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梯队为二营四连,攻击发起后,敌人也相继占领了阵地,各种火力响个不停,在昏暗的夜空中构成了壮观的火网,乒乒乓乓的枪声、手榴弹声、地雷声响彻了整个阵地,一挺“哒哒哒哒”的机枪声显得特别震耳,有经验的人知道这是高射机枪在平射,打飞机的机枪用来打人,可见它的威力。“他妈的,多么卑鄙的敌人。”但指战员们没有丝毫的害怕,机警地向上冲击着。
伤员不时从阵地上经过二梯队往下送,各救护组和民工忙个不停。六连随四连向前推进,卫星他们也投入了战场救护,一边随连队往山上跟进,一边帮助四连急救伤员。
不多时,一副担架抬到了卫星身边,“唐文书,你的老乡杨贵荣,他…”“他怎么啦?”卫星听完抬担架人的话,赶紧扑下去…
他牺牲了,怒瞪着双眼躺在担架上,卫星看着他亲密的战友,流下了悲痛的泪水,他俯下身去,小心翼翼地用手帮他合上了双眼,便默默地示意民工抬走了。卫星愣立在半山坡上,目送着他的老乡久久舍不得离去。
杨贵荣是卫星的同乡挚友,他出生在广西全州县,一九七七年入伍后,两人同分在一个新兵班里,两个多月的新兵生活使他俩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亲如兄弟,情同手足。新兵下连后,虽然不在一个连队,但他们始终保持着联系。第一年,相距二十来里,他俩还常用书信来往交流感情。
部队向前线开拔后,在外扩编训练,他俩就一直没有见过面了。可是今天,今天一见面,他竟…,要不是抬担架的民工认识卫星、要不是前几天让民工帮助他找同乡,他俩就永远见不着面了。“可恨的越南鬼子,不把你们碎尸万段,誓不罢休。”他呼喊着向前冲去…人的情绪在此时是最容易被激怒的,来时活生生的人,今后却永远不存在了,况且还是同乡挚友。他愤恨,怒火中烧,完全忘记了敌我的存在,没有一丝畏惧,只有满腔仇恨,一定要为战友报仇!
由于白天我强大炮火对高地实施了长时间的打击,敌人防御体系已损失了一半。所以整个战斗只用了近三小时,就全部被我控制了391表面阵地。
六连此时在清剿第三防线之敌,抢修工事,补给弹药,防敌反扑,整个部队在忙个不停。十九日凌晨两点左右,被我军冲散了的越军残敌在夜幕的掩护下,凭借着地形熟悉的优势,向第一、二、三道防线同时发起了猛烈的反扑,企图夺回表面阵地。
其实,我部占领阵地时,敌人并没有全部被消灭,作战中他们采取了顶、散、钻、反等游击战术。初时,与我军硬抗,当抗不住时就分散成小组与我周旋,再不行的话就钻入暗洞侍机反仆。此刻,敌人趁我立足未稳,向我四连、六连等阵地发起了全面反扑。秦连长判明情况后迅速组织部队抗敌反冲击。
由于391高地纵深很大,加上天黑路陡,在立足未稳的防御战斗中一般伤员处理后很难及时后送,因此,这一夜卫星的事少了很多。于是,他提着冲锋枪,在抗击敌人的反冲击战斗中,可过足了瘾,共打出两个弹匣的子丨弹丨,投出4枚手榴弹。在黑暗中,只要战壕外的密林里面一有动静,首长就下令射击。经过一夜的战斗,全连打退了敌人的三次反扑,以伤一人的代价,守住了阵地。
上图为1979年3月5日《人民日报》对我团攻打391高地的报道
上图为1979年4月2日《解放军报》对我团攻打391高地的报道
二月十九日,天亮之后,大家忙着加修工事,以防敌炮火袭击。上级通报说:391高地是敌人的主峰阵地和防御要点,天亮之后,敌人可能要进行大规模的反击,请注意加固工事加修隐蔽部,补足弹药,准备固守。所以,此时同志们顾不上疲劳,一个个都忙碌开了,砍木头的砍木头,挖洞的挖洞,没有一个闲着的。
此时,卫星带着一付担架,将昨晚被敌手榴弹炸伤的六班战士宋尤龙同志抬下了山。卫星将小宋交给营救护组后,向营部要了8名民工加上送小宋的2人共10名民工,便急忙到团流动军械库领了4箱步枪弹(5760发)、1箱机枪弹(1200发)、3箱手榴弹,又匆匆往山上赶,当他们刚爬到四连防线即第一道战壕附近时,敌人的炮火打来了。山顶山腰一片浓烟,炸声四起。但卫星想到,如果不把弹药送上山去及时补充给大家,敌人反扑时,全连就难以抵挡了。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动员民工利用地形一步步往上爬。
这些参战民工,大部分来自我边境居民和农场的工人,对敌怀有刻骨的仇恨,有的于战前在敌人的炮火袭击中丧妻丧子,有的住家被炸塌,平时无法安身,早就盼望军队来为他们报仇出气了。如今他们身临战场,同志们勇敢、能吃苦,不怕牺牲,一个个都表现得特别突出。在卫星的带领下,经过20多分钟地艰难爬行,他们安全地到达了连队阵地。
此时,敌人的炮击也停止了,但并未发现敌人有反扑迹象。补给弹药后,上级命令六连前出一公里,拿下391西北突出部的72号高地,以稳定我整个防御体系。六连受命后,沿小路直奔72号高地,到高地后全连迅速展开,形成合围,但上到山顶只发现一个伤而未死的越军,龟缩在暗堡里负隅顽抗,被我六班战士结果了性命,其余之敌都早已逃之夭夭了。清剿时,搜出了大量地雷、竹签、弹药和日用品,还有几发“一二二”铜质炮弹壳。返回391阵地时,战士们都把战利品带回来了。
返回到391高地,放下战利品,此时看到营部也来到了高地。二营营长王文斌在30号高地牺牲后,班子进行了暂时的调整,副营长李德斌接替营长职务,其他成员亦作了相应的调整,营指显得更加年轻精干。通过昨天进攻391高地的部署和作战,足以看出他们的指挥才能是高超的,不亚于过去的老班子,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同志们见到了营领导,总觉得有了精神支柱似的,不自觉的产生一种安全感。
营部的到来,让民工把昨天扔下的东西也带上来了,让大伙进行了认领,物资一样也不少。而后,让民工顺便把六连缴获的战利品全都带下了山。民工下山后,营指命令各连队继续加固工事,休整待命。
当晚,六连党支部在隐蔽部里召开了首次战地支委扩大会,回顾小结了二月十六日以来的战况。4天来,我连以牺牲3人负伤24人(后送)的代价,赢得了毙敌28人,缴获战利物资不计其数的重大胜利。会议表扬奖励了一批同志—
副连长段瑞炳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几次负伤不下火线,顽强指挥战斗直至牺牲,为夺取30号高地做出了重大贡献;十一班班长张和平同志在攻打30高地战斗中,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炸碉堡,他一个人炸毁了敌人4个暗堡,消灭敌人4名;战士王光伟在30号高地之战中,不顾个人安危孤胆深入山洞内生俘了1名残敌(拖出洞后不久死亡);二班战士罗会生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不叫,全身中弹片19块,仍坚持战斗。
会议决定对以上4人分别报请上级荣记二、三等功;会议嘉奖16名同志。卫星前运(弹药),后送(伤员),表现突出,清点统计清楚及时,也在奖励之列。会议同时宣布了上级对连队干部班子进行的调整:原一排排长谢尔亮接替副连长职务,七班班长曾会明任一排排长(原来拟定的一排长代理人一班班长陈志国负伤);会议提出了“发扬30号高地敢打硬拼的精神”、“为牺牲的战友报仇”等战斗口号。作为文书和“秘书”身份的卫星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全过程,并在微弱了灯光下快速记录了会议内容。散会后卫星更“详细”地回忆和书写了几天来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