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军四十二师一二四团二营六连文书梁卫星战友的回忆录
一九七八年,我中华大地刚刚开阳,一片乌云却从我西南边境悄然而致。乌云压境,令人窒息。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下旬,卫星(本文作者)作为云南边防连队战斗班的一名普通士兵,正和所在的部队一道,于云南的路南(著名的石林景区所在地)、师宗一带参加预期为三个月的加强步兵师对野战阵地防御之敌进攻的作战演习,作为进攻部队的假想敌人充当配角。
一天,部队突然接到命令—演习提前进行,提前结束。
这么大规模的、经过周密计划的演习为什么会突然提前呢?一时间野战军营里议论纷纷,驰心猜测,后来更有传说,今年的退伍工作暂停了,怎么回事呢?但这些都是军事秘密,又不便多问。
十一月二十六日,演习结束。次日上午,卫星同战友们一道辞别了演习驻地热情好客的苗族亲人,一路连续乘车,回到了阔别两月有余的驻地营房-云南省文山州城北郊。
演习的提前、复退工作的停止、广播报刊的宣传,似乎使人们敏感的神经渐渐紧张起来了,虽然对于入伍不到两年的卫星来说,没有老兵那敏锐的感应力,但他也同样预感到了好像将要发生什么,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仗是早该打了,当兵不到两年如果能出国狠狠揍越南鬼子一顿那可太过瘾了。但战争,它又是牺牲和流血的代名词,想想如果真的离开了人世,看不到未来世界,享受不到婚恋的幸福,卫星心情又不免有些紧张。两年前,他为了不受饥寒交迫之苦,毅然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幻想在军队以出色的工作赢得部队领导的信任,找到一席栖身之地,无奈,今天偏遇战争来临。他觉得自己命苦,但他更恨越南小丑仗势欺人、驱赶我华侨同胞、炮轰我边民等一系列罪恶行径。看看近段时间的报纸,听了近几天来各级的动员,他的心情似乎又平静了许多…
南疆的边民危难,国家的尊严受辱,异乡的侨胞受欺,全中华民族都忍无可忍,作为军人你岂能袖手旁观呢?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怎能犹豫呢?别人能去我为什么就不能去呢,况且自家弟兄众多,舍我一人又何妨!这样想来,他的参战之心更加坚定了。于是一份出自内心的请战书同时呈到了连长、排长和班长的办公桌上…
经过二十来天的忙碌,开赴前线的工作已全部准备就绪,正待机出发。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七日,上级的开进命令下来了—部队利用夜幕作掩护,全副武装步行开进,三个晚上完成120公里的行军任务。
同日傍晚7时许,部队沿文(山)马(关)公路出发了,急促的夜行军,超负荷的负重,对弱小的卫星来说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每人全身负重约40斤左右(背包、枕头包、56式半自动步枪、手榴弹、子丨弹丨、水壶、干粮、挎包、防毒面具、铁铲、铁镐等)。卫星预计,这点负重头两个晚上应该是轻松的。果然,头一个晚上过去了,经白天一休息毫发无事。这算得了什么呢?卫星想,比起在家时到岭上去挑柴禾,不知要轻松多少,比起送公粮、挑石灰,比起割禾、插田,比起双抢,比起…他越想越有劲,越走越顺利,不经意间第二个晚上又顺利过去了,他还感觉不出太艰难。
行军中,他还时常帮助他的同乡蒋小个子背枪哩。小个子名叫蒋炳龙,他跟小卫星个头差不多,只因高中毕业就参军了,没有参加过生产队的强烈劳动,因此体力要比卫星差一些,在以后的时间里,他和他一直是同生死共患难的好友。
第三个晚上的行军开始了。这是步行开进中最困难的时期,大部分同志脚上都起了泡,双肩也红肿了,天上又下着纷纷细雨,天黑路滑,步履维艰。这时的卫星也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了,昨晚一股子劲不知道跑到哪去了,他低着头默默地向前走着。他在心里暗暗地给自己鼓劲,你可一定得坚持住啊,当初领导考虑到你体力弱小让你参加“收容队”,可你硬要呈能,说是要锻炼锻炼,现在可好,你要“抛锚”了大伙不得笑话你。想到这些,他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着。他恨,他恨自己无能,想当年在家上大岭十多里地,送粮上山给父亲、挑着柴禾回山下,常来常往都不觉得怎么的,现在怎么就不行了呢?他更恨跳梁小丑越南反华排华罪恶行径,如果没有那帮家伙辱我国民,犯我领土,我们怎么能吃这种苦。想着想着,一股无名之火涌上心头,妈的(骂人了,虽然欠点文明但可以理解),越南鬼子,待我们上来,非得好好收拾你们不可。然而眼下—茫茫艰难路,何处是尽头啊!
部队继续向前移动,速度似乎慢了许多,还不时从前面传来“向后传跟上”的口令。显然,有人掉队了。这时的卫星尽管比昨晚行军困难了许多,但他仍在坚持着,坚持着,紧跟前头始终没有落下一步。
天刚蒙蒙亮,部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马关县南捞公社寸腰岩的坡头村。三个晚上的行军,使卫星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耐力和韧性,二百多里路,尽管艰难些,但毕竟还是坚持下来了,他感到欣慰、自豪。同时他在心底以此来鼓励自己,今后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事,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部队扩编,卫星从五连调整到六连,担任文书兼军械员。根据工作表现和需要,卫星被列为第一批党员发展对象,被审核批准了。一九七九年一月七日,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连队党支部郑重地通过了他的入党志愿书。从即日起,他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党员了。孩提时代的夙愿今天终天实现了,他激动、他高兴。
这一天,他想了很多很多。想起孩提时代在他大哥入党的时候,他曾幻想过自己将来一定要入党,虽然对党的了解只处在朦胧之中,但上学后常唱的“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没有***就没有新中国”他是深信的。入伍时,驻村工作队的秦海峰、李亚军送给了他一本《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笔记本,并寄予了厚望。入伍后他谨小慎微,两年来所走的路并不平坦,平时他坚持勤奋学习,苦练军事技术,克服了体小力薄、左手使劲等生理缺陷。
在第一年里,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对卫星来说“难于登天”的投弹、器械、刺杀、射击、战术等各项训练任务,他左撇子投弹由最初的26米提高到58米,曾受到过营长的表扬;他认真学习政治,积极为连里出版报写文章,写学习笔记,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信守“生当为人杰”的信条,克服了种种困难,闯过了重重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