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地区德保县东关公社马安大队民兵营武装连战士尹伟维父子随百色军分区参加了一九七九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曾先后担任念井、越南莫隆地区、塑江地区执行防御、护路、清剿等任务。
尹伟维写的回忆文章
对越自卫还击战至今己过去40年,作为当时参加那场战争的一员,我每当回忆起战争中父亲及当年那些人与事,总觉得让人难以忘怀…。
当年我十九岁,在广西百色地区德保县东关公社马安大队怀岑队插队(七七年插队,广西最后一批插青),是马安大队民兵营武装连的一名战士。
我的父亲尹良玉,原广西百色地区德保县武装部副部长,一九四二年入伍,新四军三师特务一团老兵,抗战胜利后随三师挺进东北后编入七纵二十一师六十一团,即44军132师394团。参加过辽沈、平津战役,部队南下到广州后进入武汉、南京等军事院校学习,后分配到五十五军一四四师四三二团,六二年转调百色地区百色县、德保县武装部工作。对越自卫还击战为百色地区军分区前指副总指挥。
一九七八年伊始,越南反华排华开始表面化,驱赶华侨,在边境闹事的消息时有耳闻,德保县离中越边境直线距离有几十公里,虽听不到争吵声和枪炮声,但武装连的训练的确明显加强,由原来的一年几次训练,到每月1-2次训练,除射击、投弹外,还增加了战术和夜间紧急集合、拉练等项目,使用的枪支由原来的50式冲锋枪和苏式骑步枪换成了64式全自动和56式半自动步枪,我分到的是56式半自动步枪。
记得是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左右,一天晚上,我从农村回家,突然父亲也回到家中,把母亲和我(长子)叫到我住的房间,父亲说:现在边境上很紧张,刚才接到分区命令,让在家待命,等会分区派车来接到边境上去(父亲是老野战军下来的,在武装部那么多年,凡有重要军事行动都有他的份的),估计要打仗,要我在家中要照顾好母亲和弟妹,并说:打仗是要死人的,万一不幸让我协助母亲带一家人回老家江苏连云港。之后我除了在队里干活和训练外,因为家中离插队的地方有四五公里路,每星期都回1-2趟家看看。
大约是到了十一月底的时候,开始有部队进驻,后来知道是桂林121师的部队,都是昼伏夜行,很神秘,让大家感觉到战争将临近的气氛。
一九七九年初,有一个夜晚,大约是两点钟,因我母亲上夜班,我回来陪她上班,就看到大批的部队徒步向都安公社往靖西方向开进,一点声响也没有,路灯下看着他们一个个是那么的年青,神情又是那么的严肃,整个队伍仿佛一条绿色的长龙慢慢的在向南游动,我知道他们去哪,心里有些酸酸的感觉,开战后也不知他们谁还能沿这条路返回,现在在网上看了才知道,包括当时住扎在德保县城的121师361团的时团长等很多人都没有回来。
121师前移后大约一个多星期,听说有坦克部队过来,我们天未亮就跑到公路边等,天蒙蒙亮,就听在德保县的燕洞方向传来隆隆响声,且越来越大,也怪,一段时间以来德保县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阴天,而这一天却是艳阳高照,不一会,先是一辆装甲车开道,又高又大,到了我们面前,还来了一个30度的就地转弯,停下来,吓了我们一跳,问路后就一直朝前冲去,紧接着大队坦克一辆接一辆的从我们面前通过,有好几十辆,耳朵都给震聋了,说话根本听不到,坦克大队中夹有2辆还是3辆黑色的小轿车,肯定是大官,当时听说是中央级的人物,也不知准不准确。
自从坦克部队经过后,大批的部队就开始不分昼夜的向边境开进或就地住扎,我插队的生产队及附近生产队也住满了部队,整天训练,热火朝天,当时没有听说有怕打仗的,我们县有几个武装民兵,求战心切,擅自带枪跑去边境请战,结果给检查哨拦住给送回来,说真的,我们武装民兵处在当时状况下,只知道任务是一旦打仗,保护当地老百姓,我们天天带枪劳动,即使后来我县组织三个民兵担架营上前线支前,都沒有武装民兵的份。
转眼到了一九七九年的春节,春节是在一片详和的气氛中度过的,我们沒想过会上前线,还像往常一样,该吃该喝该玩照样,我们是插青,那时保送大学、参军、进厂等好事因前面还有老插青在,插队才一年多怎样轮都轮不到我们,所以想法不多,倒是在参加训练时常与部队在一起,听一部队干部说己写好遗书,说上去以后如果回不来了,他的手表给谁,大衣给谁,剩下的军装给谁,还说万一死了,老婆可以改嫁,但儿子得留下来,说得在场的几个干部、战士都哭了。
春节过后,形势略有紧张,久不久有直升飞机在我县降落,记得是2月12日还是13日,晚上我正好在家,大姐从单位回来说:刚才住她们单位的部队在放电影,放了一半,有一干部跑来,一下子部队全部回营房,紧接着上车,就有人在喊,老乡们,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可能要打仗了。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天刚蒙蒙亮,德保县城上空出现飞机的轰鸣声,一阵一阵的,我知道:战争打响了。
十七日一天,武装连全副武装集中待命。
十八日上午,接到命令,东关公社集中全体社员到县城市一中学操场传达中央关于对越还击作战命令,我连负责会场对空警戒,大约上午11时,东关公社武装部张部长跑来通知:立即收垅部队,回队部,准备三天口粮上前线。
我连紧急列队,先跑步回各自生产队住地,我拿了一套换洗的衣服,赶紧随队里的民兵一起赶回大队部,在这里,我见到了县武装部军事科的朱科长及东关公社武装部的粱干事和一些不曾相识的人,列队完毕,朱科长讲话:同志们,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了,…我们连接上级命令,将开赴前线执行任务,同志们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当时部队执行命令异常坚定,同时回答:“有”。接着朱科长宣布我们连为武装三连,他本人任连长,粱干事任指导员,我们大队民兵营长任副连长兼一排长(我本人在一排一班),全连两个排加连部共计六十多人,外加事务长和医生(姓岑,记不太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