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为了防范太原方向的越军主力东援谅山,东集团指挥部派出了我军序列中赫赫有名的某师红军团“瑞金团”,经民主山地区长途穿插南下至谅山西侧,准备占领同登通向太原的1号b公路两侧要点,并炸毁奇穷河上的巴别公路大桥和水面下桥,坚决阻击太原越军向谅山的增援。穿插攻击发起后,“瑞金团”一路克服困难,连续作战,攻克了奇穷河北岸制高点650高地,居高临下以火力控制了当面的一段1号b公路,尔后转入坚守防御。

为了保障“瑞金团”的后勤供应,完成阻击太原之敌东援的艰巨任务,指挥部一面命令工兵紧急修筑简易军路便于汽车跟进运输,一面组织民兵、民工队伍向前方输送粮食弹药并后送伤员烈士。当时我军的后勤保障体制还很落后,行军作战前期多要靠指战员随身携带给养,根据道路打通情况车辆才能在后跟进。如果道路一时不能打通,前方作战的部队就有可能断粮挨饿。而对于车辆无法到达的地区,又只能组织落后的人力和畜力运输。这样一来,作战中遇到的困难和变数就非常多了。

沿习解放战争时期的经验,为更有力地保障大军作战,广西、云南边境诸县组织了大量民兵、民工队伍跟随部队行动,执行前运后送的后勤保障任务。客观来说,这是“人民战争”战略思想在新时期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参战部队的负担,为赢得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民兵、民工队伍武备单薄,训练落后,自卫能力不强,在越北这样复杂的地形、敌情环境下行动出没,难免会出问题。本文所要叙述的,正是发生在民兵队伍中的一次血的教训。

“瑞金团”发起穿插作战后,指挥部抽调工兵修筑了一条从班庄通到民主山的急造军路,大大缩短了前运后送的距离。不过在同登被我军攻占后,一些被打散的越军躲藏进了同登以西的山区,或化整为零,或三五成群,利用山地丛林地形与我军周旋,伺机袭击我后勤单位、零散人员和民兵、民工队伍。由于“瑞金团”肩负穿插任务,战情紧急,未及组织对穿插沿途的越军散兵进行清剿,这就给了残余敌人袭击我后勤人员的可乘之机。

1979年3月3日,广西某县某公社参加支前作战的一个民兵连,奉上级命令执行保障任务,为在前方作战的“瑞金团”部队运输干粮,并后送伤员烈士。该民兵连共145人,配备56式半自动步枪40支,携带有干粮、担架一批。同时部队还派了一个执行过多次任务的步兵班护送该连,以加强警卫。3月3日上午8时,民兵连及加强分队从边境驻地出发,沿急造军路向民主山地区开进。

在同登西北约5公里地域,有一座海拔600米左右的无名高地,紧邻我军新修筑的从班庄通向民主山的急造军路,位置很是重要。该无名高地并不大,坡度比较陡峭,山顶平坦光秃,山腰至山脚则树林茂密,杂草丛生。有约一个加强排的越军就盘踞在无名高地及其附近,在高地的山顶和山腰构筑了堑壕、掩体、暗堡和炮兵阵地,并修建了沟连各阵地的交通壕。

这股越军配备了轻重机枪、冲锋枪(自动步枪)、60炮、火箭筒、榴弹发射器等武器,火力较强,依托有利地形在无名高地周围活动,伺机袭击我后勤机关和落单人员。

执行这次前运后送任务的民兵连此前虽接受过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但没有参加过战斗,实战经验是全无。而且该连在进行军事训练的时候,从没有搞过组织行军的训练,更不要说是在复杂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行军训练了。因此这个民兵连对于如何在异国战区组织行军队形、派出侦察搜索、严密侧翼警戒等重要注意事项都很陌生。

按说上级加强了部队一个步兵班给民兵连,除了进行护卫警戒外,目的之一也是要传授经验,加强指挥,弥补民兵战斗经验不足的缺陷。偏偏这个加强的步兵班虽然曾执行过多次任务,但也没有遇到过越军袭击的情况,因而产生了轻敌麻痹的思想。在出发之前,步兵人员没有和民兵连干部进行过有效的沟通,也就没有制定对于开进途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的处置方案,甚至没有对民兵宣讲介绍必要的战场应对经验。

民兵连的连长和指导员尽管是退伍军人,却都没当过步兵,不懂得步兵行军应该注意的战场知识,未能重视与步兵取得充分沟通及尽到应尽的组织指挥责任。结果便是双方蒙对蒙,均轻敌大意,在既无必要沟通和思想重视,又无战斗准备和应对预案的情况下,就这样踏上了一条危险之路。

民兵连及加强分队出发后,由民兵副连长带领步兵4人走在队伍先头;中间序列依次为民兵1、2、3、4排;民兵连长、指导员带领步兵6人及轻机枪一挺走在队伍后尾。从行军的序列组织上看,这支队伍就很有问题。民兵副连长带领4名步兵走在队伍先头尚算可以,起到了尖兵的作用。

然而民兵连长和指导员都在队伍后尾却乱了章法,一旦队伍先头被打掉,本队也可能同时遭到袭击,主要指挥员在队尾就很难及时了解前边发生的情况,无法迅速判明形势,组织反击。更加糟糕的是,运输队的组织一片混乱,指挥员都未能切实履行责任。副连长虽带了几名步兵担任尖兵,却没有采取侦察搜索的方式,而只是在前边走。后边的本队成行军队形前进,密集拥挤,根本没有放行军警戒,毫无战斗准备。

除民兵连长、指导员走在队尾外,4个排长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一块,边走边聊,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应该掌握部队的位置。由于未能采取有力组织,加上天气炎热,一上午无敌情,队伍便越走越乱,自由散漫情绪严重。有人扛着担架,有人背着干粮,有人拿着枪,有人只带着手榴弹;有人走累了,就把干粮放在担架上抬着走;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快的超越了本班排,慢的逐渐掉了队。

结果整个队伍的建制不断打乱,越拉越长,弄得班不成班,排不成排,已形不成紧急应变时的队形。民兵的训练本来就不够严格,不少人思想麻痹大意,把这次任务只当作是一次普通行军,有的人甚至边走边划起了拳,猜起了码,嬉笑吆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出来旅游。最致命的是,民兵连仅有40支半自动步枪,火力原本就单薄。在组织队伍时,却散漫疏忽,多数搞成了枪弹分离携带,有枪的没有弹,有弹的没有枪,形同摆设,导致自卫能力大减。关键的干部作用又没有体现出来,无组织现象严重。这一系列的错误叠加起来,一幕重大悲剧就难以避免了。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60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60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