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我们100迫采用“炮火假延伸”、“拦阻射”、“急速射”等多种打法,瞬发引信、延时引信交替使用,反复炮击从148高地半山腰到山顶的敌人工事,炮筒都打红了,硬把敌几百平方米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群炸成了一片像刚犁过的田地。在我们100迫和82迫地毯式的炮击下,我攻击部队占领了148、149及附近无名高地表面阵地,军旗插上了148主峰。但仍有很多敌人龟缩在一个坚固的大坑道里,死活不投降。3月7日,我们团的工兵在坑道上方及入口处堆放了大量的tnt丨炸丨药,一声巨响,就像在山上爆炸了原子丨弹丨,土黄色的大蘑菇云冲天而起。我们站在远处,都感觉到像地震一样。

坑道里200多名越军都被震死、砸死了,包括表面阵地被消灭的317名越军,共歼敌666名,击毙了一名越军少校和数名军官,俘敌15名。此战共摧毁敌人碉堡62个,缴获各种枪支233支(挺)、火炮20门,各种弹药17万发和许多军用物资。

恩将仇报的“白眼儿狼”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当然,由于开始时×营×连的贸然进攻,我军的损失也很惨重。当我们看到57名烈士身盖雨衣躺在山下的田野里,一百多名伤员等待后送时,大家都流下了眼泪。

战后查明,148、149高地上的敌人75%以上,都是被我们的100迫和82迫杀伤的!

血战148高地,我们91团创造了我军历史上一个步兵团在山岳丛林地进攻作战中消灭一个敌军加强营的奇迹,立下了赫赫战功。中央军委授予步兵第91团“二等功臣团”。其辖的步兵三营为“英雄营”、步兵九连为“猛虎连”。步兵九连八班副班长陶绍文烈士为“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步兵二连二班班长蒋金柱烈士、二连二班副班长诸万林、步兵九连火箭一班副班长李光辉为“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昆明军区授予91团步兵一营二连“猛虎二连”,步兵三营副营长刘孝坤“战斗英雄”荣誉称号。陆军第11军授予91团步兵一营一连为“一等功臣连”。陆军第31师授予91团100迫炮连“二等功臣连”;91团授予100迫炮连指挥排“二等功臣排”。我们100迫炮连的8名干部全部荣立战功(2个二等功、6个三等功)。

3月8日我们团撤离班绕散,3月10号凌晨2点,100迫炮连随团指撤回到我国边境村寨十里村。

我的职责和参战感受

战前上级交给我们团的任务是穿插迂回。相对于正面进攻来讲,穿插任务更难,因为正面进攻部队的后面都是被我军占领的地域,比较安全,后勤也有保障。但穿插部队孤悬敌后,人生地不熟,没有补给线,处境更加危险。

分配我这个副指导员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协助李毅连长指挥作战;二是带领18名民工,及一部分战士组成运输队和收容队,负责向100迫炮兵运送弹药,和掉队战士及伤员的安排后送。

18名民工一次可挑36枚100迫炮弹,每人两枚16千克,要说不算重,但他们还要挑着自己的行李、熟食、装具,加到一起就不轻了。再说根本就没有路,不是爬坡上坎,就是没人深的荒草丛林,非常难走。这些人都是战前从村寨中招来的,每人有几块钱的补助。他们都是各家中的壮劳力、“顶梁柱”,有个三长两短,没法向老乡们交待。

对于我这个干部来讲,最难的还在于他们不是军人,纪律性较差,而我又不能像对待战士那样,强制发布命令,只能好言好语劝着哄着。

在作战最困难的时候,我两天两夜只喝了3勺儿米汤,也要想方设法让民工吃得好一点。

谈到吃的,我得说一下。临战前,我们每人发2市斤761压缩饼干(4块),还有压缩的蔬菜罐头,里面是黄瓜、白菜、芸豆等,吃的时候,用热水一泡就胀开了。当时肉罐头很少,每班发一个猪肉罐头,但谁也不许吃,等到炊事班炒菜时,打开倒上。同志们很珍惜这些应急方便食品,不到万不得已时,都不舍得吃,但很多同志没来得及吃就牺牲了!可等我们打进越军的坑道仓库时,肺都气炸了,里面堆满了我国援助的红烧肉、午餐肉、牛肉罐头!

战斗期间,最艰苦是在凉水井遭遇战中。由于前卫步兵营(第一梯队)走错了方向,我们随团指前行的第二梯队与越军遭遇了。团指没几个人,只有几件轻武器,没有还击能力,全指望我们100迫。战斗中敌人一发炮弹就落在离我几米远的地方,幸亏是一发臭弹,否则我就活不到今天了。那天夜里,雨非常大,雨水冲着小石子、鹅卵石从我们身下流过去,天上电闪雷鸣,敌人炮击不断。我们连有2名战士负伤,后来又有两人病倒了,我们便在瓢泼大雨中抬着他们前进,不能扔下一个伤员,这是铁的纪律。战友之情高于一切!

1979年4月20日上午8时,我们91团在云南个旧锡矿礼堂,开庆功表彰大会。政委吴宾提议为我团在作战中牺牲的112名烈士默哀3分钟时,全场顿时哭成一片,有几人昏过去…

战后炮连干部合影:前排左起指导员熊儒明、副指导员王贤亭、连长李毅、副连长林世荣。后排左起:指挥排长谢志军、二排长毛远光、一排长邹永康,司务长黄德明

汽车五十一团二连连长任爱田老战友的回忆

我是1974年12月从乳山县上册公社入伍的,新兵先在烟台集合,然后坐了9天火车,才到了云南楚雄的总后汽车51团教导队。新兵训练结束后,我就留在教导队学开车,分在10班,每台车4个学员。

我们汽车51团是专为援老(挝)抗美组建的,全团三个营九个运输连,加上修理、司训、保养等单位共450台车。全团的车都是清一色崭新的“解放”ca-10b,“解放”-30绞盘拖车。而当时其它部队还都是老毛子(苏联)的”嘎斯69”等老掉牙的车。

入伍一年多以后,我已经是个技术熟练、能开能修的汽车驾驶员了,而且很荣幸地被选上成为援老部队中的一员了。

那年头儿能当兵又开车而且还出国真是好上加好,我们全家都跟着光荣,出国时每人还有一套毛料的“中山服”。

当时我国援老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他们修公路,便于我们运送援助物资给他们。援老部队主要分三大部分:工程兵负责修路。空军高炮部队负责防空,当时老美的飞机时不时地就从泰国境内的机场起飞过来骚扰修路。再有就是我们51团的汽车兵,负责为修路和高炮部队运送物资。老挝边境地区非常穷,部队所需的物资,修路的水泥、钢材、砂子都得从我们国内运去,有时还要负责运援老物资。

我们去的时候,美军的轰炸已经不是特别多了,但时不常也有,我们车队就碰上过一次,幸亏我们跑得快藏得巧,没出事儿。但有一回在我们车队前头不远处,老美飞机投了个大丨炸丨弹。咱也不知是什么型号的,就那个大丨炸丨弹坑,我们全排三十几个人站在里面都没站满!

因为在我们去之前,我国就替老挝修公路了,所以有许多烈士长眠在了异国他乡。差不多隔几十千米就有一座我援老部队的烈士陵园,我们都会去凭吊。总政去的慰问团也去那里献花圈。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4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4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