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评功受奖,经评比、上报、上级批准,我舟桥连1排立集体3等功。1排2班,2排我6班,3排11班立集体3等功。全连有22人立个人3等功。我本人也立了3等功。
四是送别烈士,我营在一个临时搭建的灵堂中用白纸黑字写上"于克励、贾传胜、周越辉、王继连、扬关明等烈士的名字,向烈士三鞠躬,送花圈祭灵,烈士的遗体安葬在蒙自革命烈士陵园。"
另椐前线侦察通报,我云南战区正面战场上的越南一方,也在调兵谴将,其中我们的老对手敌316a师被调回内线,由从老挝调回越南的敌316b师接替驻在普镂,老街市新驻116特工团,归第6军指挥。新增826团、819团、274团,还有新发现32团、54团。野战军第27师原来只要2个炮兵营增加到4个,还增加2个反坦克营。金平前面驻有1个师,配属1个坦克营。老街313师也配属1个坦克营。各种火炮比战前增加了5倍。
由于现在仍然处在战争时期,仍然是枪不离手,炮不离位的状态,终因檫枪走火,误伤自己人。营部的通信员在檫手枪时,枪口对着自己的老乡工兵连的班长普云忠开玩笑,一抠扳机,子丨弹丨打中普云忠的头部,经抢救无效死亡。普云忠未能在战后享受自己的胜利成果,而误杀自己人的通信员也在日后被昆明军区军事法庭以"误毙人命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又因仍在战争期间,不须坐牢,只在部队戴罪服役。
也就在一片欢庆胜利的欢呼声中,听到最亲切的一句赞美:就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31师93团一营炮连杨建军的回忆
时光仍然,光阴似箭,转眼已过去40年,40年前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好多人都已淡忘,淡忘这场了战争,淡忘了在战火中牺牲的军人,唯有哪些真正经历了这场战争的人才无法抹去记忆中的硝烟。
40年前我荣幸参加了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境外作战,虽说境外作战仅有短短的22天,在我一生中,参军入伍能有这样的经历而感到自豪、骄傲和光荣。
1979年2月17日清晨,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云南、广西边防部队在1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对越自卫反击战全面展开,我当年所在的31师93团一营炮连奉命境外作战22天。首先是脱离93团建制,和昆明军区敌后侦察大队的一个中队组成侦察支队,穿插敌后,牵制敌人,配合主力作战;其次是穿插任务结束后,返回金平主战场,归回93团建制,于3月3日参加攻打越南封土县的战斗;再者是3月5日我国宣布自卫还击任务完成,全面撤军命令下达后,我营前出封土县城以南地区,执行掩护、警戒任务。
作战期间我是93团一营炮连二排五班战士,战后担任文书,曾经看过一些战史资料,根据我的记忆和亲身经历的回忆,整理我连参战经过。
一、战前调入野战军
我的原部队是临沧军分区,战前的1月9日我调到93团。当时到永平县天已傍晚,从怒江、保山、德宏、临沧等军分区调来的人员都集中到团大操场,送兵人员交接完毕后,没有告别,就匆忙离开了。
由于天黑、人多操场上显得比较混乱,团里为了尽快把调入人员分下去,就直接按连队分兵,我被分到了一炮连。当时接我们的是连队指导员吴宗发,1968年入伍,贵州省务川县人,战后调团直任副营职助理员,84年“两山”作战期间,留守未参战,在下关出差时遭歹徒抢劫,身负重伤失去记忆,现贵州务川县荣军院。我们一路交谈到连队,登记后我被分到了二排,当时的二排长李丕鑫,75年入伍,贵州贵阳市人,战后任我连副连长、连长、二炮连连长、一营副营长,“两山”作战时带领尖刀连二连作战,战后调贵州武警指挥学校,现贵阳市商务局工作。
晚饭后,排长李丕鑫和新兵分别进行交谈,了解个人基本情况后,我被分到五班。班长叶副荣,77年入伍,云南人,个不高,但非常精干,战后荣立三等功,同年9月作为骨干到步校学习。我们一起分到五班的有四人,班长开了简短班会,大家相互作了介绍,根据各人情况,进行分工,我担任一炮手。为了尽快熟悉一炮手职责,了解瞄准镜的性能,掌握操作方法,当晚进入角色,开始基本训练。
下班后,逐步了解,补入前,我连指战员共有40余多人,连队是78年8月份从老挝执行警卫任务回国,部队纪律严明,个人素养高,军事素质过硬。之所以战前补充兵源的主要原因是,我团原为甲种团编制,即一个团有五个团直属连和三个步兵营组成,一个步兵营有三个步兵连和枪连、炮连组成。
1976年初改编为乙种团,即一个团有二个团直属连和三个步兵营组成,一个步兵营有二个步兵连和机炮连组成,连队减少,人员缩减。战前的78年12月份,由于战时需要,我团恢复甲种团编制,原机炮连分开,成立枪连和炮连,连队增加就必须大量提拔干部、补充兵源,主要来源:一是当年干部不转业、老兵不退伍;二是滇西各军分区79年入伍新兵的补入;三是其他军区未参战部队军事骨干的补充。
经过扩编我连完善了建制,全连有三个战斗排,即二个82迫击炮排,每排三个班,共六个班,每个班装备67式82迫击炮1门;一个82无后坐力炮排,有四个班组成,每个班装备65式82无后坐力炮一门;另有指挥班、驭手班、炊事班,连队总编13个班。
二、结合部队特点,开展强化式的应急训练
由于战争的临近和备战的要求,到连后的第二天没休息,就投入紧张有序的训练之中。早饭之后,全连统一点名,连长蒋玉芳(1968年入伍,贵州省务川县人,战后调后勤任副营职助理员,后回原籍武装部,转业后任民政局副局长,现退休。)对我连基本情况作了简短介绍就如何搞好当前训练作了动员,并安排了训练科目,拉开了应急训练的序幕。
为使全连经过较短时间的训练,尽快形成战斗力,确保打得响、打得出、打得准,使新入伍的同志在短时间内通过应急训练,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学会使用常规武器,提高军事素质,是应急训练的根本目的。
连队首先针对人员特点,制定了因人施教,以老带新,新老兵分别训练的方法;其次新同志在训练中实行科目的穿插训练,就是在操炮训练的同时,进行常规武器的训练,主要是步枪精度射击的瞄准练习;再者针对亚热带山岳丛林作战特点,加强占领阵地、构筑工事等集体科目的训练。
通过超常规、强化式、满负荷、超强度、分层次的速成训练,既提高了战士的军事素质,完成了训练科目,对82迫击炮的使用有了全面了解,学会了基本操作方法掌握了动作要领,常规武器学会了使用,能打响,并进行了枪、炮的实弹射击和手榴弹的实弹投掷。
三、参战命令下达,部队开赴前线
元月12日晚,全团各连吹响了紧急集合号,气氛显得非常紧张,连队集合完毕后,指导员作了简短讲话,连长宣读了参战命令,在真正意义上说我所在的连队正式接到了参战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