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十分奇特而简约的吊脚楼,其实它的使用功能更会使你大开眼界,楼上住人,楼下便是牛马羊猪鸡狗的厮舍,是不是功能真的是很强大啊!
在到达的当天晚饭后的连队会议上,我们侦察连的李谭书指导员就告诫我们,现在我们要在瑶族村寨暂住几天,因此要规范各个人的行为准则,尊重和遵守瑶族群众的生活规律和习惯。不说也不要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和事等等。
第二天我们侦察连在首先安排做好助民劳动以后,就开始了在这样一个风光旖旎的瑶族天地里进行着生活和军事训练。
在马关毛竹厂驻守的几天中,有幸和其他同志一起驱车到周边的竹林山上挖竹笋。
12月份属于冬天的季节,因此在这样的季节里挖到的竹笋应该是冬笋吧。
我们一行来到长满竹林的山脚下,开始爬山进入竹林中。在竹林的边缘上,我们就开始了挖竹笋的行动。
说是挖竹笋,其实在这个可以说是漫山遍野的竹林丛中,竹笋可谓俯首皆是。只要把足有一尺多厚竹子的落叶扒开,一个紧挨着一个硕大的冬笋,就会不断的显露在你的面前。
真的就像在我们青岛有关挖蛤蜊(嘎啦)的口头禅所说的:一挖一麻袋啊!
不一会儿的功夫,我们就满载而归了。竹笋的确是太多了!
马关县也一个边城,她的南部地区与越南接壤。
我们侦察连在这驻守的几天中,源源不断的部队从这里经过涌向边境地区。有的是乘坐车辆,更多的是步行军。最远的部队是从贵州省那边徒步过来的,路途真可谓是遥远而漫长,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由于行军的道路漫长,时不时的就有掉队的战士,三三两两经过我们的驻地,看着这些掉队的战士就让人心疼不已!
在那个年代的行军中,团级干部可以乘坐小吉普车,营级干部可以骑马,营级以下干部和战士只能徒步前进了。
1978年12月21日半夜11点时分,我们侦察连又奉命向位于边境地区的冷水沟村寨进发。
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夜行军,我们摩托班和我们侦察连的车队一同向着冷水沟前进。
马关县是著名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地区,因此马关县境内的公路也特别符合这个地理特征,异峰突起,曲折颠簸。
经过四个多小时迂回颠簸的路程,在凌晨三点多钟,达到目的地,冷水沟班道房,一幢有院落的二层小楼房。
这个冷水沟道班房离着边境线,在我们军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只有一公里,就是这么近的距离。
在接下来我们驻守的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值得我们用永久回味的事情,其中就包括我们侦察连第一次出境抓捕越军的“1.17”战斗。
进驻边境小站冷水沟道班以后,我们侦察连定做的各式各样符合边民特征的服装,开始发放到每个人的手里,另外还有部分越军军服(我们称为安南服~安南这是清朝对越南的称呼)也分发到部分同志的手中。
从那时开始到1979年2月20日出国到越南的他辣地区的第二天,我们侦察连才又换上了我们的军衣。在这段的时间里,我们侦察连都是按照化妆侦察的要求来着装的。
我们侦察连大部分同志都是穿着和当地老百姓一样的青衣青裤,也有部分同志是穿着苗族男女服装的。至于越军服装只有在出境时,才能穿着的,不然的话,走不了多远就会被人误认为越军而受到抓捕。
冷水沟这座像古代驿站的道班房,给我们侦察连人留下了诸多的回忆。在这里的点点滴滴,长久以来都萦绕在我们侦察连每一个人的心中,镌刻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我们永久的美好记忆。
冷水沟所处的位置十分特殊,北通向桥头,马关;南直达中越边境线的1361高地;西南通向薄竹箐,河口;东北通向纸厂边境检查站。而冷水沟正好就在这四条路的交汇处,由此看来冷水沟的地理位置尤为重要和特殊吧!
侦察连化妆侦察所穿着的服装。
薄竹箐这个离着冷水沟不远的村寨,在当地有着“阴国”之称。这个“阴国”的原意不是说她是“阴曹地府”的阴国,而是因为她常年被弥漫如轻纱般的云雾缭绕和笼罩。据说在一年365天的时间里,就有二百多天是见不到太阳的,因此而得名为“阴国”。
下面从我经历的一个小小事情上,就可以看出这个“阴国”到底有多阴了。
来到冷水沟以后,由于紧邻“阴国”的关系,具有相同的气候特征,空气的潮湿,路面因此也比较的湿滑。此时虽然不是雨季,但是天空中不时的有雨落下,这样以来路况就更糟糕了。由于我们摩托班除了训练就是出差连队的各种公务。正是因为整天驾驶摩托车在边区简易的土质公路上行车,所以首当其冲的就是鞋子了,每天每次出车回来,鞋子必然被泥巴沾满弄脏。鞋子脏了就要清洗吧?问题就是出在这个清洗上。
刚到冷水沟还摸不清潮水呢,就把鞋子洗刷了一番,放到墙头上晾晒。一天过去了,不干;两天过去了,还是不干。怎么办呢?突然灵机一动,炊事班的火灶在做完饭之后不是还有余温吗,喜出望外的就把两天没有晒干的鞋子,塞进了已经熄火的灶膛。
过了数个小时,当我把鞋子取出来的时候,立刻傻了眼,干倒是干了,可惜的是干大了,可怜的解放鞋子啊已经扭曲的变了模样了,已经不能再穿了,只好扔掉算逑了。
说到鞋子之事的时候,不由得使我又想起了另外一桩与鞋子有关的事情。
自从我们侦察连驻守冷水沟初始,就聘请了当地的村民来担任我们侦察连的向导,并且在我们侦察连以后,乃至打进越南境内,他们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真心感谢他们那种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
有一次向导向我央求,替他到合作社买一双解放鞋(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在当地那可是一样奢侈品啊。我就和他一起去冷水沟村里供销合作社的小卖部。路上我问他:“那里的东西不是可以随便买吗?”他回答说:“我们老百姓是不能的,只是你们大兵可以随便买。”
到了合作社后,我先让他自己买买试试,那个售货员真的拒绝了他。该我大兵出马一试身手了,结果是女售货员二话不说就卖给了我。
我带着疑惑问那个女售货员:“你为什么卖给我,而不卖给他呢?我也是老百姓啊!是因为我讲话的口音吗?”
女售货员回答我说“你不是老百姓,你是大兵。别看你也穿着老百姓的衣服,也不是听你的口音,你在一进门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你不是我们当地人。”
阿麦,这么犀利的目光啊!真的应该推荐加入我们的侦察连,可惜她只是一个漂亮的大姑娘!
来到边境小站冷水沟这才发现,这里与马关毛竹厂周边阵阵竹浪的美景又有了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恍惚是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