窄,上山的小路不过是一条条流水沟,部队根本展不开。

越军又早已标定了火力打击诸元,在阵地前沿形成了层层火网,还有此起彼伏的地雷不断爆炸。1连猛攻三次,都被打了下来,部队伤亡不小。混战中,1排长罗志祥带领3班猛打猛冲,插入15号高地右翼,堵住了15号高地和无名高地的守敌退路。此时3班已负伤3人,并与连主力失去联系。罗志祥带领全班集火向敌射击,钳制敌人火力,顽强配合连主力从正面攻击。在攻击受挫后,连长刘宪、指导员李立忠迅速调整了部署,组织重机枪高架和82无坐力炮肩射掩护,以爆破组用直列装药在雷区中打开了通道。

炮排长穆晓云一口气投完了李立忠指导员特地为他集中的60多枚手榴弹,有效压制住了越军火力。2排长肖登贵带领全排发起勇猛攻击,火焰喷射器抵近向越军地堡和工事发射,爆破手冲上去用爆破筒爆破,一个一个地端掉越军火力点。2排一鼓作气连续攻克了越军3个阵地,摧毁7个火力点和1个掩蔽部,击毙越军26人,攻占了15号高地和无名高地。随后1连继续向16号高地发展攻击。

2连在1营副教导员蒋家聪和连长曹治富率领下从东侧向主峰发起冲击。2排5班首先沿19号高地西侧推进至20号高地西侧突出部占领有利地形,用火箭筒摧毁了16号高地东北侧越军一个火力点,并以猛烈的火力向1705.2高地射击,支援主攻的1排战斗,保障全连的右翼安全。副连长王光俊带领1排迅速抢占了20号高地,然后以猛烈火力压制1705.2高地之敌,掩护3班和工兵在20号高地东北侧越军雷场中开辟出了一条1-2米宽、20米长的进攻通道。

1班、2班迅速冲过通道,兵分两路向1705.2高地前沿越军堑壕发起冲击。当冲击至堑壕前80-30米处时,先后遭到越军的火力压制,前进受阻。副连长王光俊被越军投来的钢珠手榴弹炸伤胸部、面部,他坚决不下火线,组织火力压制越军火力,又端起冲锋枪亲自带领1、2班继续冲击。冲到距堑壕约30多米处时,又遭越军暗火力点突然扫射,1排伤亡较大,1班仅剩4人,2班仅剩3人,前进再次受阻。王光俊副连长在毙敌2名后不幸再次中弹负重伤,战士们把他背下去时,他在昏迷中还在问:“主峰攻下来没有?”由于伤势过重,王光俊副连长最后光荣牺牲。

此时1排长张全义主动接替副连长指挥,带领1、2班剩下的人员以猛烈的火力压制越军,掩护3班从右侧再次发起冲击。连长曹治富命令2排6班从左侧加入战斗,形成两路包围守敌。在连火力掩护下,2排长成文勇和1班负了伤的新兵吴应刚首先从左侧冲进了1705.2高地前沿堑壕。在左臂受伤的情况下,吴应刚沿草丛匍匐接近堑壕旁边的越军暗堡,先后4次爆破,终于将暗堡炸掉。然后他又连续爆破了越军5个火力点,压住了越军火力,有力支援了全连的战斗。

副班长卓国模冲到距越军堑壕前10米时,左胸被手榴弹片击中负伤。他不顾伤痛继续跃入堑壕,以冲锋枪火力封住了越军的一侧通道,掩护战友们突破敌前沿。炊事班长何开道多次冲上阵地抢救了5名伤员,在第六次冲上阵地时,发现附近有个复活了的越军火力点从背后扫射前进的连队。何开道在伤员李自洪的火力掩护下,毅然冲上去用爆破筒炸毁了这个火力点,歼敌2名,然后又把伤员背下阵地。

在2连指战员们的英勇战斗下,6班和3班从左右两侧冲上来,占领了越军第一道堑壕。与此同时,3排长带领3排和高射机枪、82无坐力炮班,在39号高地以火力压制1705.2高地主峰东北侧越军的火力,摧毁敌火力点2个,有力支援了连主力作战。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62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62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