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说到对越反击战中有个疑问,我军空军为什么没有参战,为什么不从空中直接支援步兵的前沿战斗,充分发挥空中机动能力强,火力突袭猛的优势。
其实,我军空军与全国陆海空军全部武装一样,在对越反击战期间,厉兵秣马,积极备战,高度戒备,有效保证了战区的制空权,只能说空军及各武装力量一样,只是参与程度不同的区别。下面转一篇空军陆文至大校讲述的在对越反击战中的战备过程。
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强大的人民解放军从东西两线向那个自诩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地区小霸,发动了历时一个月的自卫还击作战,狠狠地教训了恩将仇报的“邻居”,有力地维护了地区的安全,彰显了我“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形象。
一、战争准备
中央军委命令规定空军的任务是:在中越边境地区加强巡逻警戒,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一般不越出国境作战。除当时驻广西、云南地区的歼击机部队按部署担负境内防空任务外,决定向广西、云南地区前调一批高炮、地空导弹部队担负防空作战任务;其他准备参战的空军部队在原驻地加强训练,做好准备,伺机前调。空军根据中央的命令,立即展开一系列的战前准备。
1、调整兵力部署和各项保障措施
首先组织第一批防空部队前调。按照空军预先的高速机动计划和相应措施,在武空、广空、成指、昆指的严密组织下,这些部队昼夜兼程,顺利到达指定位置,迅速担负起防空作战任务,比军委要求的时限提前了4天。
为了适应多机种、多兵种协同作战的需要,紧急组织和扩编了一些部、分队,从兄弟军区空军调进部分人员、装备、车辆和战备物资。在航空工程、通信、雷达、侦察情报、领航、气象、电子对抗等系统,组织了严密的保障网。
“红旗”-2地空导弹部队赶赴战区
2、健全和加强战役的指挥组织
根据这次作战的特点,广空和昆指分别建立了前进指挥所,统一指挥广西、云南方向的空军参战部队。广西方向由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王海指挥,云南方向由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主任侯书军指挥。前沿机场分别建立了合成指挥所,由前指派出领导干部任指挥员,对驻场的不同建制的航空兵和附近驻防的地面防空部队实施统一指挥。合成指挥所是以机场原驻航空兵指挥所为基础,外来的航空兵部队分别向合成指挥所派出指挥员和少数战勤人员组成,各部队的指挥人员直接负责对本部队的指挥引导。高炮、地空导弹部队在合成指挥所内开设指挥分室,并向主室派出指挥员协助合成指挥员实施指挥。
实践证明,在当时条件下,在没有建立指挥自动化之前,建立前指和合成指挥所是解决集中统一指挥,减少指挥层次,提高指挥效率的有效办法,也利于组织各兵种、各机种的协同动作,掌握整个战斗活动情况。
为了解决空地协同作战问题,在全空军范围内抽组了9个作战小组和11个目标引导组,派往广州、昆明军区前指、陆军军部和担负主要任务的陆军师。
在战役开始前,空军向广空和昆指前指派出了两个联络组,直接了解这两个方向上的作战情况。我记得在1979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三),正值春节放假期间,我接到紧急通知,去空军指挥所主室开会,参加会议的是赴广空和昆指前指的空军联络组成员,由空司副参谋长曾幼诚、张伯华率领,机关的作战、情报、通信、领航、气象、雷达、电子干扰、高炮、地空导弹、工程机务等业务部门的领导和骨干组成。
张廷发司令员在会上作了布置和动员,要求大家到达前指努力工作,当好空军领导的联络员,及时汇报和反映情况;同时要当好广空和昆指前指首长和机关的参谋和帮手,不要给下面添乱、找麻烦。
最后宣布了组织纪律和保密规定。说这是执行一项特殊的作战任务,时间长短不确定,每人只带随身携带的替换衣服等轻便行李。对外不得泄露出差地点和任务,包括自己的家属、孩子以及亲朋好友。到达目的地后也不得与家人通信、打电话。接着宣布两个联络组的组成人员名单,并规定第二天一早从空司大院出发,乘飞机分赴南宁、蒙自。
我随曾幼诚副参谋长一组,在到达广西南宁的当天下午,集体听取广空前指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情况介绍。尔后分别到机关相关的业务部门协助工作,与大家打成一片。几天后,广西方向空军联络组又分成几个小组,先后到吴圩、宁明、田阳等机场以及驻前沿地区的高射炮、地空导弹、雷达等部队了解战备情况。我和联络组其他两位同志先到吴圩机场,所到之处,秩序井然,各个岗位上可以说是“兵强马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上级一声令下,可以立即出动。
随后,我们联络组的3名同志驱车到位于中越边境突出部位峒中镇,那里驻守着中国空军高射炮兵部队。这个阵地位置险要,在越南抗美战争时期,中国空军高射炮兵第10师30团,曾于1967年4月24日击落过1架美军f-4b型飞机,同年5月1日又击落过2架美军a-4b型攻击机。这是敌机入侵中国广西地区经常要通过的地点。
我们见到空军高射炮兵部队的官兵们严阵以待,风餐露宿,在艰苦的环境中,日夜坚守在战斗岗位上,一切为了保卫祖国领空,打击胆敢来犯的侵略者,心中由衷激起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我们与官兵们同吃、同住,晚上在营地帐篷中度过。我们联络组分头下部队的人员很快回到广空前指,向曾幼诚副参谋长做了汇报。大家认为部队战前的战备工作做得扎实细致,士气高昂,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尔后再由曾幼诚副参谋长上报空军首长。
空军轰-5轰炸机在机场待命
3、制订和完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计划
广西、云南空军前指根据大军区和空军首长的作战意图,制订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计划,包括歼击机掩护轰炸机、强击机突击地面目标、航空侦察、防空和地面防卫等计划、方案。各指挥所、机场、仓库、阵地都制订了一旦遭到突然袭击的处置方案。我们联络组到达广空前指后,听取了他们的介绍,对计划中的各个方案的具体细节又作了补充和核实。由于航空兵部队进驻较多,又对机场战时最大吞吐量进行了计算,做到心中有数。
歼-7是当时我空军拥有的最先进战斗机
4、检查各项战前准备工作的落实
1979年1月中旬,根据总参的命令,空军预定参战的第2批部队调往前沿机场。1月下旬,空军曹里怀副司令员率空军机关工作人员前往广西、云南空军前指及参战部队检查战前准备情况,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
2月上旬,空军领导集中精力关注战役中空军实施计划的进一步完善,在听取昆指、广空的战役计划、方案汇报后,提出了一些具体化的指示,并派空司作战部长张执之连夜飞往南宁,向广空领导当面汇报,并与有关人员一起进一步研究完善战役出动计划。
2月10日,空军司令员张廷发飞往广西、云南地区,对空军参战部队直接进行临战前的检查布置。他在南宁听取了作战准备和计划的汇报,参加了作战会议,进一步了解了敌我情况分析。根据中央军委对空军的使用方针,经反复酝酿思考后,他提出:“挽弓待发,先声夺人”的作战指导方针,基本内容是:
所有参战的航空兵部队和地面防空部队做好充分的作战准备,敌机一旦入侵就能予以有力打击;军委一声令下,就能立即出动突袭指定目标。同时,在国境线上空组织声势强大的持续的空中巡逻,显示力量,威慑敌人,使越南空军不敢轻举妄动,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为了增加威慑力量,并在一旦敌机敢于出动前来袭扰时有更大的取胜把握,他指示空军机关向总部提出增调1个歼-7团、1个轰炸机团进驻广西地区。
几年前,原空军歼击航空兵3师师长张滋老人,讲述了率领3师9团的歼-7战斗机参加自卫反击作战的情景。
1979年初,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前夕,我奉命率师机关作战指挥班子和9团20多架歼-7战斗机进入广西南宁和田阳机场。临出发前,为了增加力量,空军又增拨4架成都飞机厂新出厂的歼-7给我们,要求我师立即派员接收。广空派一架运输机送空地勤人员去成都。我派副大队长江文兴等4名飞行员随机去接收飞机。
江大队长他们在飞行途中就争分夺秒地进行各种准备工作,研究试飞内容和回程飞行诸元。他们一行到达成都后,第二天就试飞,完成后立即飞回南宁。由于我师这次任务完成得出色,还受到了军区空军首长的表扬。作战时,为了震慑敌人,我们的歼-7有时还故意打开加力,超音速飞行,产生巨大的爆音…
随后,张司令员到桂、滇一线地区检查空军部队战备并做了战斗动员。2月16日上午,张司令员在从蒙自返回北京的飞机上,口授了一份给***副席主的报告:空军部队已完成一切作战准备,士气高昂,决心完成军委赋予的一切任务。
二、实施经过
2月17日凌晨,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空军参战的各兵种、各机种都进入临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