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冷水沟,薄竹箐,这些名字听起来就极具诗情画意,真实的美景真的是此景只有天堂有,与天堂仙境一模一样。(呵呵,抱歉的很啊,自己至今为止还没有到过天堂呀,只是想象而已!)

在那个年代都感觉此景美不胜收,假如今天还会保持那种静美的原始状态的话那该有多好啊!

有一天我在道班的墙外站岗,这时我们排的王福生排长过来查哨。恰巧这天的天气造就了一副犹如水墨画一般精美的画卷,一团团裹着朦胧雾气的洁白云朵,洋洋洒洒地填满了重峦叠嶂的千沟万壑,在白云飘荡的云海中,露出云端的山峰就像大海中的海岛一样时隐时现,美哉壮哉!

我在和我们的王排长一起欣赏着在其它地方实在是难得一见美景的时候,王排长开口问我:“小青年,这个景象像不像你们青岛的海岛啊?”我嘴上说像像,但是心里知道,这样的美景真的比海上海岛好看多少倍呢。

如此美景虽好,但是身负重任侦察连的将士们却无心浏览,而把目光都集中到了中越边境线上。

在1978年12月24日这一天,我们侦察连把原来使用的木托56式冲锋枪,全部换成了便于携带的折叠式冲锋枪了。

虽然枪支只是把木托去掉了,但是改为折叠式后,在感官上就感觉小了很多,因此使用起来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了。唯一的担心这样改进的枪支准确度是否会下降呢?

经过第二天的打靶和校枪,这样的顾虑被打靶的成绩吹的烟消云散,改进后的枪支一切ok!

说到56式冲锋枪,就想起该枪的发明者,一名被称为“枪王”的苏联人(名字记不得了),在国际上该枪的名称为“ak47”,这个“ak”代表的就是“自动步枪”第一个字母的缩写,“47”是该枪的发明年代。我们侦察连使用的“56”式冲锋枪,就是仿造“ak47”自动步枪的。所以在“珍宝岛事件”后,这位枪王发誓永远不到中国来,原因就是我们中国人,拿着他发明的枪支猎杀他们的人。一个固执倔强而富有爱国心的老人,一位可敬的老人,因为我们也是拿着老人发明的枪支来消灭他们国家军人的。

反过来越南人表现的则是更加的过分,他们不但拿着我们送给的枪支武器来和我们作战,而且还包括粮食、服装和日用物品,我们国家真的是在养虎为患啊!

1978年12月25日这一天,是我仍青岛兵离开家乡整整两年的时间。两年前,我们青岛上千名入伍新兵,乘坐同一辆军列(被青岛人称作“马笼子”货运列车),经过七天八夜的漫长运程,到达了我们(共三百人)从此一生不能相忘的第二故乡,美丽的开远。

我想与我们77年一同入伍的四川、贵州战友们,估计离开家乡的日期应该比我们稍晚几天吧?毕竟你们离着云南要近很多嘛!

在冷水沟驻防期间,侦察连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项训练和侦察任务。有的到边界线上的1361高地侦察;有的赶到新店的大垭口侦察;有的则沿着边境旁边上的公路上巡查;有的又到纸厂检查站去了解和获取情报。

无论是哪一种行动,都是化妆侦察,侦察连绝大部分指战员都是穿着与当地老百姓一样的衣服。但是也有少部分人,更是穿着少数民族服装,有穿男性服装的,也有男扮女装的,假扮夫妻的。

在冷水沟侦察的日子里,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这个插曲就是由一对假扮夫妻的两个战友引发的。

侦察连在冷水沟驻守期间,可以说做了大量有关获取越南军方情报的工作。除了每天分别安排多个观察小组到各个的观察哨位进行观察以外,还聘请了当地的向导带领侦察人员越境潜伏到越南边民的家中,送给他们挂面、清凉油、电池等等日用品,以换取有关的情报信息。

说到以上极为普通的生活日用品,现在的人们是无法理解它们当时经济价值的。197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之年,当时我国的经济现状是十分糟糕的,由于刚刚结束“文丨革丨”不到两年的时间。我国可以说是满身疮痍、百废待兴,还是处于一个十分贫穷的状态。

我国是如此,那么长期依赖我国援助的越南,其经济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再说了,那个年代在我们国家买东西,好多商品也都是按计划、按人头、凭票凭证供应。我国内地既然如此,那么边区的状况就更不行了。

越南的边民与我国的边民相比,就更加的贫穷和落后。在物资短缺的年代,以上的小商品可以说是不可多得“奢侈品”了。因此这样做的效果还是颇见成效的,我们侦察连快捷而准确的掌握了正面纵深区域越军兵力的布防详细情况。

居住在这个区域的边民,无论是属于我们国家的,还是属于越南的。他们不但都是同一个民族的,而且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戚社会关系。他们的母语仍然沿袭着汉语,所以在语言交流上也不会有任何障碍。

由于有了以上有利条件的存在,所以才使得我们能够顺利的完成上一次日记中所提到的诸多任务。

现在看起来完成那么多的任务似乎是挺容易的,其实其中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比如说我们所聘请的向导,万一是为越方服务的,那么我们侦察连的同志,虽然是趁着夜色潜入到越南境内,但是要到对方的老百姓的家里,还是要走不少的崎岖山路,而且毕竟还是到了越南的一方。我们聘请的向导真的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的几位同志那就给人家白白送上门的礼物了,由此可见风险是多么的巨大啊!

说到风险,其实处在敌我对峙战争边缘的前线作战人员,都是身陷巨大风险之中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随着战争日益的临近,各种各样的风险也在逐步的加大着…

1978年12月29日,风险真的是说来就来了。

这一天的上午,我带领摩托班的三位同志,一起来到薄竹箐方向新店村旁的公路上,一个叫大垭**通要道的地方执行观察任务。这里设有河口县桥头公社人民武装部管辖的一个民兵哨所。

大垭口,顾名思义就是两山之间的一个凹口,一条从河口通往马关的南北河马公路,在大垭口的凹口处经过,这个民兵哨所就设立在公路西边我方一侧,土坡上的一个简易棚厦里。民兵哨所设有一部直通桥头公社武装部专用单线电话。而位于公路东边大垭口两侧的山体骑线上(骑线既是国境线),还修建了多处壕沟掩体工事。

这个位于大垭口的民兵哨所是处于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有利,既是交通要道,也是战略要冲。

在接下来发生的情况下,已经是蕴含着巨大生命危险,以至于最终导致我们侦察连全体指战员进入紧急的临战状态而集体出动。

1978年12月29日在一天,我所说的巨大风险,其实是单指我一个人而言的。毋须讳言,这一天差一点就成了我的祭日啦!亲爱的同志们,假如今天我不说出当年实情的话,侦察连的亲爱战友们又有谁会知道当时的险情呢?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4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4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