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营长见此情形,亲自与团部联系,要求增派两具喷火器上来协助六连歼敌。随后,他亲自指挥部队战斗。时过不久,喷火兵在三排的护送下,与卫星、卫生员等一起来到了高地。了解清情况后,喷火兵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向其中一个洞内喷射了两枪火柱。敌人的枪声停止了。
过了片刻,营长和他的通信员马国和想前去查看洞口,但刚一起身,敌人的罪恶之枪在营长左侧数米处的“a”型工事内又打响了,一颗罪恶的子丨弹丨击中了小马的头部,小马当场倒地。此时营长迅速卧倒,在一旁的卫星随即向洞内连续扔了两枚手榴弹,其他的人也对着洞口一阵乱打,敌人又没有动静了。卫生员迅速抢救小马,王营长和秦连长还有一班的同志前去观看洞口,发现有三具越军女尸,洞里内壁有一扇破竹席。
难道暗洞就在这竹席下面?不可能呀。天亮之前寻找伤员时,卫星曾经到过这个洞口,一排攻占主峰时也搜过这个洞,但都没有注意到这床竹席,太疏忽了。这时,营长命令再往洞内投两枚手榴弹,把竹席炸开。竹席炸了,但什么也没有发现。然而,正当营长转身想去看看小马时,奇怪的枪声又响起了,两发子丨弹丨正中王营长臀部并贯穿至小腹部而出。营长倒下了,连长和一班的战士顿时傻眼了,并以最快的速度把营长抢到了相对于洞口的射击死角位置,其余的战士像疯了似的,一顿手榴弹向洞内乱投,然后迅速窜进洞里边打边进,全然顾不个人安危了,要为王营长报仇的愿望激励着他们,在洞内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几分钟过后,敌人在30号高地的枪声彻底灭迹了。经清点,几个洞口共歼敌10人,搜出洞内小型弹药库一个,我方牺牲2人,伤3人。营长和小马的牺牲,给六连干部战士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和悲痛。秦连长、陈指导员为没有保护好营长而感到愧疚和痛苦,他们把营长和小马牺牲的情况及时报告了营团两级,并请求上级给予处分。
上级查明情况后,迅速通告六连,要求大家不要过于悲伤,不要过于自责,王营长的牺牲与六连的组织指挥没有直接的联系。同时还表扬六连30号高地总体之战打得很好,说师丨党丨委的嘉奖令下来了,并要给六连记功,鼓励大家振奋精神,以利再战。得知消息后,六连的全体指战员悲喜交加,纷纷表示要化悲痛为力量,多杀越南鬼子,为营长报仇,为副连长报仇,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营长王文斌,是卫星印象深刻的老领导,1977年卫星入伍时就在他所领导的营属四连当战士,那时该营在云南砚山县平远街帮助回民重建家园。在一次投弹训练时,王营长看见个子小小的卫星用左撇子投出了58米的好成绩,当即就表扬了卫星,后来又在多次的全营军人大会上表扬过卫星,因此,对营长的印像很深。王营长个子也很小,与卫星差不多,高不过1.62米,但他行事干练,处事泼辣,说话声音高尖而宏亮,在营里甚至在全团有很高的威望。如果王营长当时不牺牲,随后完全有可能提升为副团长或更高的职务。然而,生命既逝,无力回天。现在我们只能在这里怀念英烈,告慰英烈,愿老营长的英魂在天国里安息吧。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临近中午时分,营长在六连八班的护送下,由担架组抬离了阵地。全连人员脱帽肃立,随后齐声鸣枪,为老营长送行—老营长,您放心吧,您安息吧,有我们在,就会有战争的胜利,有我们在,就会有祖国的安宁!
过后不久,上级命令六连将阵地交给兄弟部队,而后撤离了30号高地,集结到东侧公路旁休整待命。
亚热带的二月,中午的阳光是灼热的。从十六日早上6点起床后,紧张、忙乱了近30个小时的指战员们,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疲惫。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躺在草地上抽烟、吃干粮。昨夜紧张的第一线战场,如今变成了相对安全的休闲地带,同志们紧张的心情,此时都放松了许多。
卫星下山后,迅速向营部书记汇报了实力,将伤亡人员的姓名、籍贯、政治面貌等自然情况和伤情一一进行了汇报。之后,他又到团后勤申领补充了各班排消耗的弹药,部队休整时他是最忙的。向营部核实实力后,又详细地向连首长汇报了整个伤亡和战绩情况。
连长默默地听着卫星汇报,此刻他在想什么呢?没有人知道。29岁的连长在124团来说,是比较年轻的。从昆明步校提前回来后,领导便交给了他一百多号人。他起初是担心的,全连近140人,一半以上是刚入伍不到两个月的新战士,九个班长是七拼八凑凑合起来的。然而,尽管这样,第一仗我们胜利了。
战争检验了自己的部队是过硬的—在漆黑的夜晚,在地形、敌情一点不熟悉的情况下,没有配备一样重火器,没有多增一兵一卒,全凭本连的力量,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实践证明,自己的连队是能够战斗的。在今后的战斗中不管有多么残酷,他们一定能够坚持,一定能够取胜,一定能!
天色渐渐昏暗,部队沿山腰小路又出发了。通过小半天的休整,再加上闷热的烈日消失,指战员们一个个都又精神了许多。小路通往拔坡方向,很陡、很滑,不时就有人跌倒。部队在密林的山路上艰难地爬行着,不多时,来到一个村庄,村中一片宁静,几处废墟旁点点微弱的死光在晃动着。可能是白天炮火的“余光”吧。
部队观察了片刻,见无情况,又继续前进了。周围又恢复了黑夜的寂静,只有队伍中那不定时的“向后传,跟紧”“向后传,小心地雷”的传口令的声音。远处山上炮火轰鸣,但都觉得太遥远了。火光一点也照亮不了眼下的路。地形不熟,道路狭窄,行动缓慢。同志们的心显然又是紧张的。漆黑的夜,还要走向哪里呢?部队是多么的疲劳,一天没吃饭了,由于白天的炎热大伙带的水又都喝完了。然而,交战之际,岂能由人呢?!服从命令是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