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军31师91团班绕散进攻战斗(沈晨曦)
在越南莱州省封土县城以北18公里的山区,有一个叫班绕散的小集镇。班绕散虽小,但位置重要,有公路通向封土县城,是连接边境通向纵深地区的交通枢纽。
反击战之前前,这里就是越军骚扰中国边境的重要据点。班绕散周围山高林密,分布错落着10余个高地。在班绕散西侧,1661高地为主要制高点,东西走向,顶端宽约100米,长约1000米,山脚和山顶坡度较缓,山腰较陡。1661高地东侧有5个相连的小高地并连接着1672高地。5个小高地上有许多树木,野草茂密,高达1米。这一溜山岭的西侧和南侧山谷内林密草深,行动困难,只有一条小路从1672高地通向1661高地;在班绕散东侧,2010高地为主要制高点,东北至西南走向,从顶端向西南延伸与1931、1783、1642高地相连,地形起伏较大,坡度较陡,草深林密,沟谷深幽,离开道路行动困难。
守卫1661高地的越军是莱州省队741团第1营的营部带2个连,守卫1931、1783、1642高地的是公丨安丨第5连和莱州省队193团第2营的2个排,全部守军约500人。越军沿公路两侧高地构成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以1661、1783、1642高地为主要支撑点。各支撑点上构筑了3-5道堑壕,部分堑壕有掩盖,建有土木质结构的射击工事和掩蔽部118个。掩蔽部覆盖有15-20厘米的圆木三层,上边再盖上1米厚的土层,一般有2个出入口和2个以上的射击孔。
越军在各支撑点上设置了82迫击炮、82无坐力炮、60炮、高射机枪、轻重机枪等火器,火力较强,弹药、粮食储备充足,还在接近阵地的前沿设置了压发和可操纵的防步兵地雷。
班绕散是越军在封土地区边境前沿的重要据点。11军31师攻占封土地区后,班绕散越军的退路已被切断,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接到撤军回国的命令后,11军指挥所决心乘撤军之便,主力沿公路西撤回国,同时以一部兵力向北运动,歼灭盘踞在班绕散的这股敌人,然后直接从北侧边境撤回国内。军命令下达到31师后,师长乔明来等人决定,由91团歼灭该敌,再经西罗楼地区撤回广西金平县的十里村。
1979年3月4日,91团奉命加强云南省军区独立师第3团1营,在军、师炮火的支援下,于3月5日到7日的3天时间内歼灭班绕散越军。团长张继堂、政委吴斌决心首先歼灭2营4连曾经坚守的1642.4高地当面的宾透寨地区越军,尔后奔袭班绕散,采取多路重点、迂回包围、穿插分割的战术手段,各个歼灭班绕散地区的越军。
战斗部署是:副团长汪启发带领1营从左翼攻歼1661高地越军;副团长廖锡龙带领3营从右翼攻歼2010高地越军;2营(欠5连)沿公路直插班绕散,首先分割公路两侧越军的联系,攻占1672高地,然后协同3营歼灭班绕散越军;云南省军区独立师第3团1营向班绕散以北迂回,占领1321、1411高地,切断守敌北逃之路,保障团主力的侧翼安全;2营5连为团预备队;团100迫击炮连在1213高地西北侧占领发射阵地,以主要火力支援1营战斗。
3月5日零时,91团从巴沙山口附近的华添地区向班绕散方向穿插前进,预定各攻击部队于当日下午到达规定目标后即发起攻击。途中,清剿了宾透寨地区及南北侧1414、1642.4高地的越军。下午18时,左翼的1营进至1661高地以南1.5公里处,张继堂团长命令1营立即向该高地发起攻击。
副团长廖锡龙率领3营从右翼开进。为争取时间组织战斗,廖锡龙命令各连队要边走边勘查,边打边摸情况,不要盲目冒进,保持好战斗队形。过了达掉深后,廖锡龙指挥3营不走班绕散至封土公路,而是直接上山,迅速沿山脊向1493高地前进。18时30分,3营顺利占领了1493高地。
这时,2营和团指挥所已进至达掉深以北1.5公里处,云南省军区独立师第3团1营进至西菲附近。团指领导考虑到部队刚刚到达,夜间攻击不便,加上云南省军区独立师第3团1营尚未迂回到班绕散越军侧后,于是决定将总攻时间推迟到6日早晨7时30分。
接到团指命令后,2营、3营立即收拢部队,原地组织防御,进行第二天的战斗准备。
1营出了问题。因与团指的无线电联络中断,1营没有接到推迟进攻的命令,仍按原命令于当晚向1661高地发起了攻击。
防守1661高地的越军有2个连,在高地上构筑了5道环形堑壕和a字型、平顶形掩蔽部、火力点等工事,以交通壕相连接。第一道堑壕没有部署兵力,仅以火力控制。从第二道堑壕向纵深,防守兵力逐步加大。高地顶部为防御重点,部署了约1个连兵力。高地上配置了82迫击炮、82无坐力炮、60炮、高射机枪、轻重机枪等火器,形成了远近结合、步炮结合的火力配系。越军重视使用迫击炮,主要地段都事先标定了火力打击诸元。
1营接到团指的攻击命令后,没有认真勘察地形、敌情,组织多路进攻,发挥全营的力量,而是只使用了1连的一个连兵力,于当晚20时由1661高地南侧发起冲击。在较顺利地攻占第一道堑壕后,1连遭到了越军的高射机枪、轻重机枪阻击。1连顽强冲击,又占领了第二道堑壕。在向第三道堑壕冲击时,越军集中各种火器猛烈射击,迫击炮按标定好的打击诸元在冲锋路线上不断落下,1连遭到了很大伤亡。经过重新组织,1连再次发起冲击,不顾越军弹雨奋勇攻进,将第三道堑壕占领。在继续向顶部冲击时,被越军的猛烈火力压制,难以前进。
战至6日凌晨2时,1连连续冲锋了11次,都被越军击退。1营营指这才发现情况严重,将3连投入战斗,协同1连又发起了3次冲击,还是未能奏效。战至凌晨4时40分,因伤亡较大,营指命令1连撤出战斗,3连转移至1661高地东侧,准备再行攻击。
当夜,团指用无线电多次与1营联系,均未叫通。后来又派出通信员传送命令,也因迷路没能找到1营。