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夜色的渐渐退去,随着潜伏时间的延长,侦察连官兵紧张的心情,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蔓延着。在山谷中被浓浓晨雾紧紧包裹着,再加上越来越紧张的情绪,紧张而压抑的气氛就越发的让我们设捕的战友们感到窒息。
毕竟在我们这些参加战斗的侦察兵里,大多还都是第一次参加战斗,出现紧张的状况即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随着时间来到上午十点多钟的时候,山谷中还是弥漫着浓浓的白雾。在这个时间段里,按照我们以往掌握的情况,越军的巡逻兵也应该快要到了。
刹那间,紧张的气氛似乎使时间凝固了一般,心脏的蹦跳声也在敲打着我们的耳鼓,时间在耳鼓的蹦跳伴随下,一秒一秒的慢慢度过着…
我们的四个捕俘小组和两个火力班(五班和六班)是潜伏在捕俘第一线的。接应掩护组则潜伏在稍后的位置。其他的各个战斗小组依次排列在更往后的不同位置。这样的纵深排列组合,在战斗的中是有利于交替掩护的。
时间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不论是哪个战斗小组的成员们,都像饿虎一样,瞪大了眼睛,向着敌人要来的方向,虎视眈眈紧张而又急切的等待着猎物的到来,准备随时迅疾的扑向并捕捉猎杀猎物。
临近中午时分,我们侦察连潜伏的公路周边仍然还是雾气腾腾的,因此我们的视线还是受到浓雾的影响看不太远。在这样浓雾的掩护下,在这样的环境里作战,对我们来说还是十分有利的。这个时候的能见度也就是二三十米!
就在我们的牙齿碰的“咯咯”作响的时候,通往孟康城方向公路的浓雾中,传来叽哩哇啦越语声:来了,来了,越南兵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近了,一会儿我们的第一火力组就看到七八个越南兵,大摇大摆、亦步亦趋的开始陆续进入侦察连的伏击圈。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条离着边境线足有五公里远的公路上,而且离着他们无论是城市,还是他们的军营都很近的地方,竟然有中国军队的侦察兵早已潜伏在这里,静静而急迫的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他们就这样“顺利”的进入了我们的伏击圈,等到他们全部武装人员进入伏击圈后,随着“啪啪”的两声枪响,刹那间,我们的捕俘组、火力组火力全开,在冲锋枪密集的枪击声中,进入伏击圈的敌人,瞬间就有五六个人躺倒在地一动不动了。
各个捕俘组的成员迅速跃出各自潜伏地点,跳到公路上进行追击逃窜敌人,并成功捕获两名俘虏。至此首次出境抓捕越军的战斗行动胜利结束,之后押解越军俘虏迅速向国内按原路撤回。
到此看来一切都很顺利,大功好像已经告成了,不成想就在回撤的半山路上,意想不到事情就要发生了。
说到1.17战斗的意外,我们侦察连的战友们肯定会想,这次战斗没有伤亡啊,怎么可能发生意外呢?
这个意外真的就是差了那么一句话,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没有那一句话,侦察连可能又多了一名烈士,而且还是第一位烈士。这个意外如果真的发生了,那就是一个生命攸关的大意外啊!
抓捕越军的作战行动异常的成功和顺利,但是就在后撤的过程中,险些酿成不可挽回的大错。
作为火力掩护组三班的机枪手李宝华(山东青岛),突然发现有一个身穿越军服装的人,从公路的一旁向这个小组的方向爬来。李宝华向身旁的李谭书(贵州安顺)指导员请示到:“指导员,上来一个越南兵,打吧!”。李宝华说话的功夫,手指已经紧紧的扣在了机枪的扳机上,迅速的做好了随时击发的准备。就在这个时候,李谭书指导员马上说到:“稍等一下,让我看看再说。”李指导员抓起望远镜一看,是“阿德有”嘛!指导员立即向李宝华喊到:“别开枪,是张合清(云南大理白族)”。
就这样的一句话保住了张合清的性命,也成全了我们侦察连一名英勇无畏的战士,班长,排长,直到后来张合清还担任了我们侦察连的连长呢。一位少数民族兄弟,白族小伙子,阿德有(白族话:小伙子)。
1979年1有20日我们侦察连离开了驻守近一个月的冷水沟村寨,带着胜利的喜悦,转移到了河口县的蚂蝗堡华侨橡胶农场八分场四队驻扎了下来。开始了新一轮的侦察战斗准备。我们一排一起住进了一个大仓库里。
八分场四队的职工宿舍以及生产厂房就座落在界河八字河畔,因此我们就又和八字河重逢了,因为我们就住在她的旁边。见到久别重逢的“朋友”感到特别的高兴。这样的重逢还不只是这一次,在以后的日子里还有多次与她邂逅的机会。
在我们有了第一次战斗的成功经验,那么在接下来的战斗应该打的会更好更顺利了吧,但是结果却是恰恰相反的!
我们有了成功的战斗经验,而越方也随之加强和提高了边境地区的防范措施,在边境一线埋设了更多的地雷,可以说遍布边境一线的地雷层层叠叠,密密麻麻。
在2月6日的战斗中,就是因为这些地雷的存在,导致我们侦察连的重大伤亡。一语成谶,每当想起这个成语,我就不能自已,有些事情的发生,真的就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以我们侦察连牺牲的两位战友为例,他们在无意间说的话,竟然都意外的变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
时任三班长的武绍锋,是我们侦察连出了名悍将,与我们摩托班的副班长黄文华,在侦察连并享“武松,鲁智深”的美誉。
就是在2.6这次的战斗中,我们侦察连折损了三员大将其中的两人,另外一人是我们侦察连颇具颜值的九班长常中彦,也是一名我们侦察连的勇猛骁将。
在2.6战斗前两天的2月4日,武绍锋班长带领他们班的战友,出境潜伏在越南境内公路旁边的草丛中。不一会来了几名越南的巡逻兵,叽哩哇啦的在指着武班长他们潜伏的周围,说着什么,估计是他们发现哪里的草丛出现了异样吧。过了一会这几个越南兵就走掉了。
当晚武班长回来后听他讲,那个时候越南兵的枪都从他的鼻子尖掠过去了,但是没有发现他,如果被越军发现了,必然会成为侦察连的第一个烈士。令人不能接受的情况,在两天以后就变成了事实!
2.6战斗是一场残酷的战斗,也是一场令人难忘的战斗,更是一场刻骨铭心和必然要歌颂的战斗。
为了汲取2.4的经验教训,侦察连在2月5日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决定2月6日对越军的巡逻分队实施抓捕战斗行动,并制定了具体而详细的战斗方案。
2月5日晚上武绍锋班长的异常表现,至今回想起来仍然百思不得其解。就在这天晚上,武绍锋特别开心兴奋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很晚的时间。他一会吹口琴(他口琴吹的特别好!),一会又是唱歌,又是说又是笑,丝毫没有没有表现出马上就要战斗的紧张情绪。
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两个主要原因促成的。
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为2月4日的侥幸而感到庆幸吧。第二个原因,也是主要的原因,那天他收到了未婚妻的信件和她的照片。
他收到未婚妻信件的时候,立刻被我们一帮小兵抢夺了过来,并撕开信封,有的人大声的念着书信中的内容,有的人在争看他未婚妻的照片,这个时候,他只是坐在一边乐呵呵的看着我们嬉闹的恶作剧。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晚竟然成为他人生的最后的一个夜晚,他把欢乐、欢笑和无比快乐的心情和容颜都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镌刻在了他深深热爱的战友们的心间!
前排左一就是武绍锋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