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当时情况非常危急,由于我国已宣布撤军,前出封土以南地区的仅有我们一营,越军如此密集炮火袭击,大有反扑的可能。为防敌人反扑,在越军炮火封锁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强行渡河,及时领取弹药补给,补充弹药,确保对敌人打击。冒着敌人封锁,强渡莱云河,没伤一人,顺利完成任务。(在这次射击中,由于当时一名营指挥员不懂迫击炮性能,在射击时,连长已下达了最大射程,但他在后边还大喊再加三千、再加三千的命令。)

主力部队基本撤离后,3月7日晚我连接到撤退命令,由于当时91团进攻战斗还没有结束,途中又奉命返回封土县县城东侧,过河后在一山脚下构筑炮阵地,并挖了猫耳洞,9日晚再次奉命回撤。部队沿公路交替掩护,经过一夜行军,第二天中午部队到达金平那发友谊大桥,在通过那发友谊大桥时,部队列队、整理行装,整理军容,以威武雄壮整齐步伐,带着胜利的喜悦,跨过代表中越两国国境分界线的发友谊大桥,顺利返回祖国,结束了22天的境外作战。当时在过桥时我发自内心说:“还是祖国的空气香”,一句话逗笑了守桥的边防官兵。

部队回国后,我们首先驻防在金平县城关大老塘,任务是防御和休整,当时大家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写封信,向家中父母亲人报个平安,免除牵挂;最为盼望的事是收到亲人的来信,了解家中的情况。部队边境驻防不足七日,因故便撤离了大老塘,17日到达个旧市卡房公社风筝山,经过暂短休整,25日到达个旧市白沙矿合金厂,在此驻防近两个月,5月18日顺利返回驻地永平县。

期间我们在个旧市,中央问慰团对我们进行了问慰,并观看了中央杂技团的慰问演出;最使我意外惊喜的是,在卡房全团召开庆功大会时,我意外见到了我的三弟,在此时、此地兄弟相见的心情难以形容,当时的他还不满16周岁,交谈中,三弟告诉我,当时他参军入伍在贵州铜仁军分区,战前调入31师92团三营机枪连,自卫还击作战时一直配合步兵行动,在攻打封土外围阵地的战斗时,他们冒雨在封土县县城北的117高地作战,打得非常艰辛,连队并有一定伤亡,他的一个战友因为下雨,受伤后运送不下去而牺牲,占领117高地后,在阵地上他见到了师侦察连我的两个同学。

战后总结评功、评奖,由于立功指标有限,全连仅有20余人荣立三等功,而我所在的连、排、班都荣立了集体三等功。最为荣幸的是当年9月全连有17名优秀战士,经选拔,分别到昆明、沈阳、兰州、石家庄、南京等军队院校学习,成为了军中骄子。

1979年自卫还击,我们22天的境外作战,我一直认为我们不但运气好,还是一支非常幸运的部队,虽说执行的都是最危险、最艰巨的作战任务,但都没有直接兵锋对敌,都是有惊无险,化险为夷,平安度过。

幸运之一,纵深敌后穿插因多种原因未战而返回,假如战斗一旦打响,后果不堪设想。战后了解到,团首长对我们一营安全、完整归建,是预想不到的意外惊喜;

幸运之二,主攻封土县之战,越军没有死守县城,而放弃后撤,如此顺利的占领封土县,完全是意想不到的意外收获;

幸运之三,攻占封土县之后,在前出期间,我连遭越军炮袭4次,均未人员伤亡,凡弹着点离我们最近,危险性最大的炮弹,没有一发爆炸。

11军31师91团100炮连副指导员王贤亭的回忆-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功勋炮”

100毫米迫击炮的初始型号为71式100毫米迫击炮,按我们国家军品的编制程序应是1971年定型的。

该炮口径为100毫米,每发炮弹重8千克,配有杀伤爆破榴弹、发烟弹、照明弹、燃烧弹等弹种。我们作战时只用爆破弹一种,配瞬发和延时两种引信。

100迫初速250米/秒,最大射程4750米,最小170米。最快发射速度为每3秒一发,但这种急速射是在不修正射击诸元的情况下完成的。因为在战场形势紧张时,为了压制敌人的疯狂进攻,往往需要以加大火力密度来阻击敌人,也就是地毯式的炮击。在这种情况下,对炮击的准确性就要求低一些了。

该炮准确性高、火力猛烈,弹道弯曲度较大,适用于打击山岳丘陵背面的目标。发射角度为+45°~+80°,其中45°角发射时,距离最远。全炮重74.5千克,另有瞄准具重0.9千克,由于它比较精密,所以有专门包装盒由一炮手单独携带。炮身重28千克,炮架重21千克,座钣重25.5千克。运动方式有马驮、车载和人背3种。

在山岳丛林地区作战,都是人背炮。每门炮编制7人,炮长负责训练炮手,下达发射口令指挥作战。一炮手为瞄准手,二炮手装填发射,其余的人负责引信的调整、传递炮弹和运输炮弹。炮班成员除去每人必带的装具之外,还要带2发炮弹,这样战时我们每人的负重都要超过40千克(炮身、炮架、座钣的携带者不用带炮弹)。

当然还有民工和军工组成的运输队专门负责炮弹供应。该炮战斗转换时间为1~2分钟。一个100迫连为2个炮排,共6门炮,每班1门。由于100迫是曲射炮,在战场的绝大部分情况下,炮阵地上的人员是看不见目标的,而是由设在高处既便于观察又便于隐蔽的炮兵观察所(由连长率指挥排长及侦察、测距、通讯等相关人员组成)下达、修正射击诸元(距离、方位)的。指挥排也有3个班,分别负责侦察、通信、测距任务。通信手段有有线电话和硅2瓦报话机。

战后我一直在关注此炮,后来从有关资料上获知100迫又有了80式。这种炮的性能和71式差不多,但由于炮架、座钣都采用钛合金,所以炮重由71式的74.5千克减为52千克,据说是专门为空降兵设计的。前些年该炮又有了最新型号pp89型100迫。该炮的最大特点是射程由71式的4500米增加到6000米以上!极大地扩展了作战效能。但后两种100迫,我们部队没有装备过。

战前本来要任命我为100迫炮连副连长,专门负责炮阵地指挥。因为以前我担任过炮兵训练先行班长、排长,对用炮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原来准备任命副指导员的林世荣同志曾是我的排长,入伍早、年龄大、文化低,他说干不了副指导员!领导权衡之下我就改任副指导员了。但我心中明白,一旦打起仗来,干部的权力界定也就是“纸上谈兵”了,怎么有利于消灭敌人打胜仗就怎么干。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我们使用的71式100迫都是新炮,放在包装箱里,还都涂满了防锈油。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100迫是我军步兵团配备的主要重火器。由于它本身的特点,不能像14.5高射机枪、82无后坐力炮那样直接配属给步兵分队使用,只能跟随团指挥所,由团首长统一调配使用火力。特别是对我们91团来讲,100迫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为团属的14.5高射机枪很笨重,加之越军飞机并未出动等原因,所以只是在我团渡藤条河时提供过火力掩护,并未随团前出敌方境内作战。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45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45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