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他用火箭筒和越军对轰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翻开战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英雄们都有自己的一门绝技,有的是神枪手,有的是神炮手,有的是神弹手…,要是放到现在,把这些战士组合在一起,一支特种部队就组建起来了,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火箭手,他凭借一支火箭筒,9发火箭弹,敲掉敌人多个火力点,且弹无虚发,为夺取战斗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就是甘在和。
甘在和,1957年出生于四川资中,1977年参军入伍,是14军41师123团8连班长,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甘在和随部队奔赴越南前线参与作战,开战之后,甘在和所在的连队奉命在扣周地区歼灭逃跑的越军。
第二天八连在贵都芳的村庄追上了一部分残敌,8连接到的命令就是干掉这部分残敌,这个时候几名敌人借助草房为工事,架起了2挺机枪和4支冲锋枪开始抵抗,我军的战士一时之间难以冲上去,这个时候排长命令甘在和用火箭筒轰掉他们。
甘在和在接到命令之后,并没有盲目的拿起火箭筒就射击,而是潜伏到房子对面的一颗大树下,在找到最佳的射击位置之后,一发火箭弹打了过去,正中目标,几名越军被一次性就结果了。甘在和从接受任务到摧毁敌人仅仅只用了一分钟。
在夜间转移的时候,甘在和的右腿不小心受伤了,但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要随部队继续战斗,这天他们来到了一个叫做水洞的山村附近,部队突然之间遭到了越军的伏击,越军一共设置了4个火力点,这一次甘在和再一次展现了他那神乎其技的射击技巧,10分钟的时间敲掉越军4个火力点,他一共打出了5发火箭弹,除了一发没有爆炸之外,其余4发全部命中目标,一举将敌人全部歼灭。
随后,甘在和随部队攻打十七号高地,此时的敌人早已架好了高射机枪、重机枪、轻机枪等火力,一时之间8连进攻受阻,甘在和拿起火箭筒,对准越军阵地的3个火力点,连续发出3发火箭弹,全部命中目标,将越军的3个火力点全部摧毁。
在之后的战斗中,敌人发现了甘在和所在的位置,于是敌人打过来几发火箭弹,甘在和被两块弹片击中,但是他拒绝战友们要他下火线的要求,又带领战友们坚持了5天,最后在撤下阵地的时候只能依靠拐杖走路了。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甘在和先后发射出了9发火箭弹,除了一发没有爆炸之外,其余全部命中目标,真正做到了弹无虚发。尤其是在部队进攻受阻的时候,他凭借一支火箭筒,将火箭弹一发一发的精准的送了出去,迅速而又精准的摧毁了这些火力点,为夺取战斗的胜利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战后,甘在和荣立一等功,被授予英雄火箭手的称号。
一、大比武归来
1978年下半年,作为军、师、团的训练尖子,我先后参加了四十一师在贵阳、十四军在开远、军区在昆明组织的军事训练大比武竞赛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
特别是78年11月在昆明参加军区组织的全区军事训练通信报话兵专业大比武竞赛中,我沉着冷静,技压群雄,过关斩将,以密明码翻译看密读明、看明读密56秒、机上密语通话、行进间无纸化密语通话个人全能第一的优异成绩,夺得了冠军,为军、师团争得了荣誉,并受到了军区参谋长孙干卿和兵部程玉宝部长的接见。
军区大比武结束后,通信部组织获得团体和个人前两名的单位和个人在宜良汤池昆明军区通信训练大队集训,备战翌年的北京第四届全军运动会,期间,队里突然通知全体学员开会,军区通信部胡学琛副部长在会上通知说:“要打仗了,军委决定要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现在一切服从打仗,到北京比赛的事取消,你们先回去打完仗再说,以后还有机会”,第二天全体参训学员离开了汤池军区通信训练大队,各自回原单位。
二、开进边境
我从军区大比武回到安顺营区也是12月18日,到了连队,见好几个老兵都提升为干部,81台70年老兵秦炳海直接提升为台长(战后任参谋转业)、75年兵管奎弟提升为报务主任(战后任台长转业)、75年兵骑兵班班长蔡循启提升为二排长(战后任指导员转业)、75年兵技工室蓝忠诚提升为技师(战后任政治处书记转业)、73年兵两瓦班班长薛彪(战后任参谋,后调昆明军区通信部处长转业)提升为三营通信排排长,挎上了手枪,一个个精神抖擞,好不威风。
大家忙前忙后,整个连队的人都在紧张的准备忙碌着,我也随班里按作战要求在短时间内就做好了三分四定工作,并清理好通信器材,第二天晚上就配属到二营随大部队出发了,记得营长是杨文团(战后任边防团副团长、团长)、教导员是李瑛(战后住校)、副营长是张甫根(战后住校、副参谋长转业),督导二营的是副团长王树昌(战后转业)、副政委余华周(战后任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