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由于死伤战友用鲜血和生命趟过了雷区,为我们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我才有幸逃过一劫。同时地雷阵确实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初战就死伤几十人,惨痛的代价,教训极其深刻。好在离国境线近,支前民兵组成的担架队为部队送弹药,抬伤员,医护队能及时跟上救治伤员,受伤战友能接受简单包扎处理后及时送往后方医院救治。
我连某排长被地雷吓破了胆,贪生怕死,带头往后退,在危急时刻影响军心,动摇战斗意志,被当场处决。还有我的江苏战友xxx,因畏缩不前被带走,后来受了啥处罚尚不清楚。回来后我坐长途车去看过他,回忆当时的情景他仍心有余悸,他说:我生长在城里,小时候就胆小,当年见到那场面真的吓怕了,最后,他感叹的对我说:年兴,你能活着回来,真是幸运啊!
我军改变攻击方向后,越军随即调整部署,火力从金平桥方向转移至我登陆方向,迫击炮,重高机枪疯狂向我登陆方向射击,好在天黑只是盲目扫射,并无明确目标,枪弹在我们周围上空呼啸而过,少有落在阵地上,伤亡轻微。
我九十二团二营在配属82炮排、工兵班、侦察班协助下,马不停蹄,凭夜色掩护,随即对658高地展开攻击。守卫658高地的越军非常顽强,充分发挥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轻重武器一齐开火,我二营几轮攻击受阻,付出20多人伤亡的代价,仍无进展。战至当晚20时,师指考虑到部队初战,缺乏夜间战斗经验,指示各团暂停进攻,巩固阵地,补充弹药,准备次日继续进攻。
一阵大战之后趋于平静,越军不敢离开隐蔽部与我正面交锋。我军因山高林密,不了解敌人情况,遵照师指示就地宿营,在周围布置几道潜伏哨,以防敌人特工偷袭。
此时,我们第一任务是尽快抢挖猫耳洞,防敌炮弹袭击。位置选择陡峭的山坡,洞口背着越军的方向。位置选好后,我们2人一组动手开挖,洞口长约2米、宽约1米、有1人多深,挖到底部再往两边各掘进1米,雨天洞口还要做围堰,以减少雨水渗透。洞里可容纳2人,一般情况下可以防炮弹,避雨水,抗风寒、防偷袭。以后我们打到哪里,这保命的洞就挖到哪里。
猫耳洞是我们夜间赖以生存的栖身之处,整夜蜷缩在洞里坐不直,躺不下,背囊和枪弹带在身上转个身也难,期间吃喝拉撒都在洞里,那泥土气夹杂着酸臭的杂味,无法回避,感到阵阵恶心。
由于越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洞挖完好后一身大汗,到下半夜冷的瑟瑟发抖,感冒生病的不在少数,尤其遇大雨时洞里难免进水,身体湿冷的泡在水里冻一夜。有天夜里,一条毒虫飞进来在我脖子上蜇刺一下,皮肤顿时红肿发炎,又痛又痒,难受好几天。
偶尔还有毒蛇游进洞里,二连曾有战士被蛇咬伤过。洞里的感受常人难以想象,无法表达,用活棺材形容它不为过,我宁可在那痛苦和煎熬中安然地死去,以少受这个活罪。回过来我反批自己,既是党员、班长,在艰难的时候越要坚强,为大家做好表率,再苦也要经得住考验。在洞里的每一夜我们都没好好睡过,困了打个盹,听到枪响立即惊醒,随时准备战斗。
三、牛刀杀鸡得不偿失
18日凌晨,团指决定调整火力配置,将团八二炮连、重机枪连分解配属到各步兵连。
为攻克658高地,二营各连从3个方向分兵展开。我四连主力沿山梁右侧攻击,遭敌火力严密封锁,高地越军的机枪火力猛,表面阵地看似人少,但火器多,武器好、威力大,尤其是高射机枪用于平射,有效杀伤射程达1500米以上,组成远近结合的火力网;火器配置隐蔽,经常变换射击位置突然开火;依托工事固守,很少主动出击,守不住时节节抗击,步步退守,我攻占一道堑壕,敌退守另一堑壕,我占表面阵地,敌退守掩蔽部顽抗,或化整为零、化军为民,潜散于沟谷、杂草密林中,伺机活动。依托山势节节进行阻击,我连两次攻击受阻。
营集中无后座力炮、重机枪和迫击炮,压制和摧毁敌火力点;同时用信号弹给炮兵和坦克指示目标,炮兵和坦克以猛烈的火力压制敌人,迫击炮则逐次延伸弹着点,掩护我们步兵冲击。当我们跃起时,我连正前方越军几个隐蔽部突然向射来密集的子丨弹丨,双方展开激烈枪战,我连各班所有的轻机枪、冲锋枪、自动步枪齐齐向敌开火,没能有效压制住火舌,战至中午,仍前进不得,遂再次请求炮火支援。为充分利用炮火效果,李元本连长身先士卒,率先带领一梯队发起冲锋,此时被压制的火力点并没摧毁,又开始疯狂扫射,打得树枝啪啪作响,李连长首先被罪恶的子丨弹丨击中,当场牺牲、紧跟在后的战士刚站起来冲几步,一个个扑通扑通的倒下十几个,其中冲在最前面的3位战士被自己炮火炸死,全是20左右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这波攻击失利显然是指挥员判断失误,步炮协同不到位所致。
我排作为二梯队,吸取以上教训。在出击前,先看好躲避的掩体,利用大树、土坎、岩石等地形地物,从侧翼快速跃进,三步一卧,五步一滚,快慢交替的冲击方法,避正面突击,减少了伤亡,但依然前进不得,几轮进攻均未奏效。
此时,新任副连长接任连长,命令停止进攻。由一排掩护,压制敌火力,其他人抢救伤员,抬下李连长等战友遗体,全连后撤至安全地带休整。各排安排警戒、轮流吃东西,装弹药,补充体力,休息待命。
下午新任连长,重新调整战斗部署。由于迫击炮的几轮炮击未能达到效果,在炮弹已用完情况下,我连现有火力压制不了对方,火箭筒手和重机枪又靠不上去,连长请求远程炮火增援,营指同时调来重机枪、火箭筒、迫击炮加强火力,分组定点攻击。
炮击后,各组迅速靠近占领有利地形,对未摧毁的几个暗堡进行火力压制。步兵各班组成“三三”制战斗组,形成主攻、助攻、掩护交替前进,连续攻击,终于在傍晚17时攻占了658高地。
这是我们参战后攻下的第一个山头阵地,在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取得战绩并不如意,打扫战场的结果,却让人难以置信,搜遍高地所有战壕、大小26个隐蔽部除扔下大量的武器装备外,仅发现8、9具越�尸体。看到此情景,我们都傻了眼,不敢相信,经过了三轮炮击,我们一个营,反复争夺一天多,死伤营、连以下官兵100多人,才啃下这块硬骨头,这是杀鸡用牛刀换来的胜利!
战壕前有难以逾越的雷区,我们步兵称之为死亡地带,一到这里我们就望而却步,壕沟盘旋式往上转,雷区绵延,很难突破这道防线。纵观阵地上下整个防御系统,我不由得惊叹和佩服。高地上下有四道螺旋式战壕,它不仅仅是战壕又兼交通壕,与高地26个暗堡火力点和周围山头互联互通,每隔十几米就有重机、高机架在那,且射程远,威力大,近距离还能打坦克、飞机,枪弹全装的满满的,人徒手游击,轻装上阵,灵活机动,走到哪打到哪,子丨弹丨打完,换枪继续打,省掉那压子丨弹丨的生死时间。不管我们从任何方向进攻,都能通过交通壕及时调整阻击方位,相互增援。守不住时立即通过交通壕逃往别的山头,跑不及就藏在大山深处,消失的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