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界线全长1347公里,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法国政府于1885年至1887年签订划定的,长期以来,中越边境一直是一条和平友好的边界,1974年以后,情况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越南方面开始在边境挑起种种纠纷,派遣武装人员公然入侵,打死打伤我边境居民,并在边界的中国一侧架设铁丝网,挖掘战壕,埋置地雷,严重地侵犯了我国的领土和主权,危害着我边境军民的生命安全,至我边境居民有家不能回,有田不能种。
针对越南当局种种背信弃义、为虎作伥的行径和挑衅,我国人民实在忍无可忍了。每天都有边民遭越寇炮击和枪杀,堂堂一个大国怎能咽下这口气。大家时常都在想,华安你一定要继承老一辈和父辈的精神,把父辈没有打完的仗打下去,华安的父亲1947年曾在过晋翼鲁豫军区炮兵团,一二四团的前身就是从晋翼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十一旅三十三团而来的,华安的父亲不希望再有战争,希望中华民族平安,才给他取名华安,可是可恨的黎笋当局偏要挑起这场战争,我们没有退路,只有拿起枪,为了中华民族,为了国家,必须打好这一仗,为了国家的平安,为了民族的尊严,华安啊!不能给父辈的老部队丢脸。只能给我们的战旗再添光彩。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六日傍晚,全团在农场十队召开誓师大会。每个战士手里都端着一缸酒,团首长做了最后的战前动员,大家都静静地听着,“发扬勇猛顽强的精神,为正义而战!为中华民族而战!为祖国安宁而战!干杯!干杯!干杯!......。响亮的回声在山箐里久久不息......。
17:00全体人员整装待命随时准备向边境进发。我六连的全体干部战士即兴奋又激动,大家伙紧张而又有序地忙碌着。按照上级规定,整理行装,把不是急需的东西都集中到营部(许多战友把遗书和最后要寄给亲人的信件也一同放在多余的衣物中,华安也把寄给家人的信件放在衣物当中,再给亲人的信件中,他写到,“请父母和家人不要牵挂你们的儿子,当祖国需要时,父亲曾参加了解放战争,现在祖国又再召唤,自古就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咋家还有哥和弟,你们放心,他会毫不犹豫地冲在第一线,他为的是中华民族,是为了每一个小家,没有国家哪有我们自己的小家,只有守护住祖国的疆土,才能守住各家各户的亲情,放心吧!你的儿子绝不做孬种,就是光荣了肯定也要做个英雄”)。
每人必须携带装备的枪支弹药、手榴弹、备战铲和十字镐、防毒面具、干粮、水壶、挎包,穿两件衣服,检查领章、衣服、裤子是否写上自己部队代号和自己的名字和血型号,右臂扎白毛巾(这是参战部队统一规定,以免混淆敌我),腿上要扎绑腿带。
17点20分,开进的命令下达了。此时的六连在大部队还未到边境时,就已经在边境线上埋伏在道路两侧的灌木林和草丛中担任掩护主力出境的任务。我团大部队一步一步地向越南边境开进了,一场正义之战,对越拉开了自卫反击战的序幕。18:00点正,全体将士陆续跨过了国境线,向越寇实施惩罚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一路上静悄悄地,没有一个人在说话,整个大部队没有人发现六连就在草丛和灌木林中设伏保卫着他们出境。
大部队走完后六连尾随大部队继续向前开进,同时还承担着整个部队的后方掩护任务,渐渐地能听到一些零星的枪声,远远地好像还看的到一些灯光,华安和战友都在猜想是不是已经快接近越寇的营房了,大家关心的是六连什么时候打,打哪里?华安便悄悄地问张明学排长,他说“六连目前还没有具体作战任务,是团里的预备队”。
什么呀!预备队!华安听了半天都没说话,是不是我们六连是新连队,团首长对六连没有底,所以就没安排六连任务,华安的心里一直是这样想着,真不该来六连,如果还呆在四连肯定是主攻连,可这怎么搞得,弄个预备队,跟着团指挥所,只能听听枪炮声了,太没劲了......。
六连为团预备队由团指挥部直接指挥。跨过国境线后,六连秘密隐蔽在道路两侧的草丛中,等待团指的到来。大约19:00点过后,团指机关上来了。于是六连跟随团指机关,缓慢地在拉他公路上向前移动着。拉他公路是宽阔的,但很不平整,坑坑洼洼的,隔不远就有一畦子水,映照着星光,在微风的吹动下一闪一闪的。战友们的心情是紧绷着,尽管胸怀满腔怒火,但毕竟是走在生疏的土地上,一怕踏上地雷,二怕踩到陷阱被竹签刺伤,三怕越寇袭击,因此前进地速度十分缓慢。当进至越南境内约三公里时,团指停止了前进。
经确认,再向前推进一公里左右就是越军边境的第一个踞点──拉敏。据战前侦察了解,拉敏是越军一个四面环山的公路要塞,(作战命令中的打开通道就是从这里展开)据点守敌约100多人。敌营房周围工事星罗密布,有暗堡、有战壕、有陷阱和防步兵雷区,火力与周围高地相呼应。团指经过考虑后,向先期抵达拉敏附近的二营下达了由五连首先完成拔掉敌人踞点拉敏的任务,六连随团指原地待命随时准备出击,接应五连。
周围一片肃静,空气好像凝固了似的,压抑着每个干部战士的心,此时要数团最高指挥官团长的心最为紧张。团长姓袁名玉昌,四十来岁年纪,身体修长而不显得清瘦,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衬托出精干的身体,表面显得格外的冷静。他早年曾参加过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和援越抗美出国作战,有一套令人信服的指挥才能,半年前拟调任42师副师职务,由于半年来团长一直缺位,上级考虑到他熟悉该团,因此战前仍留124团兼职。
他对自己的部队最了解。半个月前,召开团丨党丨委扩大会区分任务时,差点留不出预备队了,各营连都想打头阵。得了,按平时的贯例,一营穿插(任务最艰巨),二营正面进攻,三营随后,这样才勉强平息下来。但要六连做预备队,六连可不愿意了。团营领导只好耐心解释说,这只是暂时的,到里面有你们打的并把最艰巨的战斗交给你们,服从命令吧。既然是命令,也就没啥说的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何况一整个连队呢?看到部队的高昂士气,他是欣慰的,但今晚毕竟是第一次呀,第一仗如果要是失利了,那将会影响全局的情绪。反之也将会大大鼓舞指战员的士气。第一仗一定要胜!想着这些,他又叮嘱六连随即准备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