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1979年2月17日凌晨,红色的信号弹划过了夜空,顿时,轰隆隆的炮声打破群山的宁静,道道火光划破黎明的天际,对越自卫还击战在千里边防线上拉开帷幕。我们董干雷达连,离越南直线很近,能清楚的听到两军交火的声音。连队无论上机值班的操纵员、报务员、记录员、油机员,还是站岗放哨的警卫员,还是正在休息的同志,都屏住呼吸,仔细听辨战场敌我双方的枪炮声,窃窃议论。天放大亮时,枪炮声越来越远。干战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都讲兄弟部队打过去了,越军败退了,我们胜利了…焦急的一天过去了,晚间新闻详细报道了我军初战告捷,大获全胜的消息。干战欢呼雀跌,奔走相告。

战斗打响后连队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一种更紧张、更严密、更自觉的战争壮态。大家百倍警惕的面对每次雷达开机,高度集中精力的掌握每一点空情。相较真枪实弹在前线奋勇作战的陆军勇士来讲,雷达兵是电磁横飞、不见硝烟,利用千里眼守卫着兰天。当时越空军主要利用安沛、内排、克夫、建安、岘港以及边和等机场起飞的侦察机、歼击机、轰炸机对我边境进行侵扰和配合地面部队作战。

我们董干雷达连地处云南边境最前沿,对越飞机起飞掌握的最早。尤且是岘港、边和等远距离的机场,我们总是弟一个发现,牢牢跟踪、严密监视、及时上报,保证给上级提供准确的敌机飞行情况。同时协助二线雷达园满的完成了对我机升空执行任务、抵御敌机入侵的飞行保障引导任务。在半个多月的中越自卫反击战中,连队保证了雷达长周期运转,没有出现过差错。由于对空情发现早、上报快、送的距离远,惰况上报准确、及时、迅速、不间断,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越战结束后多名干、战立功受奖。我自己也受到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嘉奖。

三月十六日中越自卫反击战胜利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广西、云南边防部队,以英勇顽强的作风和机动灵活的战法,经过17天的英勇奋战,全部收回失地;攻克越方同登、谅山、高平、老街等军事政治重镇,给越南霸权主义者以应有的惩罚,并于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国国境线以内,我们取得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伟大胜利。据战后统计对越反击战,我军歼灭、击溃越南人民军的第3师、345师、356师,越军死伤约52000人。给了越南扩张主义者一个沉重的打击。

反击战结束后,三月二十九日我奉命离开董干十一连。在回平远街营部的路上,路经麻栗坡新建的烈士陵园,我们停车拜竭了正在修建的烈士陵园。一座座整齐的墓碑,一排排翠缘的苍松印入眼帘,烈士墓象军阵一样矗立着,庄严肃目,令人肃然起敬。此情此景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越战前,在开往前线的军车上、在文山军转站见到的生龙活虎般的战友们,他们中有的人也许就葬在这烈士墓中。

我与这些战友虽然匆匆擦肩而过,虽然只有一面之交。但我深知是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书写了军魂、书写了军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们是我最好的战友、最好的兄弟。他们的英雄壮举告诉我:军人的气魄宏大广阔,军人的品质高尚丰满。军人的胸膛,就是攻不下的祖国屏障;军人的枪刺,就是折不弯的民族脊梁。每一个士兵,站起来是一座摩天接云的山峰,躺下来是一座不可逾越的界碑。攻必克,守必固,战必胜!这就是中国军人的写照!这就是中国军队的风采!

在给烈士们行鞠躬礼后,我乘车离开了烈士陵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战争使我们经历了一次生死练狱般的考验。我们活着的人们应该永远记住为保卫祖国壮烈牺牲的战友,永生不应忘记那场血与火的战争。

空18师52团秋男老兵回忆对越反击战中的经历

1978年11月下旬,我在空18师教导队结束了专业学习之后,被分到空52团服役,空52团当时驻在湘西的一个野战机场,我和一起到52团报到的其他战友是坐火车过去的,一路上,不断看到有满载着军用物资的军列南下,当时就已经感觉到快要打仗了。

刚分到中队不久,部队就已经进入二级别战备状态,外出休假的都紧急归队,当时的报纸和电视新闻,我多少已经闻出战争快要打响的火药味了。

1978年12月,我团所有歼-6战斗机都进行了空—空导弹或火箭弹的改装,为了与越南空军的飞机容易区别,所有参战飞机全部都喷上了草绿色的伪装色。(当时越南空军主要战斗机和我方战斗机的机型大都是一样的,米格—17就是我们的歼—5,米格19就是我们的歼—6,米格21—就是我们的歼—7)。

1979年2月14日,我空18师接中央军委命令,除53团这个训练团之外,主力52团,54团以及夜航大队全部开赴前线参战。作为中央军委的战略预备队和空军的主力部队,空18师全部安排到广西前线一线的机场,54团于2月14日转场到达宁明机场,2月15日紧急转场到达田阳机场,我夜航独立大队也紧急转场到达吴圩机场,并且马上进入到一级战备状态。

当时,我人民空军主要参战的部队东线是以广空为主的空军部队(含导弹,高炮和雷达部队),广空出动了几乎所属全部的航空兵部队:空2师,空9师,空18师,空35师,空42师,空48师以及直属广空的强击机独立团全部开赴了一线机场,加上云南方面的空13师和从张家口紧急调来的空7师两个歼—7团(当时空军刚刚开始改装歼—7,空7师是当时唯一刚刚改装歼—7的部队,驻张家口是担负着保卫北京任务的,也被紧急调来参战)。当时到达前线的各种飞机700多架,大部分为歼击机,其余为轰炸机和强击机,东线空军前线指挥部由时任广空司令员的王海指挥作战。

我空军航空兵部队从雷州半岛的遂溪机场到广西的宁明,田阳,吴圩机场及云南的蒙自和昆明机场,所有一线机场全部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

1979年2月17日,新华社奉我政府之命发布声明,郑重指出:“越南当局无视中国方面的一再警告,最近连续出动武装部队,侵犯中国领土,袭击中国边防人员和边境居民,局势急剧恶化,严重威胁我国边疆的和平与安全。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奋起还击。”

1979年2月17日早晨,天才刚刚开始要亮的时候,我当时和我的战机一起正在前线机场值班,6点20分,突然看到了天空升起了几发红色的信号弹,紧接着,便是听到了万炮齐鸣的炮火声,爆炸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紧接着,我52团的歼-6马上就在机窝发动并滑出起跑线,我空军歼击机群马上起飞,多批次多架次多层次的投入了战斗。

1979年参战的我空军主力战机歼-6,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我人民空军在中越边境地区加强巡逻警戒,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一般不超出国境作战。

当时的空军张廷发司令员根据军委的意图,经过反复酝酿思考,提出了“挽弓待发,先声夺人”的作战指导方针。其基本内容是:

所有参战的航空兵部队和地面防空部队做好充分的作战准备,敌机一旦入侵,就能予以有力的打击,军委一声令下,就能立即出动突击指定的目标。同时,在我边境上空组织声势强大的持续的空中巡逻,显示力量,威慑敌人,使敌空军不敢轻举妄动,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威慑是以实力为基础的,为了增加威慑力量,并在一旦敌机敢于出动时有更大的取胜把握,张廷发决定增调歼击机和轰炸机团进驻广西地区。他还亲自到广西、云南一线地区检查了部队的战斗准备,对各部队领导和飞行员作了战斗动员。

2月17日凌晨,我军按预定计划从广西和云南两个方向先后发起对敌攻击。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59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59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