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敏之战一开始,大家就一直以紧张的心情等待着,当五连主力第一次踏响地雷前进受阻时,团首长和六连以及后续部队就深知情况的严重性和五连一排的压力之大。当血淋淋的伤员由民工抬着路过后续部队时,更激起了大家对越的仇恨。来时活生生的同乡好友就这样断臂腿、破肚皮甚至牺牲了,大家都悲痛万分,愤恨不已,心里暗暗表示一定要为战友报仇,一定要狠狠扁揍这帮忘恩负义的越南小鬼子。
拉敏之战结束后,五连继续清扫战场休整待命。
此处缺失一段,待找到后再补发上。
控制30号高地后,连指命令大家迅速抢占有利地形进行全面清剿,防敌反扑和炮火袭击。秦连长布置完毕后,这才意识到段副连长的不存在,他急忙问一排的同志,一班的战士说,占领第二道战壕时,他和他的通信员王仕阳同时负了伤。可能是送营救护所去了吧。救护组的卫星说“我们没有看到副连长,送下去的人我都记着的”。
“完了”,连长暗想,“段副连长可能牺牲了”,大家赶快寻找!于是他急忙带领卫星、卫生员及一班的几名战士,向一排攻击路线寻去,找不多远,在一个暗堡口发现了一具面部血糊、头部冲下躺着的遗体,面部难以辩认。卫星急忙向前捡起遗体旁边的手枪,一看枪号“335086”,“是副连长的枪”,他大声呼喊着,同时他又急忙解开遗体上的裤腰带一看,“段瑞炳”三个字几乎使卫星昏过去。
段副连长牺牲了。一位坚强忠诚的好干部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人间。战士们悲痛,干部们悲痛。此时,秦连长、陈指导员更加悲痛,他俩伏下身去,与卫星一道为段副连长擦干了血迹,整理好军装,安稳地扶上担架,并要求卫星亲自送副连长下山。他与陈指导员以及连队的其他人员站在山腰,眼含泪花,脱帽肃立,一直目送着段副连长的遗体被缓缓地抬下山去。
段瑞炳,四川内江县人,秦连长、陈指导员与他共事多年,有着深厚的交往。他一九六四年入伍后,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列入编外后,战争的需要,他又积极投身于战斗。任新编连队副连长,他不计名利地位和得失,积极扶助比他晚入伍5年的连长工作,在连队有很高威信。战争前夜,他主动承担带主攻排的任务,当晚,他带领一班冲锋在前,曾两次负伤不下火线,为全连攻克30号高地做出了突出贡献。段副连长牺牲的消息传达后,全团上下无不为之悲痛,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为段副连长报仇。
6点过后,天空渐渐放亮了。经过一夜紧张的行军、潜伏、战斗,人人的眼里都布满了血丝,真像是打红了眼了,满身泥土,面部被火药熏得黑里透红,露不出一点肉色,一个个都没有人样了,但看上去却很精神,搜山搜洞,加修工事如生龙活虎,也许是兴奋?不管怎么样,我们拿下30号高地了,我们胜利了,指战员们没有一点困意。
卫星怀着悲痛的心情,安置好段副连长的遗体后,又返回到30号高地。此时,他正在一一清点缴获的物资,呈报战斗减员和弹药消耗情况。他和同志们一样,一夜来他是紧张的辛苦的,从第一发炮弹炸伤石正清等人一开始,也炸掉了他最后的一丝怕意,他甚至想玩命,但工作脱离不开,他和卫生员同时学习过战伤紧急救护,伤员需要他。一夜之间他以最快的速度、准确的动作包扎了10余名伤员,登记了23人的负伤伤势、止血时间等情况,补给了4箱手榴弹。此刻,他虽然没有负伤,但他全身几乎染满了伤员的血,战争使他对人的鲜血已无所谓顾忌了。
上报完情况后,他忽然觉得自己身上少了点什么似的,感觉轻了,啊,收音机!上级发给连队的熊猫牌收音机!出国时是连长说要带上的,怎么没了呢?昨晚,上山前感觉还背在身上的,在哪儿丢的呢?赶紧找一找。
于是他趁空和卫生员安顺华一起沿上山的路线找去。还好,在第二道战壕上沿一个坑道口附近找到了它,拾起来一看,是炸断了背带而脱落的。此时他全明白了,多危险啊,昨晚他正在给董群辉处理伤口时,一枚手榴弹就在不远处爆炸了,他顺势伏在小董的身上,当时人没有受伤,想不到把收音机背带给弄断了。现在好了,人没有死,收音机也找到了,他开心地笑了。
打开收音机,恰好收音机里传来了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布的新闻公报: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云南边防部队从即日起,对越实施正义的自卫还击作战…。公报重申,我们不要越南一寸土地,以惩罚越军为预期目的,达到目的后,我们将适时主动撤军。公报发布后,我边境全线强大的炮火终于发言了。广西、云南两个方面同时实施大规模推进,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总进攻开始了。
听着新闻和炮声,看到山脚下我后续主力,正在踏着我强大的炮火凑鸣曲大踏步地向纵深挺进,我全体先期进来一步的指战员们兴奋了。有了炮火的支援,我们以后的进攻肯定会顺利得多,昨晚,在没有重火器支援的情况下,我们虽然胜利了,但我伤亡也较大。现在大可以放心了。
随着大炮的发言、枪声渐渐的冷落,天色也大亮了。经过30多分钟的清剿,六连在30号高地没有发现异常情况。这时,秦连长便指挥一排固守高地,二排三排将缴获的枪、炮、弹药等战利物资一一送下山去。卫星也跟着下去与团后勤交接去了。
二、三排下山上交完战利物资不久,突然,30号高地又响起了枪声,怎么回事呢?山下的人震住了。不一会,山下的二三排长电台里传来了连长的声音“高地出现残敌反扑,请你们随时待命上山接应”。残敌?进行了那么长时间的搜山,没有发现情况,残敌是怎么来的呢?他们藏在哪里?大家都很惊讶!
原来,30号高地有着极其重要的战术价值,纵深较深。敌人在高地上盖房住家经营阵地,工事之坚固是无疑的。但洞口伪装之巧妙,洞内复杂之程度,是六连的同志没有预料到的。
攻下阵地,只发现17具敌人尸体,当时连首长就有所考虑:一个加强排只死了17人,这里面没有问题吗?于是连长指导员下令搜山,但由于敌伪装巧妙,暗洞纵横,山势险峻,近半个小时的搜山什么也没发现,大家也就没太在意了。因此,便派了两个排下山送战利品。敌人很可能窥见了六连兵力分散的行动,见山上人少了,在我力量薄弱时,企图趁机反扑夺回阵地。
这时,二营营长王文斌看望六连正好来到30号高地。
一排围歼暗堡龟缩之敌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敌人依托着暗道,打一枪换一个位置,神出鬼没,加上坡陡林密,因而很难掌握敌人会在哪个洞口出现。于是,秦连长迅速指挥各班分别控制已知洞口,注意发现新的洞口。并用40火箭筒朝洞内射击,用爆破筒、丨炸丨药包扔进洞里一顿狂炸。但由于暗道较多而且很深,错综复杂,洞口炸塌了,仍没有控制住敌人的火力和冷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