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地面部队作战,我歼击航空兵按计划大量出动,不间断地在国境线我方一侧上空巡逻警戒。
自卫还击作战第一天,我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就出动飞机一百多批数百架次,进行警戒、巡逻,形成了多方向、多层次的空中掩护态势。
随着地面作战不断进展,我空军也积极显示威力,多次有意使用歼击机做高空大速度飞行,故意让敌发现,使敌不敢轻举妄动。
在阴雨天气,空军专门组织技术水平高的飞行员起飞巡逻。在云底高只有200米的条件下,也没有停止巡逻行动。晚上,除使用夜航截击机外,还令教练机也参加巡逻。
轰炸、强击航空兵部队根据战局情况,随时做好听令出动的准备,高炮、地空导弹部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打击入侵之敌,对敌也构成了一种威胁。
为使敌人难以掌握规律,无隙可乘,空域内的巡逻航线,进出空域的方向、方法和交换时间等也经常变换。
这些军事威慑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当时任空军司令部作战部部长的张执之后来回忆说:这种大规模的以制造声势为目的的空中巡逻活动,是在我强敌弱(越南空军大部分飞行员都是我空军帮他们培训出来的,可谓师傅打徒弟)、敌我距离很近、我机不出境作战的条件下采用的一种特殊战法。用这种方法对付越南,确实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自卫还击作战发起后的头3天,越南空军飞机一直未敢起飞。第四天以后才起飞了一些飞机,但其指挥机构不断警告:“不能飞到那边去”,“不能飞得太远,掌握不好的话就很危险”。以后,越军又怕空袭,又是搞疏散,说明他们惊慌失措,顾虑重重。整个战役期间,越南空军的战斗机大都在离国境线较远的空域活动。我空军的强大军威确实镇住了敌人。我地面部队看到我空军大批飞机在他们上空巡逻,消除了他们的对空顾虑,大大地鼓舞了战斗意志。
当判断敌有可能以米格-21飞机低空出航、突然爬高、对我巡逻飞机进行偷袭时,我空军迅速组织歼-7小分队,隐蔽转场至预定机场。一旦敌机来犯,我将以歼-6飞机在高空作诱饵,歼-7飞机在低空尾随,对敌实施突然攻击,提高作战效能。
我空军在得知敌f-5、a-37飞机和uh-1武装直升机北调至内排机场,并企图袭击我地面部队后,立即研究对策,决定以歼-6分队在歼-7的掩护下打敌战斗轰炸机和武装直升机。
3月5日,我国政府宣布自卫还击已经达到目的并开始撤军,3月5日晚,我人民空军为展示我军威,由空18师的“航空兵英雄中队”组成四机敢死队,在时任大队长的方殿荣同志的带领下(方殿荣将军战后曾先后任空54团团长,空18师师长,现任成空司令员),驾驶战机到河内上空高空兜了一圈,是日晚,越南空军的飞机不敢起飞,导弹部队也来不及反应,我“航空兵英雄中队”的四架歼-6飞机已经全部安全返回我方机场。这也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在整个作战过程中,我空军部队还完成了大量的勤务保障任务:侦察航空兵多次进行照相侦察,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大量情报;运输航空兵部队出动运输机、直升机,为地面部队紧急空运人员和物资;技侦情报部队积极搜集掌握越军动向;雷达部队很好地完成了保障任务。
3月8日至16日,我地面部队陆续撤离战区。空军参战部队仍在前线执行任务,继续对越军保持军事压力。
1979年,我人民空军以特殊的方式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提高了各级指挥员和机关的指挥保障能力,部队的战术、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有一些朋友以为空军没有参战或者否定空军的功劳和作用(当然陆军老大哥的功劳和贡献是最大的),这都是不了解历史,没有经历过这次战争所造成的片面观点。
对越反击战,空军参战,海军也没闲着,请看南海舰队猎潜艇张俊殿艇长的回忆
1973年,越美在巴黎签订停战协议;1975年越南全境解放;1978年,越苏《友好互助条约》签订,同年越南大举入侵柬埔寨,做起了“印支联邦”盟主的美梦。
被一系列胜利冲昏了头脑的黎笋集团,恩将仇报,开始向往日里“勒紧裤带”,付出200多亿美元、几千名烈士鲜血的中国发难,反华、排华、侵华越走越远。忍让已经换不来和平!1978年11月,中央军委开会决定进行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军委的战役决心是在有限时间、有限纵深、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速回。
军令如山,到1979年初,数十万地面部队已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集结完毕。军委***副讲:“地面布置已经没有问题了,还要防止敌人从海上搞我们一家伙。”随即他任命中央军委委员、海军政委杜义德为北部湾西沙战区陆海空军总指挥。
两个上将(杨得志、许世友),一个中将(杜义德),全面指挥了这场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末,震惊世界影响至今的陆海空战争。
但长期以来,人们只要一提起那次战争,总是讲广西、云南方向的陆上作战,而对西沙北部湾战区海空参战关注极少。
其实,中央对北部湾西沙战区,早在1978年11月初就开始运作了,只不过对我们基层没明讲罢了。对此,我是有感觉的。
那是1978年11月9号上午8点,我们667艇在安游码头加完油,准备去西沙接班。港口信号台发来基地作战室的指示:“你艇立即靠榆林码头,接海军作战部和南海舰队作战处的领导去珊瑚岛检查战备。”得报后,我觉得有些异常,一是事先未有通知。二是检查战备一般是逐级进行,西沙水警区是南海舰队榆林基地的下属单位,战备检查一般由榆林基地进行,舰队出面也行,但海军作战部直接出面不同寻常。
张俊殿艇长在指挥台上
相关人员上艇后,我即下令解缆起航。当时,天气没有异常,微风,只有一小块乌云遮着太阳,我判断老天没问题,不会跟我作对。出港后,韦副政委告诉我:“上来的人不仅有海军作战部长、舰队作战处长一行10几人,还有《解放军报》的记者和《解放军文艺》的总编。”
我听了就更感此行责任重大,告诉他:“安排好负责照顾的人员,航行中要确保他们的安全。”谁知刚走了一个多小时,狂风巨浪就铺天盖地而来,前后甲板都上水了,人在舱面已经无法站立。更糟的是走了两个小时之后,机电长戚龙报告说:“后机舱右主机排烟管破裂,漏烟严重,无法工作,是否返航?”我问:“其它三部主机如何?”他说:“都正常!”我告诉他:“停掉右后主机,脱开其离合器,用三部主机航行,不返航!”
我当时考虑回到榆林修好机器,还得再跑,白走许多冤枉路。再说送海军作战部长一行人去西沙检查战备,任务重大,返航不返航,得他说才行。现在3部主机还能保持18节航速,只要不偏航,晚上6点到珊瑚岛没问题,所以决定继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