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桥头堡工事中的越军搞不清外面的情况,便用机枪朝桥头和公路方向猛烈射击。4班向前冲击时遇到越军设置的雷区,先后有4人触雷负伤,前进受阻。随即4班改用手榴弹爆破雷区,但收效不大。越军的桥头堡工事正对大桥不到百米,以火力严密封锁了大桥,不将其拔掉主力就过不了河。
关键时刻,乔胜清再次承担任务,一边匍匐前进一边仔细搜索地雷的痕迹。然而天黑雾浓,什么也看不清,这可把他急坏了。突然,乔胜清的脖子碰到了一根细线似的东西,他赶紧停下来,伸手轻轻抓住细线,是根钢丝!他小心翼翼地顺着钢丝向左右两端摸去,果然摸到了两枚个头像甜瓜般大的地雷。乔胜清非常欣喜,拿出排雷用的小夹钳将钢丝剪断,排除了两枚地雷。
通过这个例子乔胜清想出了办法,脸部的神经感觉最敏捷,用脸部可以探雷。于是,乔胜清用力把脖子向前伸,同时双肘交替运动匀速向前爬,用脸来感觉有没有碰到地雷绊线。此时,在大桥另一侧的连长、指导员心急如焚,也不知道前方进展怎么样了,只好组织火力压制敌人,支援突击排进攻。
乔胜清爬着爬着,感觉眉毛挂上了东西。他用手摸了摸,什么也没摸到,于是又想往前爬。突然,他的身体电光石火般停住了。第六感告诉他眉毛一定挂到了东西,贸然前进恐怕会引爆地雷,自己死是小事,耽误总攻就是大事了。乔胜清再次伸出手仔细探索着,终于,他摸到了,在眉毛上方有一根很细很细的钢丝。真是生死悬于一发!乔胜清舒了一口气,用钳子轻轻将钢丝剪断,尔后继续往前爬。就这样,乔胜清不顾危险用脸部探雷,胆大心细,先后剪断6根绊发线,排除12枚地雷,在雷区中开辟了一条30多米长的通道。当他终于摸进越军堑壕后,当即用冲锋枪、手榴弹向工事中的敌人发起攻击。
排长周训华见状知道乔胜清已经排雷成功,马上指挥突击排发起勇猛冲击。战斗至7时05分,突击排一举夺下桥头堡,残余越军撤至桥头堡后面的堑壕内继续顽抗。突击排依托桥头堡以火力封锁堑壕,同时以6班守卫桥头堡,4、5班展开小群多路沿壕攻击,边射击边投弹,打得越军不得不沿着交通壕节节败退。在突击排的掩护下,1连1、3排迅速跟进至桥头堡附近,巩固了阵地。随后进行搜缴时,在桥头堡工事发现了十多箱越军准备用来炸桥的烈性丨炸丨药,现在都成了中国军队的战利品。
夺桥成功后,1连及随后过桥的3连分左右两路发展攻击,经过连续战斗击溃守敌,又夺取了巴南棍公丨安丨屯营房,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战斗**击毙越军16人,俘敌1人,缴获各种枪支17支(挺)、火箭筒1具。1连、3连伤亡29人。
乔胜清不仅在夺桥排雷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后边的追歼战斗中又冲锋在前,先后排除越军设置在堑壕里的3枚防步兵地雷,并用手榴弹炸烂越军地堡中的电话机,剪断从桥头阵地通向巴南棍、521高地的电话线,成功切断了敌人联络,再立新功。战后,乔胜清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开路英雄”荣誉称号。
云南军区边防十四团警通连参战老兵的回忆
1979年元月10日,绿春县的气候是阴转晴,早餐后,告别战友,我驾驶摩托车穿过层层浓雾离开了战斗两年的绿春。离开的一瞬,心里很难过,绿春,美丽的春城,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再见了,绿春!再见了,我朝夕相处的战友!
车到三连生产基地,我停车看望老乡韩永康,他问我到哪去,我说我调金平了,他说那可是前线,我说军人必须服从命令。在那里说了半个小时的家常。我又继续开车上路。一路上看不尽的山川河流,无尽的情丝一次一次地涌上心头。爬完一段坡后,车开始无力,不断熄火,故障怎么也排不除,我不得不两次将摩托车拆开检查,后来还是无意中发现,原来是早上发动时将气门关上,导至无力熄火。
由于在路上修车浪费了时间,下午6点才到达建水。建水是一片金黄色的原野,人群川流不息,更显美丽富饶。在建水我到武装部去找接兵时的李排长,他带我玩遍了建水城。
第二天早上7点,我由建水出发到个旧,沿途一队一队军车在行驶,看他们的心情,也是想早一点到达战斗的前方。10点到了个旧,个旧是有名的锡都,红河州首府,此时的个旧,大批部队在这里休整,满街都是兵,个个荷枪实弹,一派战时的景象。
我到独立营找到刘大勋,给车子加满油,住在他们招待所。第二天早上7点,我离开个旧,刺骨的寒风,吹得人发抖,边走边打听,车到卡房见路边一家餐馆的门前有一炉煤火,才停车暖和一下。沿途到处都是部队,车队一个接一个,也在急匆匆地往前线赶,那急驰的车辆,那新鲜的武器装备,那人脸上和平时不一样的表情,都说明了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了。
车到金平,公路边的猫儿洞一个接一个。问了五六个站岗的哨兵,才打听到我要去的三五五四九部队。1点钟我到团部军务股报到后,即到警通连报到。部队正在午休,哨兵带我找到值班的晏副指导员,晏副指导员问我吃饭没有,我说还没,即带我到吹事班吃饭。午休起床,到通信班,原来我的教练杨家学也早我到来当班长。行装还未铺好,连长过来说:新同志,要辛苦你出车,我即送信到那发一连,开始了我的战时执勤。
通信班,除班长和我是通信兵出身外,都来自省军区独立团步兵班,有2个新兵,通信工具是我开来的唯一一辆摩托车。战后又配备一辆,四匹战马。
从到金平的当天下午起,我就开始了紧张的战前执勤,可以说战前其他同志比较轻松,任务就是战前训练5公里、10公里越野长跑,山地射击。而我是不分白天黑夜出勤,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好在那时是20几岁的小伙。
记得整个战前训练我只参加了一次5公里越野、一次山地实弹射击,一次戴防毒面具测试。忙得连必须的血型化验都没做。特别是在2月5号左右我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后来和作训参谋到猛拉知青18团联系迫炮连配属行动时,已经深夜12点,我实在困得不行,在过猛拉河时,河水太深,又是晚上,不好选路,加大油门几次都没冲过,这时知青18团的小车从此经过,我拦车让作战参谋进去。参谋要我把冲锋枪换给他,我说来时我就说过,到边境执勤,换成冲锋枪,你闲累赘,我一个人在这五山之中,你就不怕我被越南特工抓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