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德原是云南富宁县庙坝大队民兵营副营长,在开战前,陈昌德就曾多次担负边境巡逻任务。1978年8月26日,21名越武装人员入侵我边境22号界碑附近地区,陈昌德得知消息后,赶紧带领民兵前往。面对穷凶极恶带着武器的越方人员,陈昌德在气势上碾压对方,让侵略者灰头土脸的撤了回去。
由于陈昌德会说越南话,对边境一代又十分熟悉,对越反击战开战前夕,陈昌德便奉命孤身乔装潜入越境,侦察敌火力点、兵力部署等任务,在越军重重关卡之下,一路顺利过卡,获得重要情报。
对越反击战打响后,由于陈昌德掌握越境多处重要目标的兵力部署及交通路线,8次充当侦察兵向导,带领我军侦察兵一同出入战场,奋勇作战,完成侦察捕俘任务。
当然,侦察任务也是危机重重,陈昌德在执行捕俘任务时,多次遇险。在一次出镜侦察任务中,陈昌德在行进途中绊中越军埋伏的地雷,幸好他身手矫健,虽然腿部多处负伤,但依然不顾危险,执行任务。
向陈昌德这样的支前民兵,在对越反击战中还有很多,虽然他们的名字不一定被大家所熟悉,但要论战功,他们丝毫不亚于一线参战军人,军功章上也有一份属于他们的荣誉。
战后,陈昌德因突出贡献,被授予对越反击战“一等功臣”、“民兵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陈永华,1954年8月1日出生在广西田阳县坡洪乡鹰峰山脚下的坡丹村一个壮族农民家庭。由于出生在“八一”建军节这一天,父母便给儿子取了个吉利的名字—高荣。
1974年春季征兵工作一开始,他迫不及待地跑到公社武装部报名应征,并易名陈永华,意为永远忠于中华。体验各科合格,医生偷偷告诉他作好入伍准备,乐得他一天到晚喜形于色。有一天,公社武装部长突然找他谈话,开口就问:“永华,你是要当兵还是要老婆?”原来,陈永华在水利工地上认识了女子篮球队里一位漂亮的姑娘,并已确定了恋爱关系,两人情深意长,如胶似漆,报名应征时他把姑娘的名字大大方方地填在“爱人姓名”栏里。凭他身体强壮,“根正苗红”,要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是丝毫不成问题的,就因为这姑娘社会关系比较复杂,当时很注重出身成份,因此政审过不了关。当兵是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大事,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娶老婆是个人小事,怎能因小事误大事?陈永华果断地割断了情丝,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要当兵!”
1974年元月,虽是隆冬腊月,桂西地区却已春意盎然。陈永华如愿以偿,光荣地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在部队里,他不辜负父老乡亲的重望,勤学苦练,多次得到部队的嘉奖,于1977年光荣入了党,并从一名战士提升为班长。
1978年4月,陈永华服役期满退伍回乡。时任人民银行田阳支行行长的父亲对他说:“永华,你是一名党员,退伍军人,银行门卫正缺人,你就顶上吧!”陈永华却另有一翻打算:近来越南当局忘恩负义,胆敢侵犯我国神圣领土,边境地区正在紧张地备战,我是个退伍军人,应随时听从召唤上前线,怎能安心在银行当门卫?“爸,我要把在部队学到的本领教给村里的民兵弟兄们。”他谢绝了父亲的安排,毅然回到村里,当起了大队民兵营副营长、大队武装民兵连副连长,带领民兵们投入紧张的战备训练之中。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支前民兵的组建工作正紧张而秘密地进行。14日,陈永华的好友黄正敏、雷建明奉命驾驶公社的一辆汽车到县武装部运支前民兵服装,在街上碰到正在县城学习的陈永华。黄正敏小声地对他说:“你知道吗?要打仗了,我们是奉命来领支前民兵服装哩。”听到“打仗”二字,陈永华的心痒痒的,忙问:“怎么没人通知我,没我的份?”“这是公社定的,我也不知道。”
陈永华赶回坡洪,心急火燎地闯进了公社武装部长的家,急切地问:“部长,我是退伍军人,为什么没让我去支前?”没有得到明确回答,他闷闷不乐地到黄正敏家。当晚,同好朋友黄正敏一起睡,两人推心置腹整整聊了一夜。“荣哥,你已当了好几年的兵,滋味尝够了,何必还要去打仗?”“兵是当了,但仗还没打过呀。”“可是,你是独生苗呀。”“独生苗也有保家卫国的义务,更何况我是一名***员,又是退伍军人,我去最合适不过了。”黄正敏知道陈永华铁了心要参战,没有再劝他。
在陈永华的强烈要求下,公社武装部领导批准了他的请求,任命他为支前民兵担架团二营一连一排排长。2月16日晚,陈永华带领30多名民兵配合广西边防某部向指定地点进发。17日,行军到某地时,陈永华恰巧遇上了服役的原连队。他喜出望外,找到原连队指导员:“报告,二班原班长陈永华要求归队!”指导员在火线上看到自己的部下前来要求归队,心里很激动,拍拍陈永华的肩膀说:“永华,现在你已不是一名战士了,而是一排之长了。要带好30多个兵啊,肩负的任务不轻呀!”陈永华依依不舍地告别指导员和熟悉的战友,回到民兵担架队带领民兵继续前进。
1979年2月18日夜,大地灰蒙蒙一片。陈永华率领民兵排配合广西边防某部执行向越南高平市纵深穿插任务。当行军到离越南农通县城20公里的一个小村庄时,狡猾的敌人避开我大部队,偷袭我后援部队的少量民兵和后卫战士。这个村庄三面环山,敌人三面夹攻,双方短兵相接,战斗异常激烈。解放军后卫战士与敌人展开激战,命令民兵隐蔽到路边的牛棚里。一阵浴血奋战,数名解放军战士英勇牺牲。疯狂的敌人又组织严密的交叉火力,把民兵封锁在牛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