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攻打封土是先锋,前出警戒是尖兵
奉命撤离穿插作战区域后,25日部队到达金平县城,经过暂短休整后,于2月26日徒步通过那发友谊大桥,再次出境。
沿公路一路前行,我们看到路边有被越军地雷炸毁的汽车,有被我军击毙的越�尸体,前进有10公里左右部队在金竹冲和团部汇合,归属了原建制,接受了攻打越南封土县县城的主攻任务。
自2月17日自卫还击作战战斗打响之后,我93团在欠缺一营的情况下,二营向1002高地实施偷袭成功,突击连与敌接火时,距敌防御前沿堑壕最近的只有1米,真正达到了战斗的突然性。经过9分钟激战全歼1002高地守敌,率先突破越军防线并占领阵地(由于我93团是自卫还击作战中最早突破并占领敌人阵地的,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报表扬);三营经过激战先后占领93l高地和914高地。18日中午全团完全攻占1108高地及附近诸高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
经过两天激战我团歼敌副团长以下174人,俘敌20人,缴获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一批。
在攻打巴沙山口和歼灭封土县外围守敌的战斗时,因我一营暂未归建,31师把我团作为师预备队,配置在544高地附近,准备待我营归建后在攻打封土县县城时,作为主攻部队投入战斗,所以未参加攻占巴沙山口和攻打封土外围阵地的战斗。师主力部队攻占巴沙山口,各部展开对封土外围阵地的进攻时,我部于2月27日奉命前移集结巴沙山口待命,我连部署在巴沙山口山口处,在公路下沿依序挖了隐蔽工事猫耳洞。
巴沙山口距封土县约10公里,是通往县城的咽喉,巴(楠棍)封(土)公路从山口处经过,其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待命期间,天不作美,阴雨连绵,一场又一场的雨下个不停,在这种恶劣天气的环境中,在泥泞的道路上,每天都有到前线执行作战任务匆匆而过的部队和从前线抬下的伤员、烈士经过我们驻地,前方密集的枪声和隆隆的炮声,是师主力在激烈战斗。
自27日开始,师主力部队沿公路两侧逐步向封土逼近,经过5天激战,先后歼灭封土外围制高点守敌,攻占11个制高点,3月2日下午我部接到做好攻打封土县城的战斗准备命令。
第二天作战命令下达后,由于越军在通往县城的公路上埋设了大量地雷而无法前进,我们只有沿山脚、丛林前进,穿丛林,过小溪,一路强行军,快速向封土县城逼近。
前进途中,不时听到从公路北侧山中传来清剿残敌的枪声,看到树丛中、稻田里发涨、腐烂、臭味难闻的越�尸体和越军丢弃的弹药。
下午全连按时到达封土县城北面128高地,在丛林中,连长作了简短的战斗动员,要求检查装备,丢掉其他多余的物资,只带弹药和构筑工事用的工具,轻装前进,快速占领阵地。一切准备就绪,接到命令后,连长一声令下,战士们快速向阵地主峰冲锋并占领了阵地,以最快速度构筑了工事,架炮、用炮一气完成。指挥班确定了打击目标后,迅速计算出射击诸元,全连赋予射向,基准炮试射,指挥班修正诸元,再发射,全连一发齐射,二发齐射,三发急速射,以准确的打击,使步兵的进攻得到了炮火支援。3月3日傍晚7时左右,步兵攻占越南封土县县城。
在攻打封土县城时,我们炮阵地就设在营指挥所右边,战斗进行到傍晚时,每次射击都发出很大火光,极容易被越军炮兵锁定目标,按常规战斗结束后我们应撤离阵地,但营部要求我们坚守阵地,不准撤离,第二天天刚亮我们就遭到越军炮击,所幸的是未造成连队人员伤亡,现在想起来好危险。
3月4日中午,连队派我公差,和连队其他10多名同志一起到封土县城领粮食,途中看到,封土县城外围山坡是一片焦土,到处是被我军炮火覆盖后留下的弹坑,四通八达的战壕全部被摧毁,有的地方还可见到斑斑血迹,随处可见越军撤离时丢弃的物品;进入县城后,看到整个县城基本上已成废墟,一辆辆军车在向国内运输缴获的物资。我们一行12人在县城未找到粮食空手而返。在一商店,从散落地上的物品中我随手捡了一个搪瓷餐盘和一把手把木锯,均都清晰印有中国上海字样,这足以说明他们的生活用品、用具都是来自中国。
3月5日我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宣布自卫还击目的达到,开始撤军。为防止敌人反击、袭扰,我营奉命前出封土县以南地区,警戒、掩护部队安全撤退。另一原因是,在我边境地区有一越军据点班饶散,驻守越军一个加强营,攻占封土地区之后,虽说已成孤军,但未曾受到过我军打击,为防越军袭扰撤军,91团于3月5日奉命对驻守在班绕散越军发起攻击,战斗还没有结束。
我连在前出指定位置时,部队刚过莱云大桥,在一村庄附近遭到越军高射机枪、迫击炮的袭击,遇袭后连长命令一排向右、二排向左迅速散开隐蔽,注意观察敌情,做好战斗准备,防止敌人反扑。连队散开隐蔽后,原位置就遭到敌火力的覆盖。连长的果断命令,连队人员的及时散开,全部进入了射击死角,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仅一排排长邹书祥头部意外受伤。
邹书祥,1968年入伍,贵州省遵义人,战前他是编外等待转业干部。参战命令下达后,由于部队扩编,连队干部缺乏,作为编外待转的他,毅然向团丨党丨委请战,放弃待转留守,要求随部队一同参战,毫不犹豫的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奔赴自卫还击的战场。这是一个革命军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在祖国召唤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听从召唤,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赴汤滔火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战后他调到大理军分区,后转业到大理一乡镇工作,现已退休安家于大理。
前出防御期间,连队奉命抽调我们二排三门迫击炮,趟过莱云河到北岸构筑滩头阵地,向封土县以南的越军进行射击,完成射击任务后,带上烫人的炮筒,迅速撤离阵地,返回南岸。刚到南岸,北岸的射击阵地就遭到越军密集炮火的袭击,落在河中的炮弹,掀起一丈多高的水柱,在岸上爆炸的炮弹炸的沙石纷飞,整个河面被炮火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