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军四十一师一二一团后勤处汽车排长流沙撰写的《英勇的壮举》
1978年12月19日早晨6时,我所在的部队41师121团奉命从贵州省安顺市驻地北兵营出发,开赴南疆边防前线。经过5天的摩托化行军,23日夜晚11时左右到达南疆某地。
那时连队大都集结在边境我方一侧,在制高点上修筑了工事,并设置暸望哨,昼夜值班,观察敌情。当日执勤的战士在“阵前日记”详细记录着敌军的一举一动,并按时向前线指挥所报告。侦察兵多次潜入敌浅近纵深,侦察敌情,抓“舌头”。部队都在进行紧张的进行战前训练和准备,一场自卫还击战序幕即将拉开。
1979年2月的一天上午(好像几天后对越反击战就打响了),我们汽车排奉命到师后勤仓库领取弹药,补充即将出发一线部队,师后勤仓库(师医院也在此)临时驻扎在离马关县城不远的一块开阔地,周围搭的都是医疗帐篷。
正当车辆装满了弹药后,我已发动汽车准备离开时,一位女兵气喘吁吁的跑到车前问我:
“你是一二一团的吧?”
“是的”,我想她可能看到了驾驶室车门上喷的车号。
她接着说:“我还知道你是冯排长,对吧?”
“是,我是!”
“我给军械科弹药库的保管员讲过,如果一团的车来了,告诉我一声,刚才他给我讲一团的车来了,这不,我就跑来了。”
我问她:“有事吗?”
她将一包用白纱布仔细裹着的东西递给我说:“我叫赵军蓉,是师医院的,请将这包东西交给我哥哥,他就在你们团的五连当连长!”,
“哦,我知道了!你说的是赵军生吧?我认识他!”我接过那个包裹。
“这是一包水果糖,请帮我告诉我哥哥,马上就要上前线了,叫他多保重!”
“放心吧,我一定亲手送到你哥哥手里!”
当天我到阵地前沿给五连送弹药,见到了整装待发的赵连长,我将东西交给了他,并转达了他妹妹的话。赵连长非常激动,“谢谢啦!大战在即,家里人这么惦记着我,这一仗一定要打出我们中国军人的气势来!”
2月17日凌晨,战斗打响,五连连长赵军生所在连队的任务,主要是配合东面和北面担任主攻的部队,从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给敌造成假象。他们首先干掉了敌防御前沿的据点,快速向敌纵深推进。在一个转弯处敌方的几个暗堡几乎突然同时开火,压制了我方的进攻势头。为弄清敌火力点的确切位置,赵军生连长主动出击,在观察敌情时被敌扫射的子丨弹丨击中.
据负责烈士处理组的组长杜宝玉(负责给赵军生烈士整灵)回忆:“赵连长中了三发子丨弹丨,身上开了一尺多长的口子,那场面真的太惨了!”
时值今日我还在想,不知牺牲前的那两天他吃没吃他妹妹送给他的糖果?他就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以他年轻的生命奉献了对祖国的忠诚。
记得当年的《云南日报》和《国防战士报》先后报道这件事,《解放军报》也对西部战区战况作了相应的报道,还专门刊发了他们祭奠亲人的两张照片,是战后赵连长的父亲—也就是我们师的老政委赵琴携妻子、两个女儿专程从贵阳来到马关烈士陵园看望儿子,祭奠亲人。
天底下最悲伤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当我看着报纸上登载的照片,联想到战前赵军生连长的妹妹在托我给哥哥捎东西时说的话,眼泪止不住挂满腮边。是啊!战斗很快就要打响,妹妹有许多话要对哥哥讲的,但她没有讲战场上哥哥要如何注意隐蔽安全之类的话,就一句话:“这是一包水果糖,告诉我哥哥,叫他多保重!”,她没有讲再多的话,就这一句,多么令人打心底崇敬!
老军人赵琴政委,为了共和国的解放身经百战,从山西一直打到大西南,他清楚的知道上战场意味着什么?我们的老政委也完全可以以各种理由,动用各种关系将自己的儿子调离前线,但他没有那样做,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将三个孩子送向参战部队(儿子赵军生在步兵121团5连,大女儿赵军蓉在41师师野战医院,三女儿赵军莉在昆明军区通信总站长话连)。儿子赵军生冲锋陷阵,战死疆场,就在赵军生连长牺牲后不久,老政委又把最小的女儿赵军薇送往昆明部队。老政委以赤诚的忠心和无私的举动,感动了每一个人!
这就是中国军人!这就是英雄的父亲!
“久经沙场,从枪林弹雨中拼杀出来的人,都不难醒悟,舐犊之情,人皆有之,但呵护,绝不是父爱,卵翼之下,飞不出雄鹰”。赵军生的父亲一直是这样严格要求他的子女的。
赵军生15岁时老政委将他送到了部队,他从军11年直至牺牲,对自己严格要求,刻苦训练。喜爱读书学习,如有时间上街,目标就是直奔新华书店买书,他多么希望有朝一日能考上军校,学到更多的军事知识,在军事技能上更上一层楼,为国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他把心思全部倾注到了学习政治理论,军事知识和连队的各项工作里。说句真心话,赵军生连长处在青春燃烧,激情荡漾的岁月,能耐得住寂寞,抵住诱惑,不负韶华,从未与情窦初开女性牵手,结伴而行,从未考虑个人的问题,尽享爱情的甜蜜和小家庭的温馨,其能可贵的优秀品质,无不让敬佩之至。
他从军多年来,坚持学习军事知识,努力掌握过硬的军事技能,吃苦耐劳,勤奋工作,努力创造教育训练一流业绩。担任班长时以身作则,团结协作,班里的他把心思全部倾注到了学习军事知识和连队的各项工作里,他把心思全部倾注到了学习政治理论,军事知识和连队的各项工作里。
他担任班长时以身作则,团结协作,班里的各项工作遥遥领先。担任排长后,军事技术过硬,管理有方,身先士卒,为人表率,爱兵如兄弟,深受战士们的爱戴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